張立軍
摘要: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保護和利用顯得尤為重要,在本篇文章中,重點分析了林場林業工程中有關造林質量的因素,以及就如何提高造林質量提出了建議,強調了堅持做好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互統一,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有力的措施。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對策研究
0? 引言
在生態建設中,林業工程是非常重要的,而林業工程要想得到有效的提升,造林質量是關鍵,造林質量的好壞,與林業工程的整體效益息息相關,而造林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就對目前林業工程提出了重大挑戰,作為林業工作者,首當其沖地要全面分析并找出現階段造林質量受影響的種種原因,針對相關因素并結合專業性的分析得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促進林業工程的發展。
1? 林業工程
1.1? 含義
林業工程主要是將各種工程技術應用到森林資源培育、開發利用及林產品加工,以達到森林資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林業的發展與我國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密不可分,林業工程是一個綜合性的傳統流域[1]。
1.2? 發展方向
在我國進入新時代以來,已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狠抓林業工程建設工作,努力使我國林業有一個大發展,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重視林業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重視環保問題;在整個生態環境建設中,要把林業生態建設作為首要發展對象;在西部大開發中,要以林業生態建設為基礎,構建以森林林地為主體,林地草地相結合的生態建設保護項目,大力構建金山銀山的發展,建設秀美山川的藍灣綠島型社會,大力培育林地森林植被,合理利用和保護林地資源,使林業資源能夠可持續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2? 造林質量
2.1? 含義
簡單來講,造林質量指的是樹種、苗木、栽植質量、樹苗成活率、造林密度等,衡量造林質量的標準一般可使用造林后一年內成活率,造林兩三年后保存率,也可以使用造林后兩三年內林木年均樹高、地徑、冠幅生長量[2]。
2.2? 造林的好處
一是植樹造林對于保持水土,治理土地荒漠化,控制水土流失,提升土地蓄水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并且伴隨著林地的經濟效益不斷開發,目前已進入成熟期,能夠產生巨大的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同時由于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還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的向好發展。二是植樹造林能夠有效地防風固沙,起到抵御風沙的良好效果,所以要想抵御風沙的襲擊,建造防護林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一定程度上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會減弱,如果每隔一段距離,并行排列許多林帶,在空余地方種上草本植物,這樣風能刮起的沙粒也就減少了。三是經濟建設,植樹造林能夠提供更多的經濟價值,比如不少水果、藥材都是林產品,能夠有效地為人類服務;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從樹木中獲得。樹林的用處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廣泛。四是清新空氣,消除污染,據統計,每667m2樹林每年可以減少灰塵2~6萬kg,每天能吸收67kg二氧化碳,并且釋放出48kg氧氣;一個月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kg,每667m2松柏林兩晝夜能分泌2kg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多種病菌[3]。
2.3? 提高造林質量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多個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就導致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理念在不斷提升,這就迫使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和林業工程的發展,有效提升我國植樹造林造的質量是林業工程建設和發展的主體,提高植樹造林的整體質量,搞好我國林業工程建設,提高林業工程質量,將會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向好發展,與此同時,提升植樹造林質量,可以有效地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建設,提高現階段林業產業建設的管理狀況,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的全面綜合穩定開展。
3? 影響因素分析
3.1? 規劃分析
造林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程,一是造林人員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在農村或者偏遠地區,一些群眾及一些基層干部的文化水平偏低,造林技術相對落后,對植樹造林質量不嚴格把控,致使林業工程建設質量差;二是沒有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在造林時隨心所欲,用劣質苗木造林,出現造林不成林的情況,不按照規劃要求造林,有什么苗就栽什么苗,沒有形成最佳的森林生態模式,在栽種完成后,忽視后期管理,導致大量的樹苗生長受到抑制,這些都為造林質量埋下了隱患;三是造林設備落后,我國目前對造林設備的引進及創新都在逐漸減少,不能把林業科學發展的新的科學技術和科研成果新品種推廣應用到林業生產建設中去,為造林技術提供不了支持。
3.2? 氣候因素
不同種類的苗木生長習性會有所不同,對于氣候條件的要求也會有所差異,為了確保造林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各類苗木都會有適宜的生長環境,避免苗木在生長時受到外界環境過多的影響,需要提高林業工程當中整體苗木生長的效果,強化營造林整體的質量。林業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通過改善周圍的自然環境,可以直接提升造林質量,地勢和氣候對于造林工作整體的效果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從造林地式的角度分析,如果造林區域的土質不好,比如說在溝壑和一些山坡地區,很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嚴重,進而影響到造林工程。從氣候的角度分析,造林工作最關鍵的時期就是春季,如果地區降水量不能達到標準,很容易發生干旱,影響到樹苗的成活幾率。造林區域苗木生長也會受到環境不合理方面的影響,當苗木出現了苗木干枯或者是病蟲害等相關的問題,會降低林業工程的造林質量,也會影響到林業工程的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