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黨文
小學階段是各項素質教育的起點,當然也包括德育。雖然在宏觀層面,德育勢在必行,但在實際中結合學科教學的前提下,依然有許多問題。
一、小學數學中德育實施的困境分析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以及教學觀察,認為小學數學中德育實施有以下幾點困境:
1.教材無法與德育內容相融合
首先,目前小學暫未開完全符合德育的課程。而教育研究者對德育的設定也是由班主任主導,各科教師進行滲透的。那么許多其他科目的教師就有點犯難,該如何滲透,如何安排德育的比例都是問題。數學學科是強調嚴謹與量化的學科,相比語文、英語充滿感性材料,數學理性、量化的特征要比語文、英語等學科更難進行德育的融合。因此如何針對教材進行德育的拓展成為許多數學老師的困擾。
2.數學教師對德育定位不準確
前文已經提到了,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德育所占比重根本不多。那么在新課改的當下,許多數學教師依舊無法適時地更新觀念。他們認為德育是班主任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實施的,而非在學科知識的講授過程中進行滲透,最終德育效果也不佳,還影響了課堂的節奏。這樣的誤解在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心態中經常出現。同時,教學的制定政策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側重點、教學目標等,因此教師對德育的定位受到內部及外部的影響。想要教師積極認同德育在學科中的滲透還需一定的時間和觀念的變革。
3.德育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呈現程序化
過于生硬的材料、程序化的教化都存在于教學實際中。如教師們簡單地將數學應用題中“工人施工”強調為熱愛勞動,但題干中的信息并不一定為實際情況。這時學生也很容易對生活事物與數學中出現的抽象假設弄混,并且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認識水平已經有一定提高,對待事物有一定判斷能力,對于教師“過度解讀”,他們也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因此,過于程序化的德育滲透帶給學生更多“耳邊風”,無法留下實際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中德育的教學對策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數學中德育尚未形成“潤物細無聲”的格局。在目前德育相對缺失的情況下,教師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該擺正德育態度,增強滲透觀念。德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小學數學教師擺正觀念后,應該鉆研琢磨德育與學科教學的滲透方式、內容以及需要調整的教學方法。適時更新以獲得長足發展。其次,從生活出發,選用生動活潑的事例進行學科與德育的融合。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認知層次已經得到一定提升,已具備整體化思維。教師可以適當與其他學科聯系,進行德育的滲透。如講解“銳角與鈍角”時,教師可以引入對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旗中五星的解讀。聯系實際,讓班集體如同五星一樣團結凝聚。又如學習圓周率時普及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同時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心。最后,從教課書出發并“跳”出教科書。教科書肯定是進行學科知識教學的重要依據。而德育自然可以從教科書中出發。教師在備課環節中可以尋找教科書中適宜的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并且避免程式化的解讀。同時,教師也應當勇于跳出教科書,對生活中出現的事情、現象進行一定解讀和評價。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正確的“三觀”。
德育非一日之功,教師在點點滴滴中無聲地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們也不必為此過于急躁。在日常生活出發,尋找樸實的德育素材。同時,注重對他們習慣的培養,相信通過以上措施,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為培養具有優良品德的學生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 ?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