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運用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讓問題引導課堂,運用提問教學法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有利于學生筑牢數學基礎,對今后的學習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本文在以問導思基礎上探討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希望可以提出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發展;以問導思;提問
在近幾年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能夠提高小學課堂學習的活力,學生在以問題為引導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圍繞教學目標來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循序漸進的指導。
一、以問題引發思考,開展學習探究活動
問題式教學不僅是進行課堂導入的重要方式,也能夠帶動學生在課堂中圍繞問題進行探究,使數學課堂成為更加具有開放性的知識探究領域,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時應當以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來促進生成性課堂的建構。
對數學問題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思考來探索問題解決的答案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線索的交叉,也是培養學生數學基本方法的關鍵策略。例如在進行《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模型帶到課堂上,接著再引導學生展開小組探究活動,以問題來引領學生探究活動的內容:這些幾何體有著什么樣的不同點與相同點?展開小組合作探究是拓展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問題解答思路的重要途徑,也能夠較好地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幫助學生獲得科學的探究方法。當學生完成探究之后,教師再根據問題邀請每個小組選派代表進行發言,例如有的小組說道:“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12條棱。”還有的小組說道:“與長方體不同,正方體每條棱都是相等的。”這樣就能夠將問題式教學法融入數學問題的解決階段,使學生能夠通過知識經驗來獲取數學思想。
二、課堂問題來做引導,打造有趣高效課堂
“問題串”教育方式的重點就是在課堂教學方面,在課堂上提出一系列的數學問題,用數學問題輔助教育,能夠實現更好的教育目標,打造高質量課堂,推動數學教育的發展。采取什么樣形式的問題,在何時開展問題,提問什么樣的學生等,都能夠直接的影響“問題串”教育方式的效果,所以,教師要格外注意問題的開展形式,不斷改進相關問題,實現更高質量的數學教育,打造高效課堂。
如,對于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除法》來說,在正式教學時,先用一個問題引入“什么是分數?”“分數有哪些形式?”“分數的運算”等一些基礎問題,引出分數的有關概念,讓學生具體回憶一下分數的相關知識,再接著問“除法的運算法則有哪些”將分數與除法結合起來,就能夠進一步引入有關分數除法的知識點,開展《分數除法》這一課的教育,這樣不僅能再課堂上增加師生互動,還提高了教學效率,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打造,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三、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不要“一言不發”
教師要在課堂上增加需要學生回答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增加獎勵制度,對于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進行表揚和獎勵。教師可以制作獎勵表,記錄每節課回答問題的學生,定期評比課堂最活躍的學生,給學生獎勵,激發學生課堂活躍的興趣,矯正“沉默是金”的問題現象。同時,教師在鼓勵過程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鼓勵學生打開心扉,讓學生信任自己,用愛感化學生。進而,更好的鼓勵學生上課回答問題。
例如,教師提問要選擇學生易于回答的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較難的問題學生難以回答,從而減弱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哪一種方法是最有利于學生的,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在《倍數和因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以及現代信息科技等手段,將視頻、音頻融合進閱讀中。以課件的形式呈現閱讀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件中加入記錄圖片視頻等,進而引出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運用提問教學法,更好地在數學課堂上實施提問教學法。通過探究以問導思下數學問題教學模式的建構,能夠引導學生在積極思考問題本身的同時,開拓學生的思路進而培養學生解決應用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教育越來越注重打造高質量課堂,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其中,提問是數學課堂重要環節之一。數學的本質就在于思考,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腦袋,讓學生通過思考了解有關問題,知曉有關的數學概念和解題思路,是數學教育重要的輔助手段。
參考文獻:
[1] 韋璐.論小學數學問題驅動深度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4):66.
[2] 林宗華.通過問題驅動與跟進,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