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輝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抽象的理論,也給學生造成了一定困擾。思維導圖以其獨特的表現方法,把抽象的理論轉換成形象的圖片,可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文章就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教學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教師一味地趕進度,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律性比較差,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較低,很多學生產生了厭煩的心理,抗拒數學??傊?,諸多問題導致小學數學教學的知識結構失衡,主次不分明,教學方法單一,就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了以下幾個見解:
一、借助思維導圖完善數學知識結構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追求學生的卷面成績和理論水平,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意識的提升。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習慣性的按照常規方法教學,他們僅僅只是按照以往的經驗和對教學的理解,一股腦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水平。為此,教師應該要轉變教學思路,靈活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把知識點串聯在一起,以此完善數學知識結構,幫助學生理解和吸收知識。
比如,教學“正比例與反比例”時,由于這個章節的知識點難度比較高,因此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完全吸收并掌握,而且在后期的練習中也可能遇到許多問題,面對這些情況,教師應該一邊講解教材內容一邊繪制思維導來輔助講解,這樣一來,在講解的過程中既完成了思維導圖的繪制,又對章節的知識進行了歸納和整理,實現了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有效提升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二、鞏固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都是基礎性知識,難度較低,但是總的教學容量比較大,學生復習起來會比較費勁。教師要強調體驗思維導圖的思維性,應該借助發射狀與樹狀的思維導圖形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獨特的標記來突出教學的難點和重點。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就是能夠借助高效的設計來強調教學重點和難點,并且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索教材內容,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會針對性地去學習重點和難點,以此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抽象性的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具有比較強的規律性和邏輯性,從這個方面來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來設計教學任務和目標有助于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此外,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一方面教師可以從整體層面把控自己的教學節奏,調整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查漏補缺,實現自我提升。
例如,在教學“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時,教師可以按照常規的方法教學,然后再利用樹狀思維導圖來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徹底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完成一個階段的教學之后,教師再分發給學生一張基于教學內容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刪除部分思維導圖的分支,再讓學生自己補充,然后讓學生對比自己和教師的導圖,從中學習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和學習方法。思維導圖包括簡便算法和四則運算,總的來說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借助標記的方法來突出重點,掌握簡便計算可以提升學生的計算速度,促進學生學科水平的綜合提高。
三、利用思維導圖擴展學生思維、尋找解題思路
數學這個學科的教學注重思維的發散性和創造性。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很好地擴展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尋找解題思路。事實上,學生在結合知識點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自發性地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積極地聯想相關的知識點,從而發散自身的思維,并且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發現更多的解題思路。另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道難題重復出錯的情況,這些難題會限制學生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讓學生克服這些錯題。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收集整理這些錯題。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和面積”章節時,教師可以把圓的直徑、半徑,周長、面積的公式加入思維導圖之中,然后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點。在這之后,教師再準備一些題目給學生解答,當學生完成之后,教師再準備一些進階題目,此時,學生可能無法單獨解答,而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轉換思考角度,嘗試利用折疊、補充圖形等方法解題。再比如,學習方程的時候,剛開始學生可能無法接受這種類型的知識,他們還沒有形成這類思考習慣。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把未知數和方程等知識進行類比,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方程的解題技巧。除此之外,其他的難題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突破。
四、結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師和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卷面成績,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健蘭.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21,28(4):1392.
[2] 錢小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