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霞
摘要:在課堂教學和作業批改的過程中,教師會面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錯題,對于此,教師雖然郁悶,但其卻是客觀存在的。對于學生出現的錯題,教師往往只是在意其能否被糾正,他們還會耐心為學生講解正確的解題思路與答題方法,但他們并未系統分析過學生出現錯題的原因。教師若想幫助學生改掉錯誤思想,他們就要合理分析錯題原因,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基于此,本文圍繞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和糾正錯誤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錯題成因;數學教學;糾正錯誤;策略分析
在數學教學期間,面對學生出現的錯題教師往往會將原因歸結為學生做題不認真、馬虎所致,他們并未正確看待學生出現的錯題,也未積極探尋幫助學生解決錯題的對策,正因如此,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同樣的錯誤。為了幫助學生改正解題錯誤,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必須全面分析錯題出現的原因,還要探索正確的解題策略,這樣才可避免學生在解題時出現同樣的問題。
一、常見的錯題類型
(一)概念理解偏差出現的錯誤
數學概念較為抽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通過舉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含義,之后再出與概念相關的習題讓學生解答 。然而數學概念不僅抽象且較為普遍,對于含義相似的數學概念他們極易弄混,如噸、千克、克等,雖然這些概念存在換算關系,但因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很容易將其混淆,這也致使他們在解題期間易出現錯誤問題。以“頻率”“概率”兩個概念為例,教師可拿2個籃球、2個紅球和2個黑球放在盒子里讓學生摸球,這時教師需讓學生記住摸到黑球的機會,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并記錄摸到黑球的次數與機會,學生也能明白可用黑球出現頻率的穩定值來統計黑球出現的可能性,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的認知也會形成概率與頻率間的聯系,對概率的實質也能精準把握。不過學生出現的這種錯誤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極大的聯系,如若教師能引導學生有效理解這些概念,這種錯誤也能得到避免。
(二)運算定律使用不當出現的錯誤
數學運算定律貫穿了整個小學的數學教學,可以說,運算定律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必須進行掌握。對于這部分知識,學生需背誦記憶,在解決問題時也要靈活運用,不過因為大多數的小學生無法理解運算定律的含義,在習題計算時很容易出錯。再加上個別應用題隱蔽性強,設置了很多陷阱,如若學生對運算定律掌握的不牢固,很容易便會出現錯誤。
(三)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
對于小學生出現的錯題現象,站在心理學角度,分析如下:首先情緒急躁。小學數學較為抽象,學生因年紀小尚未形成探索學習方法的能力,再加上教師的教學過于傳統、單一,且班級人數多,教師無法顧及所有學生,受此影響,多數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反感數學的學習 。再加上學生的自尊心、好勝心強,在無法達到預期目的時他們極易情緒化,這樣在進行復雜計算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錯誤。其次是思維不活躍。如今小學數學的應用題越發靈活,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需充分挖掘題目信息,這樣才能發現解題的條件,不過部分小學生的思維不夠靈活,面對習題無從下手,最終也會導致解題障礙。
二、數學錯題的糾正對策
(一)教師方面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錯題處理能力,即認識錯題、分析并糾正錯題能力。首先,教師需建立錯題集檔案,積累教學資源,在備課的過程中,查閱錯題集檔案還可了解學生出錯的問題,在教學時便可提醒學生勿犯同樣的錯誤。其次教師需將學生的錯題視作重要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反思為何出現錯誤,再讓學生重新檢查、針對性糾錯,也能將錯題的育人價值充分的發揮 。
(二)學生方面
學生是處理錯題的主體,所以要想解決錯題問題,還要從學生入手。首先應預防錯題出現的可能,學生預防錯題發生的行為實際是一種前反思行為,學生在練習或做作業的過程中,都要自主檢查并檢驗,這樣便可降低錯題出現的概率。在教導學生時,教師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主支配,這樣學生便可自主檢查、檢驗,其次還要傳授學生正確的檢查檢驗方法,這樣學生習題的檢查效果也能得到保證。再者要想學好數學知識,學生就需形成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圓柱側面積”計算知識點為例,在學習該知識點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到極具難度,在習題練習時也易出現問題。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教師發現學生在解答這類習題時由于缺乏空間想象力無法將圓柱的側面想象成展開的長方形。這樣便無法將長方形的長視為圓柱底面周長,其寬也不能作為圓柱高解決問題。為了加深學生對圓柱側面積轉化過程的理解,教師需引導學生將圖形拆、拼以及旋轉,之后再進行幾何邏輯關系分析,學生解答幾何習題的正確率也會提高。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營造錯題反思氛圍,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錯題,若在班級營造解決錯題氛圍,學生的反思錯題熱情也可得到帶動,而這對于他們數學的學習與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解題出現的錯誤,積極探索解決方法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并糾正錯誤,其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 邸會剛.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和糾正錯誤的策略探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879.
[2] 余洪慶.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和糾正錯誤的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32):118.
[3] 楊剛.小學數學錯題的成因和糾正錯誤的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19(4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