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薇
摘要:微視頻在我國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廣泛運用,有利于調動和激發中小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開闊中小學生的語文知識面,促進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們就需要更加注重善于把微視頻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各種模塊、每一個教學環節上,全面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視頻;應用對策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幫助和支撐,以互聯網時代的微視頻教學為主要依托,創新了課堂教學手段,使得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達到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和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思維和學習質量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學語文教育,探索微視頻技術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與應用的巨大優勢和極端對策。
一、微視頻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一)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良好興趣
要想充分地吸引起于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借助于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模型和教學技術手段,方能夠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聚焦于教師的課堂教學,達到充分地激發起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興趣。微視頻在現代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圖文并茂的課堂教學視頻,有利于刺激學生的情感和視覺,激發了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
(二)微視頻的應用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在新的課程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特別注重對課外知識點的拓寬和延長,及時地為廣大學生補充與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基礎性課外知識,更好地打開廣大學生的視野。因此,應該拓展語文教學的基本內涵。我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做到善于運用當前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以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作為基礎,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的教育目的。通過微視頻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可以讓學生的知識面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得到拓寬。
二、微視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微視頻在不同教學模塊的應用
我國小學對語文的教育,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素質為主。因此,微視頻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行與應用,需要充分地結合語文課堂教學的四個主要模塊,開展一系列的專題性特色教育,實現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效果。首先,微視頻的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漢字的學習中。漢字的閱讀學習已經成了學生閱讀過程的一個主要重點和一大難度,同時也成為是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聽說力和書寫能力的重要依據。傳統的漢字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過于機械,因此,教師們在語文課堂的漢字教學中,需要巧妙地充分運用一些借助微視頻進行教學的各種展示形式。
比如針對一些特殊的繁體漢字,教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微視頻向學生詳細展示這些漢字的具體讀音、筆順以及釋義解釋,讓學生在學習漢字語文學習中能夠產生自己的感受,提高了學習漢字語文閱讀和口語學習效果;其次,微視頻的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的教學中。口語交際,它涉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兩個主要的模塊。小學語文老師們在組織和開展口語交際的訓練時,可以考慮借助微視頻的方法來創設口語交際課堂的教學情景,培養和發揮學生的語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交際和肢體表達能力。此外,在對于小學語文閱讀、寫作這個模塊的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巧妙地借助于微視頻,培養學生對于閱讀、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學習效果。
(二)微視頻在不同教學環節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的實踐中,教師們可以把微視頻融入各種教學環節之中,從而達到了提升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果。
首先,將微視頻廣泛運用于語文課堂的引導環節,激起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在一堂課中,引導是一個極為關鍵的環節。小學語文可以巧妙地運用借助微視頻的手段,通過豐富趣味性、感染力的方式制作微視頻,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注意力,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其次,將微視頻運用到重點和難度知識的演示與講解這一環節。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微視頻針對性強,主題鮮明的特征,對課堂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專題講解,通過直觀內容分解,將復雜的內容簡化,達到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和重點難度的目標;最后,將微視頻應用到課后鞏固和復習的環節,通過微視頻的手段來進行資源共享,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尋找教師對專項內容講解的視頻進行觀看,開展自主復習,提升學生的復習效果。
三、結語
在新課程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們需要更加善于運用整合互聯網的信息技術方法和手段,借助微視頻的廣泛運用,不斷地優化和完善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與形式,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弱項,實現了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覓.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微視頻課程的內容設計[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2]姜宇.淺談視頻和動畫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16(8).
[3]劉婉麗.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5.
[4]胡亞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