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海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有了新的要求,并強調核心素養尤其是思維品質的重要性。閱讀是語言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體會語境、增強語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英語水平。但一直以來閱讀也是學生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難關,有不少的學生對閱讀存在抵觸、畏難心理,導致英語閱讀讓學生感到有點枯燥乏味。由此,本文從英語閱讀中對文本事實細節理解能力、對句意、詞義的推測能力、思維導圖的融合等幾方面入手,探討基于主題閱讀的初中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思維品質;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要求學生會閱讀、好閱讀、愛閱讀,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習能力,主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培養學生對文本事實細節理解的能力
(一)夯實閱讀基礎
有效的英語閱讀,需要夯實的閱讀基礎,閱讀基礎的起點是文本事實細節的理解,文章的細節主要體現在關鍵詞組,通過借助工具書或者詞典,不斷地積累短語和句型的過程就是基礎夯實的過程,如表示文章內容出現轉折的詞“but……”“for fear that”等,這些便是需要注意的細節。
(二)平衡略讀和精讀的關系
略讀是指大致瀏覽課文,精度是指仔細閱讀,理解文章內涵,略讀和精度往往是前后的關系。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注意略讀和精讀的關系,比如在學習于職業有關的英語知識時,第一遍學生略讀文章,學生發現文章主要講關于個人職業的內容,涉及的單詞有writer.singer,actor,actress, artist等等,接下來教師帶著學生精讀,從開頭句子的語法分析到結尾,從單詞、短語,再到句型,再到仿寫,不斷提升學生對文本事實細節的理解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二、培養學生對句意、詞義的推測能力
學生的詞匯量很重要,英語閱讀就是由大量的詞匯和語法構成的,如果學生詞匯積累薄弱,就會導致學生對文章語句的難以理解,更別說去理解語法,理解文章主旨了。基于此,培養學生對句意、詞義的推測能力,有助于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提升。以初中生閱讀內容“Our hobbies”話題為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能一開始學文章生單詞之后再閱讀,而是應該讓學生自主閱讀,遇到生詞“free time”時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會猜詞,根據上下文中提到的“各種日常的休閑活動”進行詞義的理解,就可以猜測到這個詞的意思就是“休閑時刻”,或者“空閑的時候”。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會很感興趣,閱讀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除此之外,對于課后的閱讀學習中,教師也要更多的關注和引導英語閱讀中學生對句意、詞義的推測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并且學會積累,養成好的習慣。
三、主題閱讀與思維導圖有效融合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思維可視化工具,目前可運用于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尤其在英語詞匯學習和文章思維梳理方面,更是受師生的歡迎。在初中英語閱讀文章思路梳理的時候,從文章的中心出發,層層遞進,延展出無數的小支干,以網狀結構體現初中英語知識結構圖和思維邏輯圖,注重學生與閱讀文本的互動。首先,老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與學生共同商議,明確文章的主旨。接著學生精讀每個段落,找準每個段落的key Words,作為思維導圖的二級主題。然后利用任務驅動的方法,了解每個自然段的細節,將每個細節概括、歸置在思維導圖相應的位置,作為上一級主題的子集,從而完成導圖的三四級分支。學生自主修正、補充自己的思維導圖。在梳理細節期間,老師可對有些知識點進行串講,掃清學生理解上的攔路虎。學生最終完成的思維導圖,體現了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文章的整體結構,是學生思維的結晶。
比如,在“Amy’s family”的文章閱讀寫巧講解時,教師可以帶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理清人物描寫的結構方法,比如“總分總”結構,“背景、外貌、工作、興趣”內容,并且積累一些人物描寫的名詞和形容詞。對于本文章的思維導圖如圖所示:
這樣由不同的線條、邊框和色彩鮮艷的思維導圖,讓整篇閱讀的思維歷程可視化,學生可以從中看出文章的主旨內容、結構和主要事件,清晰明了,重難點突出,學生的閱讀效果會大大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英語思維品質體現在英語閱讀能力、語法使用能力、詞義推斷能力、信息推斷能力等,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需要日復一日地不斷探索,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初中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思維品質,在階級化的目標下不斷滲透思維意識,提升英語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終身閱讀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丁元美.初中生英語思維發展的引導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2):37.
[2]閆立玲.基于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詩意課堂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1(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