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華
摘要:當前,素質教育理念在持續深化。高中語文是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平臺,閱讀教學一直都是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和綜合素質發揮著關鍵作用。其中群文閱讀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閱讀教學形式,高效的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滿足新課標對于擴大學生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1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應用的意義分析
1.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群文閱讀的亮點在于“群文”,多文本閱讀可以鍛煉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學生需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同時學習兩篇及兩篇以上課文,以獲得較為豐富的信息,逐步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此外,群文閱讀在拓展學生閱讀空間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使學生了解文本語言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提取、整合,總結相應的語言規律,逐漸吸收、理解并內化為自己的經驗,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1.2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過程也是學生思考文本內容和具體情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對多篇文本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通過對比、整合發現文中事物之間隱藏的聯系,從而使學生的個人思維逐漸被打開,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觀察文本、思考文本,進一步發散他們的思維。在群文閱讀中,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他們可以在多篇文本中自由地“馳騁”,大膽發表自己對多文本的看法、闡述自己的獨特視角和感受,這有利于鍛煉高中生的思維能力。
1.3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對文本的思考過程也是學生對每篇作品進行審美、鑒賞的過程。通過對優秀作品的閱讀、欣賞與深度挖掘,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文本語言之美,還可以體會到文本創設的具體情境之美及不同文本的美。同時,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表達對美的感受的空間與機會,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創造美,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與創造能力。
1.4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與傳承能力
文化理解與傳承滲透在每篇文章的閱讀中,雖然以往的單篇閱讀也具有傳承文化的作用,但是文化零星散落在單篇文本中,很難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由此進行的文化積累也是碎片化的,無法讓學生對文化傳承形成更為全面的認知。而群文閱讀可以構建系統的文化內容,營造更為濃厚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對這些傳統文化形成清晰、具體的認識,從而實現對文化的理解與傳承,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與傳承能力。
2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2.1求精選群文文本,確立關聯點
教師要勇于研究,努力工作,為高中語文群文閱讀課開辟一條新的道路。語文群文閱讀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求學生仔細選擇閱讀課文。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教學策略來選擇教材,語文群文閱讀的成敗取決于教師能否選擇反映學生認知特點和需要的文本,這就是為什么選擇與學生相關的關聯點非常重要。為了確定閱讀文本,教師必須結合閱讀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和重點等不同因素,才能正確地選擇出所需的閱讀文本。另外,群體文本不僅需要具有關聯性,而且要具有意義和層次性。所以,不能隨便閱讀一些對學生在提高閱讀水平方面無關的閱讀文本,教師要合理把握文本的特點和難點,科學地對文本進行分類,擇優而為,使學生通過閱讀比較,掌握文章的大意、題目的含義和文章的主要思想。在學生進行語文群文閱讀的文本方面,教師要盡量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和符合考試要求這二者相結合的文本,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學生進行閱讀,還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高考的語文閱讀題中,最能吸引學生閱讀興趣的就是小說閱讀,那么教師就可以從網上尋找一些相關的外國小說。例如歐·亨利的小說,他的小說基本上都是結尾在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這樣的小說得到了世界的贊賞和喜愛。不僅如此,也經常出現在語文的閱讀題中,所以教師可以多找這樣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的練習,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2閱讀教學結構的具體化
高中語文小組閱讀應在粗讀和減法閱讀的基礎上,通過舉一反三、分層遞進等方式,讓學生共同探究文本的情感和內容,真正探索和發現閱讀的樂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核心能力。例如,在讓學生進行詩篇的群文閱讀時,可以讓學生先慢慢體會詩篇中詩人的思想感情,教師再抽選學生進行分享交流,根據學生的想法完善準確答案,并教會學生在答題時應該使用的標準語句,比如這首詩寫的是詩人思念故鄉的情感,那么教師便可告訴學生,在答題時應該寫下:這首詩從……方面抒發了詩人思家念鄉的情感以及此時的孤獨寂寥之感。在學生之后在考試的過程中遇到此種題目時,學會舉一反三,運用教師教會的答題模式進行答題,不僅能夠快速地寫出答案,更能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詩篇群文閱讀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文章閱讀能力,這就可以讓學生學會使用分層閱讀的方式進行閱讀。例如,學生在閱讀一篇很長的應用文時,面對這樣的文章,學生一般都會覺得很難懂,那么就可以先看題,再閱讀。根據試卷上提出的問題把文章分成幾個層次,邊閱讀邊尋找答案,這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會慢慢清晰,在閱讀完整篇文章時也能夠找出答案,完成題目,這樣的閱讀方式就會比較高效。具體化教學結構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群文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成績,更能夠提高學生的高考應試能力,讓學生在面對高考時不至于緊張到腦海中完全沒有思緒。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理念,閱讀教學成為高中語文推動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而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興的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合理選擇議題、依據閱讀議題、創新閱讀活動、提升教師素養以及制定評價標準的舉措,進一步明確閱讀教學目標,構建多元文本組合,有效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實踐指導工作,全面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鄒荔娟.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建設,2017(35).
[2]李佛海.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3]劉佳音.高中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