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倩倩
摘要:小學數學教育信息化的本質是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進行有機地融合,提升每一位學生的數學素養與核心素質。伴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之下,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能更好地順應新課改的教學需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數學課堂能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這種全方位、個性化的教學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課堂質量,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進步。
關鍵詞:信息技術;新課改;小學數學;數學教學
教師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數學課堂時,應當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進行有機地融合,順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設立教學目標,為學生帶來內容豐富、具有濃厚趣味性的數學課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視為課堂中的主體,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數學課堂,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體驗,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育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還能使學生擁有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這不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拉近師生的距離,這有助于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信息技術能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這為教師確立重點內容的教學手法提供了大量的參考,教師為學生帶來思路清晰的教學過程,這削弱了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學生得綜合素養得到了良好的培育。
二、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教授數學課程時,會發現學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部分學生對數學課程非常感興趣,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對數學知識提不起學習興趣,并認為數學課程是一門非常枯燥且有較高學習難度的科目,并不具備積極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加高效地理解數學概念,為學生削弱學習難度,消除學生對數學課程的畏難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1]。例如,教師開展《測量》該知識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紀錄片,讓學生了解世界不同的樹不同的高度,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充學生的知識量。接著,教師帶領學生了解不同樹的高度以及單位,例如世界上最矮的樹——矮柳,樹高3cm-5cm;世界最高的樹——桉樹,最高樹為156m。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之處,這能令學生主動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再例如,教師開展《面積》該知識內容的數學教學時,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面積最大的事物是什么,以此調動課堂氣氛,而后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帶來有趣的知識,可以從國家面積、最大的盆地、沙漠等知識作為教學切入點,擴充學生的個人視野,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擁有更多地了解和認識。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擁有源源不斷地學習熱情,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學生成為了課堂中的主人,這與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相符。
(二)借助信息技術,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之下,許多學生的數學成績分數優秀,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卻很差[2]。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數學課堂能全面發揮信息化教學的教育力量,教師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當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在相應的學習情境中,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例如,教師開展《認識時間》該知識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帶領學生觀看繪本《時鐘國王》,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的同時,使學生具備正確的時間觀念??赐昀L本后,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假期都是如何安排的,是否遵循了良好的作息時間。接著,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課本內容,使學生認識鐘表、會看鐘表。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之中,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加的活躍,其邏輯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
(三)借助信息技術,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時,應當綜合考慮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以及如何將其與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結合。因此,教師應當正視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并掌握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能為學生帶來新鮮的學習內容,這令課堂的表現形式更具張力。學生對動態化的學習內容擁有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將學習重點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地融合,為學生帶來全面的重點知識的教學。與此同時,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停留在教師的課堂內容中,如若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是無法徹底深化學生的數學意識,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的。教師結合信息技術開展數學課堂,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例如,教師開展《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該知識內容的教學時,首先,教師要確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減的計算方法,通過口算得出正確答案;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例題,教師:“同學們,咱們班有45名同學,可是現在只有38盒酸奶,我們還需要幾盒酸奶呢?這里有三個選項,請大家選出正確選項,A5 B6 C7,并說一說原因?!苯處煂祵W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能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這能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畏難心理。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之中,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網絡中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這能為教師提供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清晰的教學思路,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本中的重難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能力、邏輯思維、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孫亮.信息技術在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教研版),2018,(008):109.
[2]孫亮.信息技術在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上),2018,No.454(08):355-355.
[3]董會.新課改下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天下(綜合),2018,(017):P.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