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美
摘要:自制教具制作成本低廉,使用功能變化萬千,在物理教學中有廣闊的應用空間。特別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剛剛起步,教師可以借助自制教具進行直觀演示,促進學生的思維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物理的精彩與魅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制教具;開發與應用
引言
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實驗設計需要的材料在生活中也很容易找到,甚至是生活中的廢品垃圾都能在自制實驗教具中變廢為寶,使學生領悟到物理科學的奇妙之處。自制實驗教具的制作過程也較為簡單容易,教師指引學生一起進行實驗制作,活躍、輕松的實驗氛圍充斥著整個課堂,在玩樂中輕松地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
一、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自制教具的必要性
相比于傳統教師的講授,物理實驗的進行能夠在部分教學階段發揮獨特的作用,具有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物理實驗能夠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也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邏輯與特點,有了實驗做“潤滑劑”,能使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同時,在課程重難點的部分可以使用物理實驗對重難點進行突破,這些優勢是傳統課堂難以達到的。只有學生親身觀看并參與物理實驗,學生才能夠對慣性、浮力和杠桿等物理內容有越來越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提高對物理實驗的重視程度,雖然這一過程具有一定的阻力,但是我們必須盡可能的改變現狀,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
二、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演示實驗中的應用實踐
2.1應用自制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應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自制教具的材料多數是常見的生活用品和廢舊物品,學生對這些物品比較熟悉。因此,學生對實驗不會感覺到陌生,容易接受,有助于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電流的熱效應”時,先讓學生做了一個用鉛筆芯切割塑料的實驗。將一根鉛筆芯連在電池組的正負極,閉合開關,讓鉛筆芯去切割電池的塑料包裝殼,很快鉛筆芯發熱,就把塑料殼切斷了。學生的分組實驗,興致極高。學生對電流的熱效應有了直觀的了解,為焦耳定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2小組合作,積極探究
學生的物理經驗仍不豐富,缺乏一定的設計實驗教具能力。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多人完成實驗教具的制作。在進行合作時,學生可以把自身的想法提出來,提高大家對于細節的注意,同時,合作學習可以使得好的思維進行碰撞,優中取優,讓教具的設計更加出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探究力。比如在探究導體與絕緣體的性質中,提出這兩者之間進行轉化,沒有絕對的絕緣體。學生需要對假設進行驗證。首先選取絕緣體玻璃,理論中讓玻璃加熱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變成導體。學生取來酒精燈、電路、玻璃、小燈泡。學生需要連接電路,將除酒精燈外的實驗材料等進行串聯,此時閉合開關,由于絕緣體的性質,小燈泡不亮。之后保持電路閉合,利用酒精燈對玻璃進行加熱。由于玻璃的熔點較低,很快便會融化。玻璃是否變成導體,可以通過觀察小燈泡是否發亮來判斷,燈泡發亮證明電路已通。
2.3利用自制教具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物理核心素養的四大要素之一。科學探究分為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等環節,問題的提出和猜想的形成應該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讓學生的思維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探究的過程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例如,在“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實驗前,筆者設計了一個用鉛筆畫的電路,將這個電路接人電源,讓LED燈發光。當學生用不同的材料接人電路時,有的亮有的不亮,說明電阻與材料有關。多人手拉手連人電路,燈也亮,但燈光較暗,單一根線不亮,將線畫寬燈會亮,這些現象可以引導學生猜想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2.4拓展實驗的廣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自制實驗教具實質上是一種動手實踐、思維創新的學習活動,例如在“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學習中,教師組織學生自制聲音傳播的實驗活動,學生們紛紛進行小組交流討論,討論出很多種的實驗方案,一些學生拿起身邊的材料便投入到自制實驗教具的操作中,一段時間過后,教師要求學生們進行自制實驗教具的成果演示,其中有這樣一個實驗:這位學生制作了一部“電話機”,兩個一次性紙杯,每個紙杯底部打個孔,用一根長四米的針線分別穿入紙杯纏住小鉛筆頭進行固定,兩個同學一起操作,一個為呼叫方,一個為接聽方,手握鉛筆頭、拉緊針線,聲音便傳遞給對方。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改進:針線松弛,則聽不清或聽不到對方的聲音;請一位同學捏住針線,則會出現振動停止,聲音停止的現象。學生再進行拓展:用尼龍線、細銅絲、鐵絲等替換針線,可以研究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區別。自制實驗拓展不僅使學生對于新知識點形成快速認知,也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力,而且學生也樂于參與。
結束語
如今,自制教具已經非常常見。對教師而言,可以緩解學校的資源危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真正做到將物理與生活結合,為學生樹立榜樣。對學生而言,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物理實驗的原理,以及實驗器材工作的原理,在自制教具的過程中,不僅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也可以了解自身物理的不足,加強對于細節的把握,增強物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樂磊,王夢琪.初中物理自制教具的開發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1):91-92.
[2]翁志鵬.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自制教具的開發與應用[J].中學理科園地,2020,16(01):56-57.
[3]惠文星.自制教具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開發和應用[J].學周刊,2020(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