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寒雨
她是江蘇省優秀青年教師,江蘇省十佳少先隊輔導員,鹽城市名教師,鹽城市學科帶頭人。她憑借著靈動詩意的教學風格,數次在省、市級賽課中獲得大獎,先后幾十次執教各級觀摩課。她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數十載,取得了諸多佳績,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她,就是梅艷老師。
梅艷最樂意去做的,還是和“創意讀寫”有關的教學實踐活動。她充分利用課堂陣地,結合自身特長,在更多孩子的心里播下愛讀、愛寫的種子。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閱讀是一門必修課。”梅艷如是說。多年來,她一直熱心于各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每一次,她都將發言主題定位在“讀”和“寫”上,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閱讀教學理論和經驗,推動各項閱讀工作落到實處。
在教育部教育幫扶的重點項目中,梅艷的身影出現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的禮堂里,她為那兒的小學語文教師做了與“創意讀寫”有關的講座;鹽城市教育學會“4·23”世界讀書日閱讀教育研討會上,也曾留下她進行專題匯報的身影;全區語文學科教研基地活動中,也曾留下她用心思考后的真切感言。
梅艷曾被鹽城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市全民閱讀辦聯合聘請為“鹽城市十大金牌親子閱讀推廣人”。她在自己工作的學校以及市圖書館等地,先后為家長做過多場閱讀推廣講座,如《親子閱讀有妙招》《不讀,何來“清明”與快樂》等;對集團內教師做過的講座有《在書香中漫步》《從閱讀到寫作》《書香閱讀浸潤人生》等;對學生,她做過的講座有《寶盒里的秘密》《想象的翅膀》《讓發現與眾不同》等。
每一次做講座,每一次將自己的心得和家長分享,她都能感受到家長的真誠和期待。其實很多家長不是不知道讀寫的重要性,關鍵是不知道方法。當這些家長學到了方法,就會好好用起來,對自己的孩子也有了更多的陪伴和指導。無形中,那些家長又成了播撒閱讀方法的星星之火,點燃了更多孩子的智慧心燈。
梅艷不僅是閱讀推廣人,更是指導學生寫作的高手。陽光明媚的春天,她帶領孩子們尋找春的足跡,播下綠的希冀;層林盡染的秋天,她和孩子們繪制一幅幅精美的樹葉畫,留下秋的美好印記;課堂上,飄蕩著她和孩子們同沐書香的甜甜笑聲;操場上,留下她和孩子們游戲、比賽的快樂身影。這些都會成為學生最真實、最生動的寫作素材。從教以來,她已指導學生發表習作三百余篇。
日常教學中,她常常帶領學生徜徉書海,一起為書中的故事而感動、歡欣、沉醉。她根據班上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每日一讀、每周一寫、每月兩報、整理作文集、寫故事連載等多種方法,使班上的學生熱愛語文、熱愛生活、熱愛寫作。
趣味語文活動,讓學生對寫作有了更多信心,也讓寫作的過程變得更有趣。近幾年,梅艷在班上舉辦了很多趣味活動,比如吹氣球比賽、瓜子拼圖比賽、雞蛋講故事、瓶子翻飛大比拼等。在她看來,這些活動是給學生寫作打底子,每一次大家都會精心準備,積極參與,寫作素材也就自然生成了。
有一次,梅艷因為生病,嗓子啞了,沒法給學生正常上寫作課。她突發奇想,抓住這難得的契機,請一位學生上臺做她的“傳聲筒”。她有什么話想說時,就靠近那個學生的耳朵,請他代為傳達。她還結合體態語、板書、圖畫等方法,設置情境,請學生來做“神醫”,為自己“配藥”,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點燃學生的創作熱情。她表示,很多學生的習作千篇一律,選材相似,立意相仿,缺乏個性、靈性。通過一些有意思的活動,能夠讓他們發現不同的角度,找到不同的視野。學生后來寫的作文可有意思了,讀來讓人忍俊不禁。這樣的語文課上,教師這樣教作文,哪個學生會不喜歡呢?
梅艷常在每屆學生中挑選出寫作能手,成立“寫作超魔團”,讓這些寫作能力強的孩子接受更大的挑戰,進行接棒創作。挑戰前,梅艷會發出“寫作召集令”,由學生主動報名。團隊成立后,或由教師給出明確的主題,或由孩子們自定主題,每棒定下交稿時間。后接棒的孩子一定要在動筆前先研讀前面的內容,搞清人物關系、故事線索、人物性格等,努力做到前后風格統一。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每一位小作者都會反復揣摩,努力讓故事的發展層層遞進、層層剝開、層層揭秘。
梅艷還曾帶領班上的優秀種子寫手和南京的寫作小高手合作,寫出了一篇篇連載故事,比如《時空穿梭屋》《海底世界歷險記》《杰克的故事》《探索銀河系》等。這些故事充分展現了孩子們的寫作潛能,想象力的火花在字里行間閃耀,給孩子的童年涂抹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梅艷戲稱這樣的團隊是“寫作江湖”,每位小高手必須發揮自己的超能量,展現實力,才能立足“江湖”,贏得聲望。而小高手們趣稱梅老師為“寫作江湖”上的“梅花閣閣主”,大家都暗暗和這位“閣主”較量。而“閣主”本人也堅持創作,因為她相信只有自知其中甘苦,才能更好地為后人引路。師生共寫,師生互賽,這便是教學路上最美的風景。
多年來,梅艷在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孜孜以求,她從語言、思維、課堂、文化等不同維度,圍繞“創意讀寫”進行深度研究,現已取得相當豐碩的成果:《創意學寫作:探尋一課一招一得的有效路徑》《特色活動:創意讀寫的另一番奇妙天地》《讓創意讀寫打開古詩教學的另一扇窗》等多篇專題論文發表于省級以上期刊。《小學語文創意讀寫綜述》更是全國首發的和“創意讀寫”有關的綜述,既顯示了她研究的深度,又對寫作教學領域進行了有益補充。
梅艷在自己前行的同時,還帶領團隊共研、共學、共進。微信公眾號“鹿森林創意讀寫”成了梅艷團隊和全國各地更多孩子互動的平臺。為了不斷推出免費的優質課,她和省課題組成員共同開發了與統編版教材配套的多種公益課程,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
這些公益課程有:同步作文課、閱讀理解提分課、小古文培優課、看圖寫話精品課、跟著教材學寫作、培優作文課、閱讀理解提分課……以同步作文課為例,從二年級到六年級的所有單元作文(含寫話)都囊括其中,既有視頻,又有課件,還有范文。課程內容豐富,孩子們可以在課前預習時觀看,也可以用來復習。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自己看著課程跟學,就能寫出佳作;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反復跟學,細讀范文,揣摩寫法,最終也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十帶百,百帶千,梅艷團隊開發的優質公益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的關注。在公眾號后臺,經常看到粉絲這樣留言:“講得真是太棒了,每節課都是精品!”“我家孩子能沉下心來聽你們的課,期待更多的更新!”……
看到喜歡“鹿森林創意讀寫”的“創粉”越來越多,梅艷有了更大的前行動力。她表示,后期她會投入更多精力去繼續開發優質好課,調動兒童的情感和興趣,讓孩子們主動學習,愛上學習,讓更多孩子從中受益。
采訪中,記者聽到孩子們都稱呼梅艷為“梅花鹿老師”。記者很是好奇,問了孩子們才得知,原來,荔枝FM824495是梅艷的個人播客,里面分為多個專輯:“美好的詩”中,收錄了很多能帶給人美好情感的詩;“鹿森林”中,有《橙子燈》《云花雪粉》《尋找黃蜻蜓的綠蟈蟈》等溫馨的原創童話;“讓心綻放”中,精選的是他人優秀作品……好故事,好聲音,“梅花鹿老師”的播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免費訂閱,閱讀量已有幾萬人次,很多孩子已經習慣于每天聽“梅花鹿老師”念著那些純美的詩和動聽的故事入夢。梅艷對記者說,聽讀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的閱讀方式,孩子們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在聽中品味,在讀中感悟。
雖然梅艷和很多孩子未曾謀面,卻能心有靈犀地在網絡課堂中快樂地牽手同行,這種感覺真是奇妙!
“她用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五彩斑斕,從她筆下流淌的故事中,感受這個世界的豐富,體驗生命拔節的快樂、煩惱和憧憬!”這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先生對梅艷的評價。
“我最喜歡梅老師了,她的語文課很好聽,而且她還經常在語文課上講故事給我們聽。”這是一個學生對梅艷老師由衷表達的真情實感。
這樣的肯定,是她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更是她一直堅守的執著追求。梅艷特別善于體察孩子的心理,了解兒童的閱讀需要,她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在書中尋找自我、尋找夢想、尋找驚喜的孩子,因此才有了創作路上那一篇篇精彩的作品。
2013年,由《尋找太陽草》《神偷哎呦呦》《雨點公司》等十部精美的童話組成的“知謙童話”系列問世。她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寫出了一本本充滿童真的作品,既有趣味性,也有啟發性,能讓孩子們在快樂閱讀的同時,懂得思考和發現,盡情品味成長的滋味。
后來,她又出版了趣味橫生的《豬小鍋和狼小怪》系列叢書,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為其傾情點贊:“一個個可愛的童話人物,就像是一個個可愛的小伙伴,有他們圍繞在身邊,孩子們一定會很開心!”當孩子們打開這一系列童話,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
“豬小鍋”和“狼小怪”這對奇怪的組合,舉手投足間彰顯了童話獨有的魅力,也征服了一個個小讀者。2015年,該系列被列入《鹽城市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推薦書目》。2015年12月,《中國教育報》“新書速遞”版塊,也向更多的孩子推介了這套叢書。
潛心研究寫作多年,有一天,梅艷突然想到:孩子們要想寫好作文,不一定就非得捧著一本本作文書啊,為什么不能通過更有趣的方法來教給孩子們寫作的技巧呢?是不是可以將童話故事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呢?
她越想越高興,而且想到就去做,很快就投入新的創作階段。近三年,她陸續推出幾十萬字的“魔法作文”系列:《稀奇古怪開學季》《草藥坡的秘密》《寵物送信大賽》《喚醒沉睡的風精》《貝殼海的千紙鶴島》《綠喳喳引起的風波》《拯救鹿森林》。這套叢書另辟蹊徑,在有趣的魔法故事中教給學生寫作的技巧,培養小讀者的思考力和洞察力,從而幫助他們寫出有創意的佳作。兒童文學作家王一梅這樣評價道:“教孩子如何寫好作文的書,竟這樣亮閃閃!在想象的世界中,充盈著滿滿的童趣,不知不覺間讓學生愛上讀,學會寫!”
一路走來,梅艷捧出的一本本童書,得到的一個個認可,都是她今后寫作之路上的強大動力。
梅艷認為,一本本好書絕不僅僅只是文字的簡單堆積,那里有聲音,有圖畫,還有意境和夢想。她一路走來的足跡,正契合了她的讀寫主張:愛讀、愛思、愛寫的孩子,一定能欣賞到人生路上的更多風華,一定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絢爛。梅艷心向美好,懷揣夢想,為孩子們創造著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相信她能夠一直這樣“美”下去,即使有一天鬢生華發,雙眸中也依然有點點星光,心田上依然能生長出那純美的童話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