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歡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啟蒙階段,其中字詞教學又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基礎內容。因此,圍繞小學生學習特征以及當前語文字詞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對提高學生字詞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求知欲強、思維開闊等學習特點,教師在字詞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特點,靈活設計字詞教學策略,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字詞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小學字詞教學的意義以及小學生學習認知特點,并結合當前小學字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嘗試從強化課前預習、激發學生興趣以及多樣化教學活動設計等途徑入手,對語文字詞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詞教學;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字詞教學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對學生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和影響。新課程教學標準中就對學生字詞教學做出了明確的指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不僅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由此可見字詞教學的重要性。在實際字詞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自身年齡因素的影響,在學習時普遍存在難認、難記、難寫的情況,加上教師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在字詞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興趣,學習效率也普遍較低。因此,有必要對小學語文字詞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立足當前實際教學現狀,結合學生實際學習特點,多樣化設計字詞教學策略,循序漸進地提升語文字詞教學質量。
二、 小學語文字詞教學意義及學生學習認知特點
在小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字詞教學不僅是語文課程的重點學習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其他文化課程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字詞教學對于學生學習、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對于教師教學方法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日常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有效的字詞教學活動,學生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生字生詞,為后期更高層次的發展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在小學階段的字詞學習過程中,主要從音、形、意三個層面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在小學階段,學生能夠掌握3000個左右的常見字詞,同時也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課程教學標準以及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中,無時無刻不在透露著語文字詞教學的重要性?;诖?。在日常字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不斷優化和完善傳統字詞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語文字詞教學質量。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來說,由于自身年齡因素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形象思維的方式進行學習的,其學習質量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直接的關系,對于富有趣味性的學習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普遍較高,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字詞表達的含義。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學生字詞學習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新字詞的教學,同時也要兼顧以往學過字詞的鞏固情況,在新舊知識融合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字詞學習的效率。因此,在日常字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學習特點出發,根據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靈活設計字詞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字詞學習質量。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字詞的過程中也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學習的,即先熟悉字詞的含義,然后在語境中進行理解。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可以以此為教學切入點,在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融入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語文字詞學習的技巧,從而有效提升語文字詞教學的質量。
三、 當前語文字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一)課前預習效果有待提升
在語文字詞的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課前預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對于字詞教學來說同樣如此,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之前通常會將下節課需要學習的字詞以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對于預習的環節并不重視,甚至不愿意主動參與預習學習,在這種消極學習心理的影響下,預習學習效果普遍較低。而由于大班授課的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無法對學生預習效果一一進行確認。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語文字詞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還會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準確、及時地理解字詞的含義,進而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和學習,整體學習質量普遍較低。
(二)傳統字詞教學方法局限性較大
在小學語文字詞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方式存在著較多的教學弊端,對于學生字詞學習質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作用。在以往的字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會通過查字典、抄詞語等方式要求學生進行字詞的學習和記憶,缺乏靈活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被動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字詞往往會感到枯燥和乏味,不僅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同時也容易使學生字詞學習的活動陷入惡性的循環,影響學生字詞積累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也會生搬硬套課本教科書上的詞語解釋,并沒有從生活化的角度對字詞含義進行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一字不漏地記憶和背誦課本上的字詞含義。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都難以得到保障。
(三)字詞教學方法脫離學生學習認知特點
從目前小學字詞教學實際情況來說,教師的教學過程往往是單一枯燥的,只是機械地要求學生通過反復的記憶背誦和抄寫進行記憶學習。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種被動式的學習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發現字詞學習的樂趣,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久而久之容易使學生喪失對語文字詞學習的興趣。在實踐教學時,部分教師為了提升字詞教學的質量,在課后作業的布置環節,往往會要求學生一遍一遍地抄寫詞語。這種機械式的教學要求也會使學生疲于應付,雖然也能按時完成作業,但是實際學習效率并不高。在定期的聽寫訓練中,總會有學生將詞語寫錯或者根本寫不出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反復的抄寫變成一種無效的勞動,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