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姐
雷鋒曾經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每個學生只有置身于優(yōu)秀團結,積極向上的班集體里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因此班集體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指導》中是這樣界定班集體定義的:以集體主義價值觀為導向,經過以班主任為主的各種教育力量的教育培養(yǎng)而形成的具有正確的奮斗目標,具有較強的核心與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紀律、輿論、班風、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促使班級全體成員德、智、體等方面的素質不斷提高的高級班級群體。這個界定體現(xiàn)了班集體形成的基本特點。作為班主任,對于班集體建設的意義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其素質的核心就是集體主義思想和集體主義精神。集體主義思想精神必須從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去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就是一個搖籃,一批嚴于律己,積極向上,踏實勤奮的班干部就是“領頭羊”。下面,我就以“培養(yǎng)班干部”為例來談談班集體的建設。
一、健全班級工作委員會(班委會)
班委會分工要明確。班委會是班集體教育網(wǎng)絡的核心。班主任則是這個核心的主導力量,又處在主導地位,班主任與班集體的每個學生組成了班集體的主體。班主任在組建班委會時,就要考慮組成成員男女比例及其性格的搭配。比如說:在組建班委會時,從分工的角度,由紀律班長、學習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宣傳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等7人組成,委員的設置有一定靈活性,工作的內容要十分明確。班委會的主導作用是在工作運轉中間體現(xiàn)出來的。我在選定班干部以后,首先整體優(yōu)化了班干部的分工,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集中力量,優(yōu)勢互補,團結協(xié)作,努力進取,就一定能帶領全班同學營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其次班委會制定的計劃要認真落實,積極調動每個同學參加,讓大家都來關注關心班集體,成為班集體的主人。最后班委會的同學要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成為同學們的榜樣,這樣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
二、班干部選拔方法
一個紀律嚴明、師生團結、氣氛和諧、蓬勃向上的班集體應該有一批優(yōu)秀的小干部在帶領大家。對于一個集體來說,培養(yǎng)“領頭羊”式的班干部很重要。班干部培養(yǎng)的方法很多,在建設班集體的時候把培養(yǎng)班干部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結合起來考慮是最為優(yōu)先的選擇。那么怎么去培養(yǎng)小干部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在班集體形成初期,尤其是小學階段,孩子們剛入校,理解力有不同,孩子的行為習慣也千差萬別。此時,在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習慣的同時鼓勵孩子去做小干部,是十分合適的。一般采取任命式,比如說,有個別孩子每節(jié)課都喜歡出教室去操場做游戲,那可以任命他為“游戲官”,讓這個孩子邊組織做游戲邊負責大家的游戲安全,這個孩子在快樂中還樹立了責任意識。再比如說,有些孩子喜歡搶著幫助老師開燈關燈,就可以給他任命為“燈官”。孩子得到相應“頭銜”,更有熱情去幫助老師完成一些班級工作。這時候,班主任老師應及時的表揚鼓勵這些孩子,這些孩子會逐漸成長為班集體中的小“領頭羊”,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其次可以采取競選制來選擇班干部。在孩子們升入小學中年級時,孩子們已經懂得了不少規(guī)矩,也喜歡自我表現(xiàn),有時候還喜歡當個“小官”來體現(xiàn)自我價值。這時候,給孩子們公平的機會,讓孩子們準備演講稿,來一次班干部競選演說,也是非常好的。在競選選拔時要注意公平自愿的原則。通過競選,很多孩子既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樹立了自信,獲得了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這些孩子就會更好地服務于班集體,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最后,班干部培養(yǎng)可以采用他人推薦法。班級組織召開一次主題班會,主題為“我來夸夸他”,讓同學們說一說某個同學的優(yōu)點和特長,然后把班級需要的小官名稱寫在黑板上,同學們可以自主選擇一個自己能勝任的職務去做,既是幫助老師管理班級,又是在培養(yǎng)責任意識。師生共同監(jiān)督小干部盡到責任心,把這件事情堅持做好,如果沒有完成小干部“工作”,老師和同學們都可以去提醒,保證他養(yǎng)成堅持做好一件事情的習慣,最后還要鼓勵這個“小官”樹立自信,增強當班集體建設小主人的自豪感。
以上的方法無論從小學低年級起,還是到高年級都是可以采用的。因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只有不斷完善班級小干部的選舉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班干部培養(yǎng)的方法,結合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去展開,小干部們一定能成為班集體建設中的骨干力量。
三、班干部的培養(yǎng)方法
“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fā)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在培養(yǎng)班干部,加強班集體建設時,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智慧和方法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首先,班主任要采用“三教”統(tǒng)一促進法來努力營造優(yōu)良的班級環(huán)境。其次,可以采取組織調整法來改變角色和人際體驗關系。大家齊心協(xié)力為班集體建設帶好頭,發(fā)揮主導作用!最后,在班級建設中培養(yǎng)小干部還可以采用“平行教育法”。這個教育方法是指班主任老師既要面對學生集體進行教育,并依靠和通過集體教育每個學生,同時要教育個別學生,通過個別同學的教育影響和促進集體的形成和發(fā)展。不論是學生個體還是學生集體都是教育的主體。班主任老師要把教育個體和教育集體結合起來,這樣可以達到最好的教育效能。比如說,在擔任班干部“小窗臺官”時,小敏同學總是忘記去擦拭窗臺,班主任老師單獨找她談話,了解來晚的原因,教育小敏克服自己動作慢的弱點,同時在班集體里召開小小“穿衣服比賽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在集體里教育小敏,也教育引導其他同學要有時間觀念,做事情要盡職盡責,堅持到底。
通過以上方法的不斷嘗試和總結,小干部們樹立了責任意識,提高了服務意識,他們成為班集體建設中的積極分子和骨干力量,帶動整個集體朝良好的方向發(fā)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這個概念在廣義上就是對集體的教育和對個人的教育的統(tǒng)一。”作為班主任,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棵茁壯的小樹,只要潛心育樹,每棵小數(shù)會長成大樹,最終成為了一片豐茂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