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雅君
美術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美術素養主要方面的培養與發展進行持續不斷的跟蹤與調控。因此,評價必須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活動的開始、中間與結束時,隨時關注學生在美術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與反應,將包括各種能體現學生在美術素養方面有變化的有價值信息記錄在案,進行分析與判斷,并做出各種評價,可以是反饋、矯正,也可以是鼓勵、引導。課堂教學評價就是對學生實施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美術課在這方面有著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特別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質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它可以給學生以積極的思想影響。
針對以上所說的“評價必須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這一理念,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來把握美術課堂的評價時機滲透德育教育。
一、學習開始時進行前置性評價中的德育養成
在教學活動開始時,可以對學生的課前準備進行評價,這具有重要的導向功能。平時教學活動中,如遇到因學生用具不齊、學習資料忘帶,將如何解決呢?我們應當運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課前準備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對課前準備這種學習方式越來越感興趣,逐漸把課前準備變成自覺的學習行為,同時 養成勤于動腦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中的德育培養
1.把握造型活動過程中的評價時機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應該從學生是否對課程產生興趣,是否能對所給予的材料進行想象、表現,以及在課程過程中的各種表現來進行評價。在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在他們不知道如何來處理材料時,不知該如何來畫一張畫時,及時給予引導、啟發,且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時用語言鼓勵和支持。可以眼神鼓勵學生;教師的眼神,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充滿笑意、親切、鼓勵的眼神,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大膽地進行創作實踐。配合肢體語言來肯定學生,表揚學生效果也很好。如當學生還無法創作自己的作品時,老師可以俯下身來,順勢用手摸一摸他的頭,并鼓勵他“你很聰明,想一想,它像什么?可以把它做成什么呢?”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能學到知識、技能,而且還可以形成對自我的評價,從而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更有信心。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又是學生思道德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標志,德育的任務就在于把學生逐步培養成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能獨立自主的進行思想道德實踐的主體。
2.把握欣賞活動中的評價時機
在美術欣賞課中,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遞進評價的方法和深層次的誘導,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建構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學生在上美術欣賞課時都要經歷一個對藝術的認識和理解的過程,最初是從他們個人的角度開始的。他們覺得畫得“像”的就是“美”的,可往往有些看起來不“美”的作品卻被老師當成世界名畫加以介紹。欣賞美術作品時與學生互動交流,運用研究性的評價語言引導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在藝術史上這些觀念并存的局面,從而拓寬他們的思路。比如在出示徐悲鴻的作品時,學生情不自禁地發出一片贊嘆聲,而出示劉海粟的作品時,學生則顯得茫然不解。這是兩種不同的畫風,畫家運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作品畫得像還是不像,都使學生明白這是畫家對自然美的追求。通過遞進式評價引導學生領悟畫家所要表達的純真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欣賞那些栩栩如生或者色彩鮮艷、線條簡練、形象夸張的作品的同時,也要感悟畫家在作品中所傾注的對生活強烈的愛和淳樸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感受藝術情趣和生活情趣中受到教育。
在美術課堂上,我們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們什么叫“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而是要在學習和欣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發現和體會,適時的拓展,比如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畫家的生平事跡,創設情境,通過一些美術作品讓學生們聯想到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安定;愛情的純潔,親情的溫暖,友情的真摯等。將德育無痕地滲透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自然愉悅的聯想中情感充分升華。
3.正確評價學生的創作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留心學生個體的種種變化和發展,及時鼓勵和表揚,激勵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等級與評語相結合能夠樹立學生進取心。
4.合作學習中的導向性評價
首先,通過小組合作畫大畫來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學生在畫大畫中,首先要分工,這就是合作的前提,分工這一步就要大家利用各人特點來分工,這里就體現了互相肯定,互相欣賞的成分。只有互相肯定每個人的特長,才能在此基礎上做到最好的分工,這是合作畫畫的起始步,接下來大家互相畫大畫時,在大畫安排也要大家互相商量,互相謙讓后才能形成一幅好的大畫,同時畫畫中同學之間互相有禮貌地借用彩色筆等活動,又體現了學生良好的文明禮貌的教育。老師會在互相借用水彩筆等的繪畫工具上進行怎樣有禮貌地借人家東西的教育,以養成學生有禮貌借東西的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
三、學習結束進行結果評價中的德育升華
在這一階段應主要考慮兩個方面:1.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興趣特長,變單一測試為靈活全面的差異性階段評價。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可以采取評選特級小美術家、一級小美術家、二級小美術家等激勵形式。也可對具有個性色彩的各種小明星進行表彰,如:美術理論小明星、繪畫小明星、美術創作小明星、美術設計小明星。
美術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提高,并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的感覺。課堂評價要適時把握時機,在思維碰撞時評價、在方法交流時評價、在探究實踐時評價、在追問反思時評價,多一點欣賞鼓勵,多一點期待關注,多一點尊重寬容,多一點征詢探討,多一點濃厚的人情味,為學生的美術創作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情感的建構,我們的美術教育將會是一片晴空。美好的藝術形象,可以給學生展示出社會生活的畫卷,展現出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感悟善惡、美丑、榮辱、正義與邪惡的標準。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體現著一定的社會思想,一定的社會道德,一定的人生價值,一定的追求與理想,使學生受到感染、啟迪和教育,從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