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傳東
(烏魯木齊市第十二師三坪農場子女學校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32)
在農村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期間,由于經濟和教學資源的限制,目前在實際的體育課教學內容,一般都是以籃球和田徑為主,在足球訓練中缺少專業的體育教師,這樣在實際教學中則難以對足球技術訓練進行深入研究,同時很多學生即使喜歡足球,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的限制導致學生對于足球相關技術還是存在陌生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沒有接觸過足球這項運動,這樣無論是對于初中體育的長期開展實踐效果還是對于我國足球專業運動員的培養,都將是一種極大的阻礙。因此在初中體育課程中關于足球技術訓練教學,還需結合本身教學資源,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培養計劃,為學生體能提升和專業足球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
在習總書記的相關講話中曾經明確指出:“努力實現中國人的足球夢,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體育強國夢,體育強國離不開足球夢。”目前足球已經成為學校體育教學開展期間比較普及的項目之一,并且也是目前陽光體育工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需要在教學期間,充分發揮青少年的潛力,培養青少年熱愛運動的興趣,提升身體素質,促進足球運動項目的開展。目前大多數家長還是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比體育重要的多,導致現行的很多價值對于校園體育課程重要性忽視,并且在農村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由于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全,導致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期間并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支撐,在學習中也只是結合一些簡單的田徑項目或者籃球訓練為主,這樣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校園足球作為校園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學生體能發展與綜合素質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在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農村初中實施有效的足球技能訓練是目前初中體育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
目前學生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包含幾個方面內容,如,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力等,體育教師如何利用根據這種多元化教學目標來組織科學教學,以及如何在體育課程教育中實現這些目標,是目前體育工作人員和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基于農村初中教學現狀,需要體育教師或者體育工作人員結合該階段學生的實際心理、體質特點,不通過層次的挖掘學生身體內在潛力,以不同的實踐措施和教學手段來完成多目標的課程任務,進而在提升學生基本體育技能基礎上,為我國體育高素質人才培養創造優良的基礎和條件。
教學目標與計劃的制定是以學生基本情況為基礎的,結合目前農村初中學生概況分析,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標準水平四球類教學目標和評價要素,需要以學生足球興趣為主,培養學生足球比賽規則與方法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明確與掌握最為基本的足球傳球、控球與射門的技術動作和這些技術動作的學練方法,并且還需要學生進行小場地的簡單規則化比賽,產生團隊協作意識,制定科學的足球技術教學計劃等,以此來以科學有效的足球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足球知識和技能水平。本文以此為基礎,設計一些初中一年級足球技術教學計劃內容(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列舉三項計劃)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初中一年級足球技術培養計劃
(1)以興趣引導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足球運動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教學任務,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足球技術培養和游戲比賽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學習足球技術的初期階段,學生普遍對足球認知較低,這樣結合游戲比賽的形式能夠使學生感受足球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如在球性練習期間,由教師組織,一名學生做兩腳之間撥球練習,邊做邊聽同學喊出的方向指令,如“前、后、左、右”等,或者看著同學的手勢報數,兩人一組,交替練習,比一比誰練習的失誤更少。同時還可以記性兩名學生為一組的顛球練習,比一比誰顛球的次數多,輸的一方做“懲罰”,這樣在枯燥的球性練習中可以調節學生學習足球的積極性,但是需要明確,教師需要在學生練習期間對學生完成的質量目標作出要求,避免發生技術動作練習的“負遷移”問題;
(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學習足球技術期間,最好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將全班分為若干個小組,選擇出組長,相互幫助,互相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對每一堂課程的學練活動提出目標,協調在訓練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避免小組學習夠形式化。如,在相關技術動作教學期間,可以由教師來示范和模仿,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來觀察一些技術的分解動作,讓學生在腦中建立起正確的動作觀念和表象。然后由教師發放動作技術圖解和一些動作要求以及教學重點與難點,幫助學生建立技術動作概念。同時要在組長的帶領下加上教師的巡視,對于一些沒有看明白示范動作的學生進行專業的答疑。在實際訓練期間,需要對于練習中一些共性問題進行集體糾錯,促進學生足球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3)優化訓練過程。在日常初中體育課程設置中,其課時是有著一定限制的,因此要想在有限的課時時間內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則需要進行練習方法的優化,設定明確的層次,提升教學與學生練習的效率。如在練習腳內側踢球期間,兩個人一個足球,面對面相距8m左右,實施練習。在練習期間分出4個層次。第一,一名同學腳踩住球,另一名學生利用腳內側踢球,連續五次要踢中同學踩中的足球;第二,踢定位球,連續10次準確將足球傳遞給同伴;第三,踢先前移動中的足球,連續10次準確傳給同伴;第四,在向前運球過程中連續10次準確的傳給同伴。這樣在多層次的訓練要求下,逐漸提升練習難度,加強練習密度,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足球技術的效率。
在核心素養要求下,要求教學以學生核心素養為核心,制定有效的校園足球訓練策略,從體能、技能和體健三個方面實施。
(1)體能。足球運動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在學校中開展足球技術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對足球運動有著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結合足球技術的訓練來達到訓練的目標和要求,并且在足球運動的本身對于學生體能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在體能的外在表現要素中,包含學生的耐力、速度、力量和身體柔韌性,而作為一項足球的關鍵技術,以腳內側運球訓練為例,在訓練開展期間,以核心素養為基本,制定可行性的教學策略,對于學生足球技術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如在進行腳內側運球練習之前,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球感,前期可以結合游戲方式達到訓練目標,如“讓足球飛”;然后讓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圍成一個圓形,結合腳內側傳球的方式進行訓練,如果某個學生出現失誤,則需要“懲罰”其繞剩余小組成員一周,循環聯系。這種訓練方式和熱身方式,更加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足球訓練的接受度,進而在強化體驗訓練期間提升自身的體能素質和核心素養;
(2)技能。在足球本身的運動特點出發分析,在足球練習中,其不僅要求學具備良好的體能,并且還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持,在達到健體目標基礎上來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其中包含如觀察、判斷和思考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而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基礎上,在腳內側運球訓練中,需要結合學生基本情況,先教學其基本的知識理論,然后將訓練重點加以明確。第一需要在該過程教學中由教師以多媒體設備的方式來達到訓練目標,這種過程主要是讓學生對足球運動產生一種立體形象,然后做出示范加深對這項運動的理解,讓學生在左右腳不斷練習中提升自身的訓練效果;第二,在運動中的腳內側運球相比于固定位置的腳內側運球更加復雜,其中包含圓形和直線運動中運氣兩種形式,在鞏固中練習和掌握。需要明確的是,在訓練期間需要教師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學生個體情況為核心,以針對性訓練方法為基本,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和目的;
(3)體健。對于體能和技能,體健本身指的是一個人的運動道德和文明修養,而作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在實施腳內側運球期間高度關注體健的重要性,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為基礎。以該項技能為例,在整個訓練期間達成的目標不僅是滿足訓練要求,更加關系到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理解程度,如在發生肢體碰撞之后所表現出來的道德和禮貌以及尊重與溝通等方面。可以在訓練期間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結合一些群體性訓練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小組訓練中互相協作配合,完成訓練任務和訓練目標,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合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將,結合足球運動的技能訓練,不僅可以使得學生之間的配合程度與親密度提升,同時能夠在良好得訓練環境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道德意識,進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農村初中體育課程的實際情況分析足球在初中體育課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以相關策略來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培養效果。其中基于學生個體情況和初中體育課程開展目標,需要先制定科學的培訓目標與培養計劃,在該計劃下,結合各項技術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如,腳內側運球的相關練習等。這樣在核心素養教育要求下,以體能、技能和體健三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足球技術,這不僅是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舉措,更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術的足球人才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