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翰
摘要:興趣是學好美術的最基本條件,但是興趣也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維持的。在小學階段有這樣一種普遍現象存在,學生會隨著年段的升高而降低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以及動手實踐的勇氣。用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用興趣來克服技能練習時的乏味。
關鍵詞:興趣;游戲;技能練習;寓教于樂
作為美術教師,我們的期盼就是學生自己的學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美術學習中來,學有所得、能在學會審美的同時也能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技法。可在實際課堂教學上卻并不盡人意,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普遍現象,學生會隨著年段的升高而降低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以及動手實踐的勇氣。究其原因,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接觸的信息多了,但想像力卻受到了局限。而且美術課堂對技能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所以就會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在美術課堂中遇到困難,產生消極情緒,這樣就很容易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幫助解決美術課堂對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培養和技能的掌握上的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的問題,教師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將美術學習由外加的學習行為變為一種內在的學習行為。
就上述的問題我們試著討論一下如何在學生學習興趣最高的小學低段時期做好學生的技能練習滲透:
一、小學美術學習的普遍現象
現在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是與年級成反比的,年級越低興趣越高,年級越高興趣越低。一二年級的學生,絕大部分同學都非常喜歡上美術課,上課時也非常認真,作業也都能按時上交。三年級開始,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學生上課不帶畫具,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到了高年級,還能對美術保持這份興趣的,就只有幾個所謂的“特長生”了。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各方面都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直接體現出的是學生的學習知識種類更加繁多,容量不斷擴充,這就造成了現在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大增加。使得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變成了一項可有可無的勞動,布置回家的美術作業是在完成其它各門主科作業的前提下才會考慮的,更不要說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
二、美術教學游戲與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聯系
快樂學習的提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如果可以選擇,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相信每人都會選擇快樂。在美術課堂中盡可能多的讓學生獲得愉快和得到肯定的體驗。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夠在美術學習中獲得愉快和得到肯定的體驗,而且一旦獲得以后他就會希望重復這種體驗,期盼下一次的美術學習活動。可是學生并沒有這樣的基礎,因為在低段的教材中對于技能的掌握要求是很低的,不光與中高段教材之間存在斷檔,就連學生本身所想表現的都相去甚遠,學生獲得的肯定也就少了。所以學生到了中高段對于美術學習興趣的喪失并非是個偶然的現象。這些情況的存在促使美術教師去尋求更好的教學方式,如何在教學中滲透技能的練習,使學生保持持久的美術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獲得較多的知識與技能。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中,教學游戲化是其中的一條非常有效途徑,也是減輕負擔、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符合小學生的生理發展及心理發展的規律,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仍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時間長了課堂紀律就難以維持,教學效率也不會高。游戲教學順應了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為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保證。
2.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精神
寓教于樂是使學生美術學習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寓教于樂”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育、教化,一是快樂、愉悅。兩者之間是表里包容關系。教學方式游戲化正是通過游戲的形式使這一變式成立的。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精神放松,課堂氣氛活躍,在愉快中得到知識、學到技能、鞏固知識、熟練技能。
3.可以緩解學生在技能練習時產生的厭煩情緒
技能練習的過程是枯燥乏味的,特別是在練習的的中后段是最難堅持的。在這個階段,適當的穿插一些趣味小游戲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符合美術課程本身的內容安排
美術課程內容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游戲內容,教材的編排也體現了這一點,許多課(尤其是低年級的課)的本身就是一個小游戲。讓學生在看一看、學一學、畫一畫、玩一玩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與技能。
三、技能練習在游戲中的滲透
掌握一定的技能對于低段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保持尤為重要。兒童美術教育可分為三個時期:“主觀表現期”、“視覺寫實期”和“理性期”。所以我主張技能練習可以在低段的時候就滲透到教學之中,我們要未雨綢繆而不是亡羊補牢。從低段開始滲透練習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但是同時也要特別注意聯系的內容和聯系的強度,不能讓學生覺得太難,也不能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所以我們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之中穿插一些小游戲。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游戲的設計要以教學目的為總目標。緊扣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最大范圍的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所以我會讓學生自己先學著我的來畫一畫,學生畫了之后就會有疑問,為什么自己畫的和老師畫的有這么大的差距?于是我就順勢指出是因為他們的基本形的形狀畫的不夠準確以及大小沒有控制好,還需要多加練習才行,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由被動變為主動的開始練習畫基本形了,這樣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會高些。
四、結語
興趣是推動兒童學習的主要動力,但同時兒童的主動學習也是缺乏的,作為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該始終貫徹在美術教學活動之中的。美術教師不光要能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更要讓讓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所以我們應該提前考慮學生在各個年齡階段的思維的發展以及表現方式變化的銜接,在教學中適當的用游戲進行激發,提前開始滲透一些基本表現技能的練習。一句話,我們該未雨綢繆而非亡羊補牢。
參考文獻:
[1]《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 楊景芝著,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美術教學與審美創造力開發》, 王建軍著,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3]《兒童心理學》, 朱智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學》, 張春興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
[5]《從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思考中小學美術教學 》, 陳滋愛 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