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群
摘要:問題情境教學法,是一種以如何引導教師通過其創設問題的方式問題作為其教學出發點,以一種引導教育學生獨立參考思維方式來進行解決教學問題,進而最終可以達到學生熟練掌握新教學知識的一種教育教學目的的教學法。這一新型課程課堂教學方法的基本技術特點具有高度開放性,充分適合現在正在大力推動和積極實施的一種旨在著力促進學校課堂教學提高效率,培養廣大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究教學能力的新型課堂教學方法變革。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性情境;課堂教學
1.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涵義
問題教學顧名思義,是指問題與情境創設的整合,是指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解決問題。它的主要過程是先創設情境,以歸納的方式對情境提出質疑或懷疑,然后提出相應的問題,再通過合作和溝通,對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強調創設情境的情感,解決前面的問題,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創設情境和創設問題是問題情境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深入探索創設情境的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將其與自己的知識相結合,使學生沉浸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積極研究教師創設的問題。它更多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體驗創造數學行為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
2.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實施原則
教學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從提出問題開始,最后解決問題。雖然問題情境教學看似始于情境的創設,但事實上,也有一些問題需要在教師心中提出。只有借助創造的情境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創設情境是將要提出的問題分散開來,引導學生發現困難,從而“產生”問題,然后通過情境體驗、交流來探索和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解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經驗非常重要。因此,數學課堂問題情境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實際應用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實施問題情境教學,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2.1遵循教學目標的原則
問題情境教學的應用方式在我國中小學數學的教育課堂中是為了培養和提高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各種數學問題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想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必須要抓準教學目標,即這樣的一節課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教會學生知道哪些數學基礎知識,需要從哪些問題入手,只有以教學目標為內容和核心來對其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這樣才能準確地讓教師幫助學生主動發現其在實際解決這些問題時掌握了這些知識。
2.2遵循揭示數學知識本質的原則
小學的數學知識情境是一種能夠使我們貫穿于人類終身一生的知識,是我們掌握數學這門基礎性學科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們掌握數學這門基礎性學科的核心和靈魂,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創設一個問題性的情境應當既要充分結合我們中國小學生年齡階段的思維特點,也要充分結合我們所學數學知識的特征,幫助他們通過對數學問題的情境進行研究發現、研究理解和掌握所學數學的本質,。
3.具體應用措施
3.1合理運用情境問題串,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對于每一節知識點的學習,教材都是精心設計了各種情境和問題串的呈現形式,將我們的思考、共享與提高體現在其中,、自然而然的為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過程及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的教育過程提供了基礎的環境及主要脈絡。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做到充分發揮本課的特點,圍繞具體的情境從許多個層次上來設計出問題或是圍繞其核心內容來設計出問題的線條布置,以從不同的視角來促進對學生的認識。把學生的邏輯思維由淺入深,從而充分激發了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愿景和欲望,提高了數學課堂上的積極性。
3.2進入情境,撥動學生心弦
在建設小學數學學科課堂的整體教學中,老師們首先應該想要做到的是充分發揮"情境串"的重要教學功能,引導學生真正走融入感受到老師所努力創造的教學情境之中,使這些本來屬于小學生自己內心的那琴弦能夠真正地去感受到它的撥動,以利于培養和推動實現小學生對于數學的整體學習綜合能力的教學技術水平的提升。
3.3深入情境,引導學生行動
教師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研討會時,應當深刻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心理特征,以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狀態為中心來開展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引導每一個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課堂教學的情境,掌握所需要的數學課堂教學。在小學生的身體里,充滿了一種表現性的欲望,希求老師和家長都能充分地認可自己,使自身也能夠真正地成為一種學習的實踐者。故此,教師們就應當根據每一個學生的需要與其學習特征,給予每一個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學生們都能夠積極地接觸到新鮮的事物與教學內容,從而調動和激發每一個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們都能夠利用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主動地去學習所需要的教學內容。
3.4結合情境,引導學生探究
在我國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們應該充分地結合小學生的情境,引導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進行積極的探究,激發了小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潛能,以及他們的求知愿望,以增加了小學生的實際探究能力,彰顯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更為深層次的內涵。對此,教師要緊緊地圍繞著小學的教材內容,對其中的內容給予良好的梳理,將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加以提煉和突破,對這些數學問題的思路進行設計,讓小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整個過程中,都能夠獲得對這些數學知識的良性認識。同時,教師還應該充分地結合于小學生的情境,使得小學生在和數學的課堂中能夠產生一種共鳴。
結語
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充分運用問題情境有助于增強和提高小學生在數學教育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使小學生能夠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改善課程的學習效率,改進數學課程。此外,教師還要不斷地探索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利用問題情景深化對問題情境的綜合運用,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數學學習環境,使小學生能夠在課堂數學的實踐中感受到愉悅和安慰,從而促進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借助媒體教學,啟發學生心智[A].王春慶.2015年9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
[2]聯系生活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A].黃瑞貞.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三)[C].2005
[3]情景教學讓學生學得更快樂[A].何文玲.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
[4]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初探[A].莫延蓉.2017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