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夢影
摘要:近年來,職業教育受到了廣泛關注,隨著素質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普及,職教改革也逐漸深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當前職業教育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提供了重要的評價改革方向,不僅有效扭轉了不科學的評價導向,而且提升了教育治理的能力與水平,為現代教育的加速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內生動力。本文立足于中職體育課堂教學,針對課堂評價的提升策略展開探索,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中職;體育;課堂評價;提升策略
中職院校注重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學生的體能訓練,因此不少學生將體育課程當做輔修課,體育課程不被重視。然而任何工作和事業的開展必須以強健的體質為支撐,采取一定措施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和評價能夠促進學生更快地進步。
一、重視教師評價,推進教師能力發展
評價改革的落實首先要從對教師的評價入手,中職學校在體育教師績效考核中,至少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要考察教師的教學實績。認真履行教學職責是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對于體育教師而言,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體育技能,更要做到讓學生建立終身體育觀念,以此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促進身體素質提升。第二,要考察體育教師的德行品質,確保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能夠成為學生的榜樣與學習目標。第三,還要考察教師的學術教研水平。體育教師除了要具備杰出的教學水平之外,還要積極開展學術研究與教研活動,一方面可以針對體育項目、體育技能、體育教學等方面展開課題研究,并以此為學生開發體育活動;另一方面則可以針對體育教學問題展開教研活動,推動教學理論、方法等方面的改進與優化。
二、完善學生評價,促進教學改革
首先,對于學生而言,課堂評價改革要以學業標準為基礎,而學業標準并非單指成績,而是包括學習能力、課堂紀律、德行品質、文化素養等各方面。而在體育學科中,還應包括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只有學生達成相應的體育素養與學習品質,才能達到學業標準。其次,在對學生的評價落實進程中,則要建立更為細節化、系統化的過程性評價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要從課堂教學時入手,針對學生的出勤、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小組合作中的表現、交際溝通能力等方面展開評價,教師可以建立學生評價記錄單或利用網絡評價平臺,在每節課后進行評價總結。最后,則要對學生的體測成績進行考核,充分發揮終結性評價的作用。
三、轉變教師思想,優化評價觀念
面對新的教育改革形勢,主要對中職教體育教師的評價觀念進行優化。一方面要加強評價反饋的及時性,在學生提出相應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給出答復反饋,充分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另一方面則要提高反饋的激勵效果,給予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以鼓勵性評價,激發他們愿意參與的動力,由此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深化教學價值。與此同時,體育教師在學生評價中也要積極轉變思想與觀念,其一要延續上述過程性評價的同時,突出重點評價,即通過不同的權重設置與安排,優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側重與需求,讓學生在成長時有方向有重心有把握;其二則要突出核心素養的評價,結合體育學科素養,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方面綜合評判。
四、注重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效益的發揮
注重中職體育課堂課堂教學評價效益的全面發揮,就是要求為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機制效益的發揮創造良好的契機。具體來講,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改變中職體育學科邊緣化的格局,提升體育課堂的學科地位,尊重體育學科教師的權利,為其開展實際的教學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使得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際的課堂教學評價改革過程中去;其二,積極學習和了解新執行的中職體育課程課堂評價標準和規范,以此為依據,對于當前中職課程課堂內容、課堂教學方式、課堂評價行為進行對照,由此實現教師的自我反思,保證自身的教學行為可以潛移默化地進行轉變和調整;其三,積極向學生講解全新的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規范,對于學生的日常體育教學行為進行重新的界定,并且由此幫助學生制定更加詳細的體育教育行為規范,保證學生能夠切實地依照對應的教學評價規范來開展體育鍛煉,以引導體育教育教學行為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必須全面落實教學改革,既要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升級,又要對學生的評價實施拓展,由此克服唯成績的陳舊評價觀,真正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保障中職學生的體育學習成效,促進終身體育理念落實。
參考文獻:
[1]劉來華.基于大數據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分析[J].電子技術,2020,49(11):60-61.
[2]賈婷.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進行體育教學評價[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4(11):62.
[3]李靜蘭.試論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新視野[J].課程教育研究,2016,4(0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