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榮鳳
摘要:《三十六計》是我國著名的兵書,素有兵法謀略奇書之稱。它不僅廣泛應用于軍事,還適用于政治、經濟、教育等。在班級管理中,巧妙地運用《三十六計》中的“調虎離山”、“ 圍魏救趙”、“欲擒故縱”、“敲山震虎”、“擒賊擒王”等策略,能夠有效地提升班級管理成效,做到事半功倍。
關鍵詞:《三十六計》 班級管理
前言:管理一個班級,就像統領一支軍隊,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可以巧用我國著名的兵書《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里面的策略很多都體現了“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理念。如果用武力或者強制的手段來達到目的,此乃下策。這樣只是暫時解決問題,但并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過分強求換來的將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結局。而從心理上瓦解敵人,通過兵不血刃的手段使對手永遠心悅誠服地臣服于自己,那才是上上之策。這樣的作戰策略非常適用于班級管理。青少年學生叛逆心強,逆反心理嚴重,班級管理中教師若是一味地采用強攻的辦法,學生口服心不服,甚至還會故意唱反調,這不利于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與健康發展。
一、調虎離山之計
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學習不積極、行為懶散又喜歡講話搞小動作的學生。這些自制能力較差的“不法分子”若是集中在一起就會“虎虎生威”,會攪得班級烏煙瘴氣。這將嚴重擾亂班級紀律,不利于班級管理。為了更好地維護班級紀律,形成良好的班風,班主任應該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座位。記得我今年帶的三年級,當時不了解情況,把俊思、鑫宇、逸辰的座位扎堆在一起。結果這三個同學課上課下總有說不完的話,有時甚至嗨到高談闊論,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我發現問題后,就把成績不太好的鑫宇放在第一組第一張桌,而俊思就放在第四組第一張桌,以便更好地監督和輔導。成績較好的逸辰則被我放到了第三組第四張桌。為了更好地監督和幫助他們,我在他們的前后左右都安排了成績優秀或是紀律良好的同學,從根源上杜絕了他們繼續作威作福,畢竟獨木難成林。
二、圍魏救趙之計
圍魏救趙之計,我比較常用在嚴重偏科的學生身上。記得去年我帶的五年級當中的悅航和正琪,他們倆頭腦靈活,理解能力強,數學成績良好;但為人懶散,不愿讀書、背書,語文、英語成績低下。科任老師經常批評指導,但收效甚微。我了解到情況后,利用自己教數學的優勢,多次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談心,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竭盡全力學好數學。對于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我都及時表揚,結果激發了他們的自信心,他們學數學的勁頭更大了。在學校舉行的數學計算比賽和基礎知識競賽中,兩人都名列前茅,榜上有名。這可高興壞了兩人,也更愿意聽老師的話了。我借機夸獎他們真聰明,連那么難的數學都能學好,肯定也能學好語文和英語的。“老師期待你們能夠站在期末總分前五名的領獎臺上”。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他們,兩人開始積極學語文和英語。有時還會拿著英語習題答案來問我對不對。我大肆表揚他們認真思考的態度,兩人對學習語文和英語投入了較大的心血。雖然最后他們并沒有登上“期末總分前五名”的領獎臺,但一個獲得了語文單科進步獎,一個獲得了英語單科進步獎,也是可喜可賀了。
三、欲擒故縱之計
“欲擒故縱”指的是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比喻為了達到進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這也是我在班級管理中經常會用到的策略。青少年的天性愛玩愛鬧,但他們的自制力較弱,有時難免會玩鬧過火,這時如果強勢責罵、一味壓制,可能會適得其反。這種情況,就得使用欲擒故縱之計了。
記得前段時間,我們班上比較調皮的鑫宇和俊思發現一種新玩法,就是用橡皮筋做成“皮射箭”,卷著粉筆頭來射。開始的時候只是對著天空射,同學們看著挺好玩的,一大半同學都來玩。后來發展到對著同學來射,有的女同學被射哭了,投訴到我跟前。當時我火冒三丈,氣沖沖地到教室把肇事者帶到辦公室。肇事同學可能也被嚇到了,耷拉著腦袋說不是故意的,只是想比一比誰射的更遠而已。我看到這個樣子,火氣消退了一大半,提點了他幾句注意事項后就讓他回去了。我坐在辦公室里想了好久,深深地明白要讓學生都不再玩這個危險的游戲,主要還是要讓學生明白游戲本身的危害。于是,我在上課之前跟學生通報了一個“好消息”――“我們班將于下周三隊活動課進行‘射擊’比賽,射得最遠的同學有獎。為了不向同學透露自己的能力,本日起,同學們不可以在學校訓練。請同學們回家在自己的房間內訓練,同時注意安全”。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反應熱烈,個個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好不容易盼到周三的隊活動,這場別開生面的比賽終于開始了。我在講臺上擺了幾個空紙盒,然后在講臺正前方畫了五條遠近不同的比賽線,由同學們自主開始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有不少同學把紙盒射翻了,甚至有同學把紙盒射爛了。同學們見此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豎起大拇指贊嘆“真厲害”。賽事評出三個射得最遠的同學,每人獎了一支筆。比賽的最后,我和同學們總結了比賽的情況,肯定了積極訓練的同學,同時特別表揚幾個把紙盒射翻、射爛的同學,與同學們一起感嘆射擊力量的強大。此時,我把話鋒一轉,提出問題“如果這么強大的力量不是射在紙盒上,而是射到人的眼睛上,會怎么樣?”濃烈的賽后氛圍使得同學們紛紛各抒己見:“眼睛會很痛”“眼睛會出血”“眼睛會瞎”……各種各樣的答案被我寫在黑板上,望著黑板上條條框框嚴重的后果,同學們驚呆了。我趁熱打鐵,說:“同學們,你們以后還會隨便玩這樣危險的射擊游戲嗎?”同學們紛紛擺手,“不玩了”“再也不玩了”“要是弄瞎別人的眼睛是要賠的”。到此,這次射擊比賽活動真正走到尾聲。我同時引導學生明白不光不可隨便玩射擊游戲,也不可以隨便玩石頭、棍子等容易傷害別人的東西。經此一戰,班上再無學生玩“皮射箭”了,此事完美落幕。
四、敲山震虎、擒賊擒王
還記得在我剛擔任班主任之際,接到一個班風問題“嚴重”的班級。班上有個“霸王龍”,在他的手下有老二、老三、老四,四人稱兄道弟,美其名曰“F4”。他們幾人無事喜歡踢踢同學的桌椅,又或者是無端給別人一拳,同學們怨聲載道。作為新手班主任的我,當時也是束手無策。后來請教了幾個有經驗的前輩,想到“擒賊擒王”的辦法。考慮到“王者”“霸王龍”天不怕、地不怕、老子也不怕的特點,想要一舉擒王也實屬不易,后來就想到了先“敲山震虎”,再“擒賊擒王”的連環計。
我了解到“F4”當中的老四,原本是個品行端正的學生,之所以加入“霸王龍”的“錦衣衛”之列,主要是貪玩。老四的家長對學校的教育也是非常支持配合的。所以,在他們又一次組團欺負同學的時候,我把受害人的家長和老四的家長一起叫來學校,三方配合一起教育“F4”團隊。為了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我提前與老四的家長約定讓他把老四帶回家中“面壁思過”,如果沒有改好,不可以到校。剛開始“霸王龍”還不以為然,沒想到第二天老四真的沒來,他們才明白老師是動真格的,心中隱隱有怯意。這招“敲山震虎”效果立現。這時,我再把“霸王龍”請到校長室,由校長、主任、班主任一起對他進行思想教育及行為引導,使他明白不遵紀守法、再任意欺負同學,學校就會讓他家長把他接回去“回爐再造”。通過這個方法,在“霸王龍”的心理撒下一顆要聽話、要守紀的種子。在接來的日子里,我與“霸王龍”做朋友,通過講故事、講理想等多種方法對其進行思想、行為指導,引導他向正、向善。同時,在“霸王龍”的帶領下,他的“F4”成員也逐漸改變欺負同學的做法,班風日漸清朗。
結束語: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面對的學生千奇百態、個性十足,《三十六計》里 “攻心為上”的理念,對我們班級管理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我們應該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善于借鑒古人的智慧,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班級管理也是一樣,“不管白貓黑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只要能夠形成一個文明、活潑、健康向上的班集體,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強烈的競爭意識、活躍的探究思維,學生們積極樂觀、好學樂學、遵紀守法,那就是有效的班級管理手段。
參考文獻:
[1]李淑汀.《三十六計》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師道.教研,2014(004):186-186.
[2]孔建芳.班級管理的三十六計[J].青年教師,2010(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