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蓮
摘要:地理課堂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巧妙設疑和作答,理論聯系實際,增加課堂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大課堂容量、做好歸納總結、知識再現和復習鞏固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愛國情懷,為祖國培養大量優秀人才。
關鍵詞:教學改革主體 主導 教學質量
現行地理課教學大綱要求是:重基礎、重思維、重綜合、重能力,多鼓勵、求提高、求創新。按照高考趨向來看,今后單一知識點的試題幾乎找不到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向教學改革要效率,向課堂45分鐘要成績。
一、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教師要變知識的傳授者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研究者,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思維的空間。教學過程要設計出學生的學習活動:首先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其次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怎樣做;再次讓學生展開討論時應怎樣深人理解課本知識;最后如何讓學生理論與實踐,學以致用。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的過程,使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細節。在教學環節設置上,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讓學生去讀、去悟。讓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課前自己去查找、閱讀相關資料,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把自己所學、所得充分地交流出來。在學生討論產生分歧時,教師不要急于直接給出答案,而要善于把討論引向深入,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真情實感,以使他們享受到自學成功的快樂,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一是體現“新知識的生成過程”,不能只給學生結論,而應當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實踐、歸納,去發現知識的生成過程。二是知曉“知識不能一次存入”,要不斷設計新情境,使知識有序再現。三是理解“更正的知識不可能一次實現”。四是傳授知識“要留給學生一個思維空間”,地理教材中的每個問題教師都要設計情境,讓學生得出結果。五是“每節課開始前應有復習,結束前應有小結”。復習不僅注重舊知識的鞏固,還對本節新內容起著突破作用;小結要注重培養學生歸納、綜合的能力。六是理解“學生出現的錯誤的原因”,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掌握規律。
二、巧妙設置“疑問”
平淡無奇的地理課堂教學使學生感到乏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置疑問,讓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產生沖突,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創造出主動參與的氛圍,形成教與學的合力,使教學質量大大提高。
學生頭腦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師必須營造一個有利于創新思維發展的環境,整體把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注重各學科之間的系統聯系,教會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點火者,學會啟發學生、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在現代化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也許學生現在學到的知識到大學畢業時候已經過時了。因此學生在學校里所感受到的、經歷到的氣氛,掌握的知識理念,在社會實踐中學到和體驗到的經驗和總結,才是會讓他們終身受益的東西。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怎么思考問題,怎樣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將來才能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三、改革教學手段,提高45分鐘教學質量
傳統的地理課教學手段是一塊黑板一根粉筆,然而板面有限,往往不夠用,常常是寫了擦,擦了寫,學生看不到完整的板書。系統的知識現代化教學手段則把圖、文、聲、像與板書有機結合起來,提供了充分的板面。教師把上課時要講的內容精心設計成動或靜的投影片或課件,搬到映幕上,使課堂分析、講解生動活潑起來;把語言、文字的描繪,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喚起學生的想象,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主動接受所學的知識,這對發展學生的思維獨立性起到良好的作用。一節課結束時,利用多媒體將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內容像過電影似的快速展現一次。一邊有重點、有次序地演示,一邊歸納總結,有文字圖片映出,最后得出結論。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而且特別是在單元復習和階段復習中,更能發揮它的獨特功效。
具體到每一節地理課的教改是以“預習—提問、講解—精講—討論—評價”為課堂教學流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爭論、有發現、有創新。據此,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新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而且學生把在課堂上的所學所得充分地交流出來了;不僅使他們享受”到一種自學成功的快樂,保護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積極性,而且使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到課堂的每一個細節,培養了學生的動口、動手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知識運用、潛移默化等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唐穗屏.以創新精神堅持教學改革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2(12-3).
黃春水.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報(J).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