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曲卓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與實施,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成為目前教育首要任務與目標。創新是時代進步與發展的動力源泉,同時也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根本。初中生作為國家新一代接班人,創新能力是必備素養之一。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創造性發展與進步,為日后學習與工作奠定基礎保障。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能力;策略
新時期的初中生是祖國的希望,肩負著創建祖國的希望與任務,他們做事大膽、思想活躍,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新課改背景下,物理作為初中階段重要學科,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與創造性,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學科,教師要以學生自身情況為出發點,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不僅是教師重點思考的方向,同時也是每位教育者應該肩負的責任。
一、營造趣味性教學情境,加強學生創新意識
所謂創新意識主要指人們追求創新形式,堅持以創新為榮的理念與信仰。只有學生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才會涌現出創新熱情與動力,發揮出創新的潛能與火花。興趣作為一切學習的源泉與動力,在興趣驅使下學生會專注于一件事情,通過不斷努力與探索,取得顯著的效果。物理現象千變萬化,并與實際生活現象具有一定的聯系,生活中涌現出大量物理案例,通過實驗驗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際生活案例為學生創造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渲染學生氣氛與情緒變化,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平面鏡成像”教學時,平面鏡屬于生活中常見事物,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聯想,首先會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牛撞碎鏡子的情境,此時學生都想知道牛為什么會撞到鏡子上,學生開始在思考與分析,思維的火花被點燃,教師讓學生以發現者與探索者的身份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在教師積極引導下,實現思維的創新發展與發散。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積極性與求知欲被調動起來,全身心投入學習中,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與特征。
二、營造問題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創新不僅局限在智力方面,還要以創新情懷作為行動力,鼓勵學生勇敢創新,培養學生不怕失敗與挫折的毅力,通過教學方法的聯合并用,實現創新精神的培養與提升。物理教師要選擇恰當時機設置疑惑,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參與到問題的討論與研究中,促使學生思維的跳躍發展,實現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學生主動歸納與總結,提出一系列問題,然后學會解決問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并給予支持與鼓勵,給予公正的評價,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良好發展。與此同時,教師在初中物理實踐教學中,要設計具有探索性與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思索與研究提供充足時間,體現出創新教育的最大價值與作用。
例如,在“動能與勢能”教學時,教師會根據本節課學習內容設計以下問題:李靜(體重60千克)和王剛(體重50千克)背著相同的書包站在三樓教室地板上,請問他們兩個具有的重力勢能大小一樣嗎?如果不一樣,那請問通過怎樣的方式可以實現重力勢能大小相同。此時同學們相互交流與研究,有的讓李靜去二樓,有的讓王剛站在凳子上,隨著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不僅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再比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這節課內容時,其中涉及慣性方面知識,可以設計以下教學方案,為實現教學目標提供參考依據?!耙话憬煌ㄊ鹿实某霈F與慣性聯系非常大,公路交通管理部門每年需要處理多起類似案件,無法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那怎樣做才可以減少這些事故呢?同學們結合身邊現象說出自己的想法?!蔽锢斫處熞膭顚W生總結與積累前人經驗,有利于思維能力的擴散與鍛煉。
三、營造實踐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初中物理教師要準確抓住教材內容,滿足學生認知需求,提升學生認知能力,注重科學教學方法的傳授與講解,要注重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在對知識科學探究過程中,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實驗的探究與思考中,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實現創造靈感的激發與調動。
還是拿“平面鏡成像”作為案例展開教學,教師利用實驗模擬的方式,突出教學重點內容,鼓勵學生分析實驗現象與結果,讓學生動手操作,進行實驗驗證。教師可以拿蠟燭與玻璃板來做驗證實驗,通過觀察蠟燭成像情況,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最終得出平面鏡成像虛像、對稱、等大以及正立的特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可通過多種渠道來完成教師作為教學主導地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擴展與鍛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借助趣味性教學情境的創建與實施,讓學生融入物理課堂教學中,突出問題教學情境以及實踐教學情境的優勢與特點,讓學生在興趣驅使下進行思考與研究,創新思維得到鍛煉與提升,敢于提出疑問,促進學生創新精神與意識的培養,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小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散文百家,2021(3):240.
[2]蓋超星.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究[J].中外交流,2021,2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