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平
摘要: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在中職思政教育教學中如何貫徹落實這一任務,是現在中職院校教育事業發展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話題。中職學生正處于思想快速發生的階段,是培養正確道德品質的黃金時期,需要給予更多關注和引導。但是目前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不佳,與我國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中職思政教師應深入了解立德樹人的教育標準,以此來創新中職思想政治的教學方法,保證中職思政教學育人的方面得到充分的發揮。本文分析了中職思政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中職思政教學改革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立德樹人;中職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策略,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提高中職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目前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思政教學的文獻的數量有限,許多中職院校在中政教學方面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缺少創新,這就導致了思想政治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基于此,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思政教學模式和內容需要不斷深入研究,豐富研究成果,進而為提升中職思政教學水平帶來正確的輔導,從而更好地發揮這一門課的“育人”的功能。
一、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立德樹人的視域下,中等職業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學已經有了明確的教學任務,但在實際開展思政教學時,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方式均與現在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等都很難貼近,甚至有時會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例如,重視課堂教學氣氛的調動,卻忽視了思政知識的傳授;或者一味重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目標的實現等,進而導致中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佳。
二、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中職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一)結合時事熱點,理論實踐相結合
中職思想政治教師應善于抓住時事熱點,將最新的新聞報道加入到課堂教學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幫助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課程教學內容應與時俱進,不可循規蹈矩、一成不變。社會的現實生活千變萬化,中職思政教師應善于抓住最新的時政熱點。例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中職思政教師把握住這一時政熱點,讓學生穿越回當時的年代,感受偉大的建黨精神,將這個內容與中國發展精神結合起來就是最大的一個時事亮點,這種融合比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更加容易提高教學效果,拉近學生與國家發展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引發學生的愛黨、愛國精神。
(二)運用網絡技術,拓寬思政教育領域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傳播,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學生群體,網絡平臺也是中職思政教師的主要戰場之一。將中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點放到網絡平臺上,規范中職生的網絡行為,是新時代背景下學校和家長所重要教育的重點。第一,規范中職生的網絡行為,開展網絡法制的教育,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由于網絡世界缺乏真實性,中職生若受到網絡中不正當思想的影響,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中職教師應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規范學生互聯網的使用。第二,加強學校網絡的監控。科學運用網絡技術和法律手段從源頭上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園里的傳播,凈化校園網絡的環境。建設一個良好的校園網絡平臺,時刻關注學生的互聯網使用,完善監控程序,防止不良信息的傳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政治觀念,拓寬中職思政教育的領域。
(三)體現以人為本,提高學生思政素養
中職院校的開設之本旨在培養符合社會要求、人才市場需求的綜合型人才。因此,中職思想政治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打造高效的中職思政課堂。例如,中職院校在開展道德素養教育時,中職思政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變化和學習的態度,根據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給予他們正向的心理輔導,科學合理地制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比如,還有很多中職生普遍存在著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始終低人一等,逐漸放棄學習,一旦將這種心理帶入工作中,便會妄自菲薄,不利于自身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提高。面對這種情況,中職思政教師積極與專業的心理醫生探討,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進而具備科學調節心理問題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此外,教師面對那些剛剛進入中職院校學習的學生,應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為之后的在校學習生活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具備一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基礎后,教師應重視專業知識深入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
三、結語
總而言之,立德樹人視域下,中職院校應改革思政教育的課程教學,結合思政教育的標準科學制定教學計劃,促進中職生的可持續發展。中職院校教育旨在培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的職業性人才,基于此,深入探究中職院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從而培養出現代化高素質的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甘麒燕,郭曼.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開展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20(03):164-165.
[2]于一群.新時代立德樹人視角下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難題與對策[J].高教學刊,2020(2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