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們在生活中,能更多的觸及到公證這兩個字眼,公證也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手段。公證在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這個行業中,依舊存在著某些問題,在此行業中存在著部分心懷不軌之輩,致使公證的權威性越來越差。公證在人民群眾的眼中的地位面臨著挑戰。公正行業中的主要業務就是繼承權公證,同時這項業務也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其風險的來源主要是繼承們的謊言和做假。面對這一社會現狀,需要相關部門或者相關行業的領導人,其實做出合理應對措施,解決相關難題。
關鍵詞:繼承權;公證工作;方法措施
引言: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中國的人口基數逐漸增大,人民的生活越來越需要法律的維護,需要法律的介入,法律可以幫助人民群眾取得他們應有的權利。而公證是法律行業中最有效的手段,其中的繼承權公證工作存在某些問題,需要針對性問題,加以解決。
一、繼承公證權工作中的某些困難
(一)親屬關系難以證實
社會經濟增長的同時,社會人員的固定性逐漸瓦解,為了適應求巨大的經濟利益,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某些人也會到外地工作,某些人民會選擇自由的職業,沒有固定的工作崗位,這也導致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難以進行,無法切實根據繼承人的情況進行安排;由于社會人員的松散性較強,流動性較強,當他們搬出原居住地的時候,很有可能不被當地的居委會得知,畢竟新世紀的交通是便捷的,居民的移動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工作人員或者單位對繼承人的身份進行證實的時候,對繼承人的具體情況沒有一個基本了解,帶領繼承人進行一系列的正式工作,既浪費了時間,又給繼承人帶來了不好的感受。甚至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某個社會人員說明自己是某個囑托人的親屬,但是由于相關部門的工作過于繁瑣,歷經幾個月的時間,手續才得以辦成繼承人的身份,才得以被落實。除此以外,國內的登記制度以及相關制度存在不足,中國的戶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繼承權工作工作的開展。與之相比,國外的制度就較為健全,對人民群眾的記錄較為詳細,較為全面。
(二)社會的婚姻、親子關系復雜
在如今的社會中,離婚和再婚已經是常見的事情,老年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伴侶,可能會與其他的人結成新的家庭,可能會孕育新的子女。從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某些繼承人會對家庭成員的狀況進行隱瞞,不會及時相告,可能囑托人的子女并非一個,可能有其它的兒女。此外,受社會習氣、社會風氣的影響,人們對婚姻的概念越來越淡薄,對婚姻的忠誠度越來越低,與婚外其他人員進行結合,孕育孩子的事情屢見不鮮。這樣的社會現狀也給繼承權公證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難以相信的公證人語言
如今的社會是快節奏的,如今的社會更充滿著物質的氣息,金錢的氣息,人與人的交往不再那么單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參雜著許許多多的東西,當工作人員對繼承人進行取證的時候,繼承人的語言可能存在誤差,可能不太真實。與傳統的社會關系相比,現今的社會關系是復雜的,更是微妙的,人民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人們更加注重自我,而對其他人家的事情并不感興趣,這也導致工作人員對于囑托人、相關人的取證存在不真實性,甚至相關人根本就不了解囑托人的生活情況,不了解囑托人的家庭狀況。
二、加強繼承權公證工作的相關措施
(一)利用多種渠道,準確核實
繼承人身份的證實,繼承人身份的確定,需要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手段進行考察。明確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的關系,而多種手段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出發。第一方面可以詢問被繼承人,詢問被繼承人是否承認繼承人的身份,可以調查被繼承人在死亡以前是否留下財產安排的書面表達或者其他憑證。在考察的過程中應當用錄音筆或者其他手段,將繼承人或者相關人員的語言記錄下來,進行下一步的考證。當繼承人來到相關部門辦理相關業務的時候,工作人員應當要求繼承人拿出自己的出生證明或者其他證明自己身份的文件。明確繼承人的身份。第三方面就是可以到相關的單位進行查詢,證實被繼承人的財產狀況,根據被繼承人的狀況安排下一步的工作。第四方面可以通過電話或者手機通信軟件等,向有關部門或者有關單位進行考察,證實被繼承人和繼承人之間的關系。
(二)核實證據
根據繼承人所提供的證據進行二次考察,在考察的過程中應當著重注意,繼承人在第1次來到相關部門,被記錄下的語言是否存在含糊不清的狀況,是否存在磕磕絆絆的狀況,這樣的語言大多是不真實的,可能存在其他的情況。工作人員還應當到相關部門取得具體證據,證據地傳達可以利用的電話,也可以利用傳真。而這種傳達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部門和部門之間互相配合展開合作,共同完成相關工作,盡快查驗繼承人的身份,將繼承人的財產進行公證。相關部門當繼承人來到公證處的時候,要求繼承財產,可以讓繼承人發表聲明,保證自己用的材料是真實的,保證自己所說的語言是準確的。工作人員應當為繼承人,根據相關的法律告訴繼承人,如果自己的語言存在不真實性,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繼承人的某些行為是違反法律的。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當著重注意被繼承人的意愿,被繼承人是否留下相關文件,繼承人提供的證據是否屬實,是否符合法律規范,是否能讓相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
(三)審查
繼承公證工作的開展,需要添加審查的環節,并且利用多種手段,從不同的角度和從此進行審查,要核實繼承人和被繼承人之間的關系,要確定繼承人的身份是正當的。
結束語:
繼承權公證工作的開展,在新時代中存在的某些問題,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需要相關部門和相關單位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相應問題,在各個環節著重注意,在各個環節著重關注,要將每個環節的工作開展好,切實保證繼承人和被繼承人之間的親屬關系。
參考文獻:
[1]潘紹華.我國非訴訟繼承法律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兼論繼承權公證[J].中國公證,2011(05):45-49.
[2]王秋良,黃群,薛凡,孫曉冬,張斐,汪國標,楊穎,方遴,劉金媯,徐明敏.公民繼承權實現的兩種途徑——繼承權公證與繼承權訴訟實證比較調研報告[J].中國司法,2011(07):59-69.
[3]閆巍.試論繼承公證中的調查取證難點及措施[J].法制與社會,2019(02):100-101.
作者簡介:姚孟杰(1990年1月3日),女,漢,江蘇徐州,公證員,本科,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