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
摘要:消防監督管理制度是工作開展的準則和依據,也是消防監督管理成效的決定性因素?,F階段我國處于社會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火災隱患增多,消防監督管理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制度的完善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消防監督的特點,分析了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制度的可靠路徑。
關鍵詞: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特點;完善路徑
消防監督管理就是依照國家出臺的法律法規,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的消防管理活動進行監管的行為,目的是消滅火災隱患,提高社會企業防范及應對火災的能力。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對進一步強化監管力度,增強工作規范性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消防監督管理的特點
(一)權利性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是利用已有的權利對另外一種權利進行制約的活動,這是監督管理最基本的特征。監督的基礎就是權利,缺少權利只能起到建設性作用,沒有強制約束的能力。
(二)限制性
監督管理權利并不是毫無限制的對被管理者進行約束,任何一項權利都有權限的界定,如果超出這個限制,那么就會出現濫用職權的行為,是需要杜絕的。因此,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具有限制性的特點,作為監督者,同樣也是被監督者,這一點在消防監督管理制度中需要充分體現出來。
(三)平等性
消防監督管理者與被監管者之間處于平等地位,監督者對被監督者并沒有控制權和支配權,兩方之間也不存在任何的依附關系,因此在制度中,需要充分體現出二者的平等性,在開展工作時體現出公平性。
(四)強制性
消防監督管理是依照國家法律法規開展的強制性工作,無論被監督者是否自愿,都需要接受監管,并且按照要求完成消防建設、整改等工作,否則需要接受處罰。強制性的特征是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效果的一大保障。
(五)獨立性
所謂獨立性是指消防監督工作是獨立開展的,監督管理機構享有權利的行使能力,并且不受其他任何機關、團體的干預,其只對被監管者負責[1]。
二、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新型火災隱患增加
如今,社會在急速發展,建筑的高度和地下空間不斷拓展,建筑造型各異,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建筑材料。并且一些新的行業開始興起,企業內開始出現各種新型的消防安全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利用傳統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已經不能全面的監督,這說明制度的完善是需要長期進行的一項工作,制度的執行也是一個動態化的工程,這樣才能更全面、有效地消除火災隱患。
(二)消防監督管理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
負責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部門需要完成許多事務性的工作,用于巡查、監督、指導企業的時間有限,一些企業的整改難免會應付了事,這說明未來的監督執法力度需要進一步增強,而這無疑需要通過建立相應的制度來實現。
(三)社會企業對消防工作重視不足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只有在社會企業、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才能順利開展,從這一角度來說,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屬于共同合作的關系。但是現如今,企業過度重視經濟利益,不愿在消防設施建設中投入資金,不積極配合整改,不嚴格落實要求,導致火災隱患頻現。針對這種情況,有必要在制度中增加有關處罰的內容,從而進一步增強社會企業的自我管理意識,積極配合工作。
三、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的路徑
(一)建立健全消防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的消防立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頒布后取得了很大進展,許多工作的開展都擁有了明確的依據,但是在某些問題上仍然是空白。比如對重點監督管理的企業和單位,沒有針對需要其自身完成的消防安全工作制定出詳細的條款,并且缺少行業內的標準化指導[2]。建議對其中一些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條款作出修改,補充上述空缺的內容,并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新的需求,提出更多的修改建議。消防立法應本著公開、民主的原則,使基層開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被監督的企業單位以及社會公民均能參與進去,提出建議,通過全面整改使消防監督管理制度愈發完善。
(二)加強消防監督執法隊伍建設
強化消防監督執法隊伍建設,簡化機構職能,對于解決權責混亂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應強化基層消防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能,市級機構主要負責對基層機構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這樣的“二級管理模式”更能提升工作的精準度和工作效率。
為了提高消防監督執法隊伍素質,還要針對培訓、崗位調動、晉升等方面的制度進行完善和整改。對消防監督工作者的個人學歷、專業素質等提出硬性的要求,隊伍在擴招時能夠擁有明確的標準?,F有工作隊伍要接受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確保其能夠利用扎實的知識基礎,發現并指出社會企業中存在的火災隱患,并給出合理化的整改建議。在素質方面,做到不徇私情,不搞特殊,不收受賄賂,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辦事。
(三)提高消防監督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我國的科技發展腳步日益加快,對火災的防范措施也在增多,并且總結出了火災發生、預防與控制的規律和經驗。面對新增的火災類型和火災隱患,應該采取新的消防監督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在過去,防火工程設計針對建筑施工的各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要求,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工程的創新化設計,這在建筑工程發展,并追求智能化、創新化、個性化的時代下顯然成為一個制約性的因素。應設計出新型的防火模式,并根據國內外發生的火災案例,依據新型建筑工程的材料、構造等特征,對防火設計規范進行補充,以準確防范類似事故的出現。
此外,還應該建立并完善安全評價制度,按照制度標準對監管范圍內的所有場所進行消防安全評估,未能達到評估標準的,一律要求整改。如此一來,就能夠將消防安全這一抽象的概念進行量化,使社會企業能夠明確問題,并獲得精準的整改方案,最終達到一致的標準。
(四)轉變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為了增強社會企業和單位積極進行消防監督與整改的主動性,還應該將消防監督檢查的職能向宏觀監督轉變,弱化檢查職能[3]。對于自我管理、自我監督意識和能力低下的企業,要將之作為重點監管的對象,加大處罰和整治力度。還可以采取一些市場化的管理手段,與保險業聯手,以購買保險,轉移責任和風險的方式,提高企業配合消防安全工作的積極性?;蛘呖梢酝ㄟ^雇傭、合作的方式,由提供專業服務的機構負責企業全部的消防安全管理事務,以解決社會企業中專業消防人員空缺,企業自我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
(五)轉變工作責任及考核機制
落實個人責任制,將監管范圍內的全部監管對象進行片區的劃分,將不同區域內的消防監督管理任務分配給個人或隊伍,以確保工作最終落實到實處。在工作考核方面,應改變以工作量為依據的考核標準,將工作取得的實質性成果,如企業的整改情況、火災發生率等,作為評價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成果的標準。
四、結語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重于泰山,做好該項工作對社會的安定和企業的穩定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F如今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制度的約束,影響了工作成果。未來,必須跟隨社會的發展、工作的需要、問題的增加而對制度進行持續化的完善和修改,進一步追求消防監督管理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孫萬壽.對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的思考[J].建筑知識,2016,6(06):115.
[2]王思琪.對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的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9):92-94.
[3]王趙宇.完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機制的思考[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