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下科技發達的時代背景中,我國教育工作也在不斷進步,比如:微課教學的推廣與普及,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高中歷史課程就可以利用微課,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單調,為課堂增添更多趣味性,同時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目前微課已經成為教育的趨勢,改變了學生對歷史課程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這種新型教學方式,利用微課的靈活性與趣味性,開展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本文會對微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趣味性策略展開探究,進一步加強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高中歷史;教學趣味性
微課不僅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也是較為靈活的教學方法,主要通過信息技術組成,把教學重點制作成小視頻,確保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比傳統教學方法,微課確實具有顯著的優勢,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安排等多個方面,尤其是提出的問題、講解非常細致,并且趣味性十足,能夠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運用能夠讓知識簡單化,并且改變傳統課堂結構,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完善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微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充分保障教學效率與質量。
一、高中歷史教學現狀
(一)課堂教學乏味
目前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確實存在諸多的問題,教學無法獲得良好效果,尤其是課堂教學氛圍,導致學生參與程度不足,缺乏興趣和積極性。從教學層面來講,必須要保證歷史知識豐盈、立體,無論內容還是教學方式都要具有一定趣味性,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不斷成長。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會照本宣科,根據教材內容講解知識,這樣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狀態自然無法得到保障,從而使教學效率逐漸降低。另外教學模式過于單調,也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這種固定、機械式的教學流程,導致學生失去耐心,甚至出現厭惡歷史課程的心理情緒。
(二)知識講解模糊
高中歷史課程雖然沒有數學那么復雜,但是其中涉及的知識內容深奧,并不是把知識內容背下來就算掌握,而教師的講解相對模糊,最終導致學生的心理狀態出現變化,無法取得進一步突破。因此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方式,尤其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這是引發課堂教學氛圍沉悶的根本原因,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很多教師思想觀念保守,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對于現代化的新型教學停留在嘗試階段,沒有能夠全面實施。教學過程中大多以專題+模塊的方式進行,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歷史知識,雖然努力學習但沒有掌握真正的內涵,甚至出現歷史事件分開記憶的情況,沒有建立良好的聯系,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探索意識
在高中歷史課程中,有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自主探索,而學生是否具備探索意識,將會影響整個教學效果,微課的運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探索意識,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動力探索歷史知識。尤其是微課教學時間段、內容精練的特點,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同時給予學生更多啟發,能夠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例如:在“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程導入,讓學生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圖片和視頻的形式更容易激發學生興趣,搭配教師的講解描述,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仔細觀察微課視頻內容,并針對相關知識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與精神。
(二)拓展學生認知思維
目前來看微課教學的應用,完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構建出更加多樣、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結構,從而拓展學生的認知思維。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興趣不愿意主動參與,這也導致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只有增強學生的參與程度,強化學生的真實感受,學生的思維才會獲得有效培養。因此教師要借助微課教學形式,以此來打開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例如:在講解“中國歷代變法與改革”中,涉及很多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把中國歷代變法與改革進行分解,制作成多個微課視頻,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展開講解,從而達到遞進式的教學效果,逐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最終起到激活思維的作用,學生的認知也會得到升華。
(三)突破歷史知識難點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只要記住歷史事件就行,所以會花費大量時間去背誦相關知識,這也是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過對于高中歷史課程而言,簡單背誦很難深入知識內涵,甚至可能會起到負面作用,在考試過程中出現深入的問題,學生往往無法有效回答。其次這種學習模式無法把歷史事件串聯,導致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認知出現分割,同時無法攻克知識難點與重點。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好微課,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去制作視頻內容,例如:在講解“西方的文官制度”中,教師先把教材中的難點進行梳理,同時利用微課去制作不同的教學內容,包括西方文官制度出現背景、建立以及特點等,分為不同板塊去學習,最終讓學生了解整個發展過程。
三、微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趣味性策略
(一)巧用微課豐富教學內容
趣味性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豐富的教學內容有直接關系,也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條件,在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學效果不夠明顯,主要因為學生無法進入學習狀態,不能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增加更多趣味性內容,促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也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打好基礎。例如:在“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的講解中,教師可以根據該主題制作微課,制作過程中可以選擇影視作品,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神話》《大秦帝國》等,選取較為精彩的片段引導學生進行觀看,同時結合影視劇內容提出問題,促使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索,最終掌握秦朝大統一的背景與條件。其次像《復活的軍團》等紀錄片,大多數內容都是以史料為依托,通過故事的形式展現,更加具有真實性,巧妙運用此類微課視頻,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龐大恢弘的畫面效果,讓學生更直觀地感知歷史內容。
(二)巧用微課導入知識內容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不僅會有效導入課堂內容,也能增加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合理制作微課視頻,在課前發放給學生,并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根據視頻內容自主展開預習活動,微課視頻中可以包含少量的知識點,主要用于規劃知識脈絡,推進教材內容,同時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時,可以制作以隋唐為背景的微課視頻內容,主要突出隋唐時期的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以及對于制度變化的需求,同時在視頻末端設置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與思考。這樣進入課堂教學后,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并且對知識內容有大概了解,加快整個教學進度,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回答微課視頻中的問題,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三)巧用微課活躍課堂氛圍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氛圍的營造至關重要,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同時也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尤其是歷史知識的講解,完全可以引入微課創設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根據情境描述展開討論,打造出既高效又帶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解“兩次鴉片戰爭”中,教師可以圍繞鴉片戰爭相關資料,制作微課視頻內容,帶領學生認識鴉片戰爭對于當時社會的影響,同時深入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以及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將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明白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等,建立服務與發展國家的意識,同時分享自己的看法,從而構建出趣味十足的課堂氛圍。
(四)巧用微課拓展知識視野
歷史知識的特點就在于范圍比較廣,學生很難把知識轉化為歷史思維,尤其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的知識視野受到發展限制,因此教師要借助微課視頻,豐富教學內容,挖掘知識文化內涵,這樣學生就能從知識中提煉出更多信息,進一步打開自己的知識視野。例如:在“辛亥革命”的講解中,學生對于辛亥革命的認知,停留在清王朝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沒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詳細闡述辛亥革命的整個過程。尤其是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包括當時的經濟基礎、階級基礎以及思想基礎,確保學生能夠了解辛亥革命內涵。
(五)巧用微課激發認知思維
相比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微課的運用有更多教學優勢,同時教學也更加具有針對性,不僅能夠簡化教學流程,還能拓展學生的認知思維,學生也不會因為過度講解而失去耐心和興趣。因此教師要學會在恰當的教學中巧妙運用微課,構建出更具有層次化的課堂,以此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并延伸思維深度與廣度,這樣學生才能真正了解歷史背后的真相,例如:在學習“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時,書本上的知識過于局限性,教師就可以搜索相關資源,制作出有關改革開放后經濟、文化與國防等多個方面的微課內容,將課外內容巧妙地引入課堂中,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觀看微課收集、整理知識內容,同時深入思考問題,這樣不僅會增加教學趣味性,同時也能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掌握改革開放后的外交布局與意義,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巧用微課串聯歷史知識
在高中歷史考試過程中,很多學生面對簡單問題仍然會答錯,不僅是因為學生印象不夠深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歷史知識沒有得到有效串聯。例如:在學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與民族解放戰爭”時,在我國歷史上,很多與之相似的內容或者本身就存在一定關聯,這時候教師就要將微課恰到好處地運用到課堂中,可以和“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建立聯系,將原有的知識進行有效串聯,這樣學生就能通過聯想進行記憶,同時加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在考試過程中也不會出現漏答、錯答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利用好微課,制作形象生動的視頻課件,把相應的知識進行串聯,而學生也會因此記憶猶新、加深印象。
結束語
微課是目前最主要的教學形式,也代表著我國教育工作的一大進步,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有非常大的優勢,從教師的層面分析,微課提高了教學質量,更容易達到教學目標,而學生方面則按照需求選擇內容,滿足個性化學習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運用微課,以此來增加教學中的趣味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同時增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吳海濱.高中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視野下微課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03):50,52.
[2]范曼曼.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21(03):53,64.
[3]李新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摭探[J].成才之路,2021(07):100-101.
[4]陳亮.試論微課輔助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與評價,2021(03):67.
[5]楊巍.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名師在線,2021(06):87-88.
[6]孫林.巧用微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趣味性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0(24):56-57.
作者簡介:李丁南(1979.06—),男,福建泉州安溪人,漢族,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高中歷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