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仔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提出:“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健康發展,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性的評價體系”。新課改倡導構建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本文著重介紹了多元化學生評價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幾點做法。
關鍵詞:多元化;學生評價;高中政治教學
政治學科對學生非常重要,通過政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夠從更客觀的角度去分析事物,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為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提供一定的幫助。但是,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傳統的評價方式也略顯不足。在傳統的學生評價中,評價的內容與標準比較單一,評價的主體也比較固定,特別是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評價學生往往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而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這樣的評價會使得學生對于學習成績太過看重,這種片面性的評價不僅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就需要運用多元化學生評價方式來輔助教學活動,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多元化評價的重要性
首先,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符合當前新課改的要求。新課改對教學活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它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更加強調教學活動要“以人為本”,特別對課程評價方面提出了細致的要求,新課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同時,在課標中也針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進行了一定的闡述。由此可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是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
其次,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系統化,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政治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教材內容的學習,更要重視學生如何吸收豐富的知識、能夠理解并運用這種知識。簡單地說,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能促使學習的效率大大提升,而且當學生真正掌握了這項能力的時候,就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進而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再次,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傳統的評價中,對于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價值觀等內容是忽視的,教師通常都是站在教學與評價主體的位置上對學生開展評價,評價的內容也只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成績,很少會進行自我評價考查。同時,很多學校也沒有完善針對教師的評價制度,因此教師的能力水平只能依靠學生的學習成績來體現,這就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身的發展停滯不前,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政治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有很大的不同,作為一名政治教師,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理論課程的教育,還要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等,引導學生走到正確的方向上。因此,這也就要求政治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只做口頭的“說教者”,更需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做積極的引導,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政治課堂開展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學生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加強也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同時也能夠幫助政治教師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能夠及時地對自身教學水平和自身整體素質不斷地改進與完善,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多元化學生評價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一)豐富評價的主體
1.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評價要基于民主、平等的角度。在過去的教學評價中,教師是評價活動的唯一主體,使得教師的手里掌握了更多的“權利”,他們對學生的評價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這一評價狀態的影響下,教師就會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評價的過程中更加傾向于自己的主觀情感,這樣的方式對學生是不公平的。在多元化學生評價模式的引導下,評價的主體是多元的,這就促使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學生的各種情況,從公平、民主的角度出發開展評價活動,使得評價的結果更為客觀。
第二,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生活環境、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就導致他們之間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所需要的發展因素也各不相同。同時,學生也會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智力水平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這種特殊差異性,用客觀的態度去評價學生的表現,使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更加信任。作為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更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重視學生的未來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這樣的評價模式下,不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教學質量的有效性也有著一定的幫助。
2.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新課改認為,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學生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是學生能夠有效地開展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有效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同時會對自身的不足有清晰的認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在多元化學生評價的要求下,學生必須要成為評價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思想道德的發展水平等都是需要學生來體現的,由此可見,學生的自我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水平的有效方式。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能夠促使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反思、改正,不斷地進行完善。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優勢,有助于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從而及時進行改正,并且不斷地完善提升,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
3.同學之間互相評價
每一位學生都是班級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著相仿的年齡,其心智發展水平、心理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學生在班級內一同接受教育,在課下一同游戲玩耍,他們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密切的,能夠更加輕易地獲取彼此的想法,他們彼此之間更加了解。因此,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體現在它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知道自己當前的學習狀態等內容,而且也方便教師更加地了解學生,學生間進行互相評價,能讓學生對自身的不足更加重視,同齡人之中都有一定的競爭心理,通過學生間的互相評價,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加充足,對于整體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在開展評價活動的過程中,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針對彼此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方面做出客觀的評價,這樣才能準確地幫助同學找出存在的不足,并且能夠在評價的過程中聯系自身情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
(二)豐富評價的范疇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開展多元化學生評價還體現在評價的范疇上。它能夠有效地豐富教學內容,不斷地進行擴寬與延伸,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能夠針對教學內容靈活地轉變教學形式,在班級內部開展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豐富的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的能力。
例如:在“經濟生活”模塊教學“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知識,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我在班級內部開展了小組教學活動,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并且給每個小組的學生布置了不同的學習任務。
第一小組:分析為什么要依法維護勞動者的權益?第二小組:結合自己身邊的實際案例及教材P44頁的案例,分析勞動者的哪項權利被侵犯了?第三小組:當勞動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應該采取什么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各抒己見,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思想觀念。小組討論完成后,要有效地拓寬評價的范疇,豐富評價的內容,不僅要對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而且還要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參與態度給予全面的評價,使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地掌握。只有這樣客觀的評價方式,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更愿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使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有效開展因材施教
在多元化學生評價方式下,要求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并且能夠在教學中考慮這種差異性,從而進行全面且針對性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在因材施教的引導下,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教學,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因材施教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
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塊進行“傳統文化的繼承”的教學時,重點是要求學生對于傳統文化有正確的態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我國的三大國粹是什么嗎?”學生的回答不一,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相應的圖片內容,在學生回答結束后帶領學生進行總結。然后我繼續向學生提問:“有人說,傳統文化是過時的文化,因此我們要摒棄傳統文化,你們是怎么看的呢?”學生展開了積極踴躍地回答,對這一問題有著不同的見解。從這一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是不相同的,讓我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這有利于針對性地開展接下來的教學活動,能夠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得到肯定與鼓勵,有助于提高學習的自信。
結束語
總之,想要讓多元化學生評價更好地推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需要政治教師不斷豐富評價主體,有意識地拓寬評價范疇,也需要政治教師注重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政治課堂的參與度,讓評價內容充分訓練學生的思維,促進其對教學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教學評價中獲得鼓勵與啟發,為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潔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質性學生評價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
[2]王瑞麗.新課改條件下中學政治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