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電化教育專項課題《網絡學習空間下初中語文作業評改方式實踐研究》(課題立項編號:2020-DJZX-011)研究成果 。
內容摘要:依托某些新媒體平臺對學生習作互評互改;從訓練微點切入,進行片斷仿寫系列專題訓練;推行整篇作文四維評改思路,化整為零,降低大作文評改難度;網絡互動多元化評改;對癥下藥,激發學困生參與作文評改的欲望。
關鍵詞:?網絡學習空間?微作文?片斷仿寫?互評互改?多維度 多元化互動?激勵?評價標準?學困生
當下,初中生因基礎參差不齊,寫作技巧掌握不扎實,不深入,修改作文的能力欠缺。導致部分學生評改作文自覺性較差,互評互改缺乏熱情。基于網絡學習空間下的仿寫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初中生互評互改的參與率。具體闡述如下:
一、依托新媒體交流平臺指導學生對作文互評互改。
營建作文互改的網絡學習平臺。創建作文交流群,在“語文作文智能批改網”上建立班級;手機和教室多媒體上安裝授課助手、視頻展臺等軟件;建立公眾號“雯姐聊微寫作”;開通班級博客論壇;開展“小記者團”社團活動,承辦“紅葉”校刊等。
二、從訓練微點切入,進行片斷仿寫系列專題訓練。
(一)構建網上微寫作評改模式。
按照八個模塊有序訓練:“微文題”、“微試寫”、“微解讀”、“微點撥”、“微展示”、“微診斷”、“微升格”、“微作業”。重點指導學生寫作技巧,提升評價鑒賞和語言表述等微寫作水平。(1)PPT微解讀、微點撥;(2)微診斷:a.課前試寫在作文本上,組內互改;B.課堂自主修改,教師用手機希沃助手即時拍照、上傳投屏到多媒體上,師生共評共改;C.展臺直接展示紙質習作,師生同改;(3)微升格:作者匯總師生建議后,再改、微升格。(4)微展示:專題集發朋友圈、公眾號。每周發表一期,每期一個微專題,讓每個學生都能欣賞多篇佳作。鼓勵了很多孩子的創作熱情。
(二)賞鑒教材上美段,編寫微專題評改系列教案和階段評價量表。
如:課文精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雪地捕鳥”,仿寫技巧是“用連貫動詞進行動作描寫”,微題目是《捉青蛙》。仿寫《秋天的懷念》1段的,微能力點是“動作凸顯法”表達心理,微文題是《當考試失利時》。
仿寫《土地的誓言》“學習抒情”的寫作成效量表如下:
1.直接抒情:具體要求是(1)變換人稱;(2)善用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反復、呼告等。
2.間接抒情分為三類(1)借景抒情:細化景物;(2)記敘抒情:寓情于事,描摹人物;(3)托物言志:選取典型之物.
3.抒情有度,具體要求是真切、自然。
三、推行四維評改思路,化整為零,降低大作文評改難度
(一)習作命題貼近孩子生活,創設條件讓孩子們觀察、體驗、品味生活,讓孩子們有內容可寫,有感觸可發。
(二)印發寫有大作文批改要求的作文紙。
教師每次作文指導,側重兩三條評改標準,一學年下來,形成了“一改:格式、錯字、病句、標點;二改:選材是否恰切、主題是否明確——三改結構、表達方式是不是合理——四改:語言是不是準確、簡練、有感情。形成多維度評改序列。
(三)借“作文智能批改網”自評作文。根據專家打分、智能批語、建議、類文范文自查自糾。增強同學們評改自己習作的信心。
四、多種網絡互動形式多元化評改,擴大學生鑒佳作、改病文的參與面。
先微信小組群里交流,互評互改;接著在班級微信群里家長協助,督促自改,多生互改;然后課堂展示,師生共改。
如:《---的那一刻》評改流程:
(一)在班級交流群里公布溫馨提示語和類文佳作給同學們指點迷津。
(二)同學們獨立寫作,利用智能批改軟件,自評自改。
(三)課堂選優、病文共三篇進行品鑒、修改。分解能力點,逐個指導、修改、展示。
如,《心理描寫的妙招》指導課上,老師提前把整篇作文的得分點分為四個微能力點:A.內心獨白法刻畫心理;B.動作凸顯表現心理;C。幻想、想象渲染心理;D.環境描寫烘托心理。每個微能力點的教學都按照“誦讀課文精段--分析心理特點--寫法點撥--自改——展臺展示,師生共改--升格佳作”的模式,最后重新組裝成一篇大作文,廣泛分享。
五、對癥下藥,激發學困生參與寫作評改的動力。
針對現階段作文學困生的種種不良現象,提出對策:
(一)加強典型病文的展示及師生共改的實踐研究。教師在希沃平臺上出示修改標準,小組分工合作,每人負責一兩個微能力點 ,每人至少提出建議5條,展示修改建議,重新組合后分享。
(二)提出與學困生生活經歷契合的具體題目,讓其有內容可寫,有感受抒發。
(三)巧借“禁果效應”,命題后請孩子抄佳作,分享抄寫緣由并挑刺、提建議。班上評比,誰挑的刺多,更有價值,給予加分獎勵。
抄寫佳作評價量表
佳作題目優點內容及數量挑刺的內容及數量修改建議及數量總分
A等?>=5條?>=5條
B等?=<3<5條?=<3<5條
C等?<1=<3條?<1=<3條
(四)分層要求、分層評價打分,優化其心理環境
如《那張臉》“細節描寫的技巧”,對學生分層要求:A.(基本要求)用1-2種人物描寫方法,不少于50字(提高要求);B.用2-3種人物描寫方法,不少于100字;C.用3種以上人物描寫方法,不少于150字(發展要求)。
總之,“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培養學生評改熱情和評改能力是重中之重。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專題評改;片斷仿寫”;大作文四維評改思路;網絡互多元化評改,都能有效提升學生寫作及互評互改的參與率。
【參考文獻】
1.劉春文.《微格作文教學探索》【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3.11
2.丁衛軍.《初中微寫作實訓手冊》【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2)
河南省鞏義市第四初級中學?鄭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