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強調以實踐為核心理論并用,但受多種因素限制,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還相對還是比較嚴重。本文以高職園林技術專業為例,通過“仿真訓練實訓+實訓室訓練+工作室訓練+頂崗實習實訓”四種方式螺旋式遞進技能訓練,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職業能力,探究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四能四訓”螺旋式上升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關鍵詞】園林技術;四能四訓;創設;情境教學;人才培養
1國內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概述
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先進經驗來看,不管是加拿大的CBE模式、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還是德國的“雙元制”模式、新加坡的“教學工廠”模式等,都是以學生實踐能力為基礎的實踐教學模式,就是注重實踐技能培養,創設真實的企業實訓環境。
我國大多數高職教育都是以教師講授學生傾聽為主,學生被動式的接受知識,而忽略了實踐技能的培養訓練,培養的學生和企業所需人才工作崗位需要的技能嚴重脫節,很多學生進入企業都要經過二次培訓才能勝任工作崗位,不僅有悖于高職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還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2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現實需求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強調以實踐為核心理論并用,但受多種因素限制,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還相對還是比較嚴重,在根據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標準方面還未明確;基于國內工業化生產帶來的影響,高職院校根據社會環境開展標準化教學,學生是在固定地點學習固定內容的,教學以教師為主導,被動灌輸式的教學難以現代職業教育的現實需求。對如何培養滿足社會、企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探索分層次、多樣化和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1]。各高職院校都在進行有益嘗試,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探索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四能四訓”螺旋式上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立足學院辦學宗旨、堅持學院辦學特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園林技術專業技術領域和園林行業、企業工作崗位技能要求的高素質創新型、技能型專業人才,取得了較好效果。
3園林技術專業“四能四訓”螺旋式上升人才培養模式及特色
3.1“四能四訓”螺旋式上升人才培養模式
“四能四訓”即通過“仿真訓練實訓+實訓室訓練+工作室訓練+頂崗實習訓練”四種方式螺旋式遞進技能訓練,促進學生“基本能力→實踐能力→綜合能力→職業能力”四種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培養。具體表現為:
(1)仿真技能訓練:園林技術專業學生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第一、二學期學習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完成理論知識的儲備,并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AutoCAD 2014、Photoshop 3ds Max等的應用技能。第三學期開始進入專業技能的學習及仿真訓練,根據園林景觀設計項目的工作程序及流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學院建設的陣列園林專業實訓仿真軟件,在虛擬空間場景里面完成園林景觀項目從設計、園林植物栽植、造景到園林工程施工、養護等操作技能,使學生對空間場景及園林景觀各設計要素間的關系有了直觀感性的認知,并初步掌握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等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2)實訓技能訓練:第四學期,學生在前期仿真實訓的基礎上,根據仿真實訓的流程及技能展示完成課程實訓任務,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技能掌握情況,創設虛擬地形環境園林景觀設計項目,指導學生從概念性方案設計、CAD方案繪制、PS彩平圖制作、園林景觀3D建模等完成實訓項目園林景觀方案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圖設計,園林微景觀現場施工。進行園林技術理論知識和園林景觀項目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等的強化訓練,使學生掌握園林景觀設計從方案設計到施工完成的全過程操作流程及技能。從實訓室實際操作上升到對專業技能的理性認識,在訓練中鞏固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從基本技能鍛煉進階到項目開發的能力;
(3)工作室業務技能訓練:園林技術專業工作室業務技能訓練就開始于第四學期下半學期,一直延續到第五學期結束。工作室使得教學安排更加靈活,主要以課余時間組織為主,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對本專業本行業的興趣,自愿報名參加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室選拔,選拔興趣濃厚,理論和技能基礎較牢固的學生作為工作室的常駐成員作為項目的主負責人,通過承接社會企業項目,結合校企合作及專業教師橫向課題,以負責教師承接的實際項目為主,在老師帶領下完成實際園林景觀設計及施工項目,重在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工作室更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項目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工作室參與實際項目,掌握完成實際項目的能力,學生以工作室名義,以團隊的形式開始承接一些簡單小型的企業項目,獨立完成簡單項目的設計施工,老師只是輔助的作用,從規范上和細節上給出一些指導性建議,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
(4)頂崗實習訓練:按照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2.5+0.5學制模式,學校第5學期結束,學生就進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完成企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所有學生均需到企業完成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專業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到學生實習企業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對專業知識及技能在實際生產生活的運用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在定崗實習過程中,完成學生崗位職業能力及企業員工的職業素養的培養,為最終的就業,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3.2特色
園林技術專業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四能四訓”螺旋式上升人才培養模式,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在學校就能使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的高度契合,更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以四個階段的技能訓練,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培養學生四種的能力,以達到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及企業工作崗位能力。
4實施園林技術專業“四能四訓”螺旋式上升人才培養模式的效果
4.1實踐教學條件及體系初見成效
根據“四能四訓”螺旋式上升人才培養模式,結合園林技術專業特點,將實踐教學分為四個板塊,進行四種實訓能力的螺旋式上升訓練。
(1)陣列園林專業實訓仿真軟件
仿真技能訓練主要利用本專業建設的陣列園林專業實訓仿真軟件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園林工程施工技術、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等專業技能的計算機仿真軟件實訓。
(2)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房
實訓技能訓練主要以專業核心課程作業實訓任務為主,多為課程作業衍生下的虛擬項目為主,老師給定條件下的基礎地形,學生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進行方案初步設計、CAD方案繪制、PS彩平圖制作、園林景觀3D建模等,完成園林景觀設計項目方案設計及施工圖設計。
(3)園林微景觀現場施工訓練場地
根據本專業教學及發展需要,學院建設有4個滿足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園藝”賽項訓練的標準化園林微景觀現場施工訓練場地。既能滿足技能大賽實訓,又能為園林技術專業提供工程施工訓練場地。積極學生指導學生參與職業技能競賽,根據不斷完善的競賽要求及條件,及時調整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及模式,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持續推進本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與發展。
(4)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室
工作室業務技能訓練,學生3—4人為以小組,組成項目組,以真實的園林設計任務為載體,在老師指導下,參與橫向課題項目或承接社會園林設計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校外實習基地
強化校企合作,和多家園林企事業單位合作建設具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生產與經營的軟硬件資源,結合教師下企業,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提升學生的實際工作經驗、團隊合作精神及職業素養。
4.2優化教學模式與手段
依托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室,創造真實的項目、真實的學習情境,結合高職技能大賽,以一個模擬真實項目,貫穿全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為主,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構建“教、學、做”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更好的做到一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工學結合、知行合一。
4.3強化師資隊伍及課程體系建設
深化校企合作,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定期安排教師下企業鍛煉,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強化雙師素質健身,經過近三年的不斷努力,園林技術專業“雙師”教師達90%以上,已建成一支學歷較高、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優質教學團隊。
高職課程體系建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企業崗位工作契合能力,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企業社會需求相統一,根據這一原則,園林技術專業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調整課程實踐和理論學時比例,增加實踐學時,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真正地融為一體,構建“教學做合一”實踐教學體系。
4.4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參與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
參考文獻:
[1]許寶利,翟樹芹.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析[J].中外企業文化,2021-07.
作者簡介:張洪祥,性別:男,1984年6月出生,籍貫:云南省紅河州,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設計、園林工程技術。
基金項目:
項目來源:重慶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課題;
項目名稱: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四能四訓”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為例;
項目編號:193440;
項目負責人:張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