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啟發式教學在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啟發式教學講究教學效果,強調“舉一反三”、“循循善誘”。在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深度互動,以完成技能獲取和素質養成。
關鍵詞:啟發 互動
《論語-述而》中有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宋代大儒朱熹做解釋為:“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憤”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于解決而又尚未搞通時的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以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啟思路,即是“啟”;“啟”之后學生自己繼續思考,“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成熟,處于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幫助學生明確思路,使學生柳暗花明,豁然開朗,即是“發”。
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求我們對學生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然后恰到好處地掌握住教育時機,適時啟發和引導,傳統的灌入式教學手段比較適合單純記憶性知識的講解,容量大,效率高,但是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整體構建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而“啟發式”教學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啟發式教學中,必須安排好啟發時機,使學生處于“憤”和“悱”的狀態,同時還要掌握科學的啟發方式,使學生順利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
平面設計在廣告業、建筑裝飾業、影視業、印刷制版業等眾多行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同時也是網頁設計、展示設計、三維設計、影視動畫、海報招貼、數碼后期等其他設計門類的基石,行業覆蓋面較大,平面設計課程實踐性極強,且視覺表現力極強,富有創意性,需要設計者具有超強的創新意識。因此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下面就平面設計課程的啟發式互動教學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是啟發式教學的前提,要培養學生自己自主、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設疑是一個重要手段,朱熹有言“大疑則可大進”,通過設置疑問,讓學生產生疑情,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把學生引入渴求知識的境界,使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狀態轉變到思悟的主動學習狀態。為了幫助學生自學,可以設計任務表,表中的每個問題都是一個個小“路標”,學生對照自學表上的內容進行學習和探索。
例如在進行平面設計課程中的圖層項目教學時,不直接填鴨式地講解概念和操作,而是提供給學生素材,讓學生先自己模仿制作,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疑問,為什么要分圖層、如何分圖層、分圖層有什么原則等等,學生在練習一段時間后,小組之間提問和討論,這樣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極大提高。在這里,必須精心設計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轉向學習重點,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前后知識點的聯系、難易程度、是否能夠誘發學習興趣、是否和實際運用相聯系等等。
二、啟發思考,培養創新
啟發思維應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教師通過設置情境、導向性評價,修正補充、整理歸納等手段讓學生茅塞頓開、悠然會心,自己獲得答案,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習得學習的能力,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在更廣大的空間開始新的探索。
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把握好介入的時機、程度和方法至關重要。適時啟發不能夠直接呈現答案,而是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去探究,當反復啟發沒有正確反饋時,要重新審視問題,盡量少講,多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領悟,使學生由疑到悟,舉一反三,在這個過程中案例開發、情境創設和整合環節等每一步都要精心設計,做到過程與結果并重。
例如在進行平面設計課程中的圖層項目教學時,學生完成小組合作的初步探索后,組織學生代表進行演講和展示,在這個過程中,根據不同小組學生的口述分別啟發學生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三、深入互動,有效學習
啟發式教學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要學會做學生的朋友,在平等、寬松、融洽的交流中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勇氣、熱情和自信,而不是以絕對的權威和“師道尊嚴”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牢牢禁銅起來。教師要盡可能地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巧妙的設計項目可以創建“寬松、民主、和諧”課堂氛圍,例如在電子相冊制作項目中,可以讓學生設計和制作自己家人或朋友的電子相冊,并進行介紹和講述故事。
師生互動還要特別重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能鼓起學生的自信,促進他們積極上進。
由于師生之間知識結構的不對等性,學生之間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和有效,大家各抒己見,各施其法,就可達到個人學習的幾倍甚至乘方的效果,例如在實驗課堂中,小組之間相互觀摩、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可以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競爭氛圍,同時使后進生也能跟上全班同學的步伐,共同進步。另外在分組時,將性格互補、特長互補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學生在小組學習時可以頭腦風暴,在設計作品時可以分工合作,這樣更容易發生思維碰撞,也更容易擴展思維形式。
總之,在今天日新月異、人才輩出的時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思想必將散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它要求我們運用啟發式教學手段,掌握設疑藝術、啟發藝術和管理藝術,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探索,不斷思考和創新,以培養會學習、勤思考、善探究、重實踐的創新人才,這同時也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舞臺上重新定位,不但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還要深入領悟新的教育理論,熟練掌握新的教學手段,拋掉傳統教育中一些因循守舊的枷鎖,牢固豎立先進的教學觀,做一名優秀的向導,在知識的殿堂中給學生指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志興等,論情景互動式教學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的有效教學策略》,2020.5
[2]鐘進蘭等,論情景互動式教學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才智》,2019.12
作者簡介:郭娟,1982年1月,女,漢,山東省棗莊市,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平面設計,動畫制作,計算機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