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
摘要: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全球47個國家2020年的GDP,總體下降了2.8個百分點,但是這些國家的數字經濟規模增長了3個百分點。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同比增長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正在加速重塑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結構。數字經濟的競爭日漸激烈,把握好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成為各國搶奪下一個數字經濟創新與服務前沿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的關鍵。本文主要圍繞數字經濟三個方面的發展趨勢,展開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夠對我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發展趨勢;高質量發展
引言: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對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以及運用等,引導并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型經濟形態,正在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在數字經濟系統內,數字技術被廣泛而深刻地使用,數字技術對生產生活的日益滲透,在全球范圍內,電子商務、遠程教育、居家辦公等新經濟模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常態化,全世界的經濟環境和活動正發生著根本變化。數字經濟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力量,主要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一、數字經濟將迎來全面的加速發展
隨著消費者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不斷變化和競爭不斷升級,商品、服務、環境體驗等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這就要求企業能夠以最準確的靈敏度、最快捷的速度以及最高效的把握度對市場做出反應,制定出相應的調整戰略和戰術,通過建設好的信息共享平臺----“數字把脈”平臺,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此來牽引生產、經營、管理等體系智能化升級,帶動產業不斷向前邁進。是否加快發展數字經濟,關系到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關系到能否贏得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權。
近年來,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先后謀劃中長期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力圖依托各自信息、技術、科技等領域的優勢,將數字技術同制造、能源、材料等技術加速交叉創新滲透融合,利用規模效應發展數字經濟集群,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產業領跑工程,構建數字驅動的經濟體系。數字技術的創新和迭代速度明顯增快,正在引發眾多領域革命性、系統性、群體性的技術突破,數字經濟將迎來全面的加速發展。
二、數字經濟將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高質量的發展必然是開放式、合作式的發展。速度的壓力使得企業必須通過合作進行資源的整合;規模經濟的要求、新產品研發、核心技術的突破等巨額投資風險也要求企業必須以合作的方式來分擔成本,分析不同客戶的資料和需求,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發展數字經濟,能夠顯著降低合作溝通信息成本、經濟運行成本,使得成本更低、范圍更廣、模式更加靈活的具有極大競爭優勢的合作成為可能。
數字經濟是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根據調查,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例如,2016-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呈現增長態勢,從623億元增長至3419億元,增長了2796億元[1]。疫情之下,我國數字經濟展現出頑強的韌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數字經濟能夠推動產業結構向技術含量更高、環境友好型的方向演進,是我國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的重要驅動力,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動能,將為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路徑。
三、數字經濟將催生越來越多的新產業形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產業結構加速演進并呈現出新的特征,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對產業結構的演進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產業結構升級,本質上是產業體系中相對較為高級的產業逐漸成為主導產業的過程,其發展方向是高集約化和高技術化。
數字經濟基于互聯網平臺進行科學的全要素資源配置。數據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數據的高效清潔、可低成本復制以及可海量獲取等特點,克服了傳統生產要素許多的固有缺陷。數字技術在各領域逐漸被充分運用,有利于更好理解我國產業結構在調整過程中出現的新現象、新情況,也有利于進一步探索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和路徑,產業結構因而被不斷重塑,傳統產業持續優化升級,新產業不斷涌現。
結語
以信息化、數字化產業發展水平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人類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數字經濟發展時代,這是挑戰,更是機遇,數字經濟新業態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發展數字經濟大有可為,也任重道遠。我們需抓住機遇、認清本質、主動出擊,構建好、構建牢固這一全新業態,讓數字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更好更快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紅梅.我國數字經濟的崛起與發展研究——基于經濟學視角[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1(0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