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輝
【摘要】骨科康復學,是骨科與康復醫學里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對二則的整合,它主要是用于治療一些骨骼相關的疾病,通過一些外在的、內在的治療方案,促進骨骼康復。骨科康復包括手術治療手段和非手術治療手段,非手術治療手段主要為體能訓練、假肢治療、醫藥治療、護理治療、心理康復治療等等。骨科康復,是醫學行業的一個熱點話題,為了促進骨科康復的發展,本文以該角度展開研究,分析了骨科康復中的治療方法、研究方法以及康復結果,得到骨科康復護理的結論,為骨科康復護理的發展帶來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關鍵詞】骨科康復;臨床護理;康復護理;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10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選取了我市的某個骨科醫院作為調研主體,針對該骨科醫院所接收的60位骨科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其中女生的人數為24位、男生36位,將這60位患者按照隨機的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的患者人員為30位,患者的年齡在35-35之間,觀察組用于實施本文的護理康復手段,對照組則按照傳統的護理模式。通過對兩個組別的患者就行一般資料的比較,發現兩個組別的差異較小,所以本次調研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1.2.1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當前骨科康復醫學里最常見的一種非手術方法,指的是患者借助某些運動器材和身體的力量,采用一定的運動手段讓自身的骨骼功能重新恢復到運動的狀態,以此來逐漸的痊愈[1]。運動治療包括關節活動、軟組織牽伸、肌肉訓練等傳統的運動治療方法,以及等速運動、瑜伽運動等新型的治療方法。傳統的運動治療,主要用于提升骨科患者的肌肉力量,加強患者肌肉的韌性、耐力,而新型治療方法不僅能夠對患者的肌肉進行鍛煉、降低運動過程里的負荷,還能夠針對性的改變肌肉和關節的一些功能,達到最好的康復效果,因此,新型運動治療方法比傳統運動治療方法更加具有優勢。
1.2.2物理因子療法
物理因子治療方法,是借助聲音、光、熱、電等一些物理的因子進行康復治療,主要的臨床呈現為超聲波、電療、紅外線儀等等設備,借助這些設備對骨科患者的損害部位進行治療,逐漸改善骨骼的硬度、耐力,實現康復效果[2]。
1.2.3中西醫藥療法
骨科疾病,在中醫上又被叫作“痿癥”,中醫一般將其認為慢性疾病,需要長期通過修養康復,中醫一般對骨科患者進行針灸和推拿,讓患者的筋絡能夠得到疏通,之后再配上一些長期性的中藥進行輔助,該種治療方法一般治療頸椎病的效果明顯。除了針灸和推拿之外,中醫還會采用艾灸和重要熏洗的方式治療骨科問題,它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一些疼痛現象。
1.2.4新療法
隨著骨科醫學在臨床醫學中的地位提升,越老越多的專業人士開始探索骨科康復的方法,各國的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為骨科康復護理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如干細胞移植能夠為骨關節炎、腰間盤突出的患者帶來顯著的康復效果等。
1.3康復護理措施
1.3.1病房護理
病房護理,是康復護理的重要方法,作為護理人員,要根據康復護理的需求,保障病房的溫度、濕度,并且對病房患者進行定時、定期的檢查和看護。除此之外,護理人員要對病房進行每日的消毒,消滅病房的病菌,以此來為康復患者制造一個更加舒服的康復環境。
1.3.2階段性護理
除了每日的日常護理任務之外,護理人員要對骨科患者進行階段性的康復治療。如定期為患者進行肌肉按摩,保障骨科患者的血液循環,預防由于肌肉問題導致骨科功能障礙;在骨科患者進入到手術的第六周和第八周的之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全身性的骨骼康復訓練,制定一套詳細的、完善的康復訓練計劃,并且對飲食方案進行規劃,讓患者全方位的進行康復訓練。
1.3.3心理護理
除了對患者進行身體護理之外,還需要護理人員對骨科患者展開心理上的護理,保障患者擁有一個良好的就診心態和情緒,提升康復效果和效率。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關心和體貼,耐心的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強調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并對患者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和回復。在患者出現消極的情緒的時候,護理人員要及時的察覺,并對患者進行情緒引導和疏通,讓患者對康復保持一顆自信、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1.4效果評價標準
骨科康復護理的效果,主要和護理人員所采用的康復方法、護理措施,以及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康復積極性等因素有關,最終的效果評價是根據患者自理的能力情況為標準,如患者是否能夠自己穿衣、自己洗澡、自己吃飯等,通過患者的生活自理狀況進行綜合的評價,全部都能自理為康復完全、部分自理為康復優良、完全不能自理則為康復不理想。
2 ?結果
通過觀察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的人員綜合成績,可以發現,觀察組的康復護理方法明顯要好于對照組的傳統護理方法。首先,觀察組的護理康復優良及以上的患者占比為94%,而傳統護理方法的康復優良及以上的患者占比為82%,兩則有明顯的差異;其次,通過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得出,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達到95%,而對照組的患者滿意度僅僅只有59%,說明兩種不同的臨床護理方法對患者的心理、情緒影響度差異很大;最后,對兩個組的并發癥進行調查,觀察組的并發癥患者為關節痙攣1例,而對照組的并發癥患者為肌肉萎縮3例,關節痙攣2例,關節畸形3例,說明傳統的臨床康復護理方法,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3 ?討論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國家大力宣傳康復醫學,對康復醫學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康復護理已經逐漸的被醫學所淘汰,如何創新骨科康復護理方案,提升我國醫學水平,成為了骨科康復臨床界的一個巨大的問題和任務。
綜上所述,骨科康復護理醫學,是醫學行業里一個重要的內容,它在醫學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國的骨科康復護理既有發展的前景也有巨大的挑戰,所以,國家和醫學人員要提升對骨科康復護理的重視,通過共同的努力,促進骨科康復護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笑玲,廖國輝,盧雪芬.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對骨科護理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23):178-180.
[2]林娟娟,張文燕.基于德爾菲法構建兒童骨科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評價體系[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08):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