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中央和各級政府為推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制度化的形式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入各級學校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發展與弘揚。由此,可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時代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寶藏,也是中國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當前,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存在的問題與化解
隨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大力推進,各地紛紛跟進并在許多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當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還存在以下一些突出的問題。
一是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闡釋的現象比較普遍,這是當前最為核心的問題。二是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學校對傳統文化教育認識不到位,教育內容零散、教學設計隨意。三是教育教學中的專業性不強,主要表現為從事傳統文化教育教學的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教育教學的感染力不強等。四是部分地區和學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體還是教師、場所還局限在校園、手段還主要依賴于課本,沒有形成全社會參與、多元支撐的良好態勢。
深刻理解認識傳統文化是化解問題的基礎
文化是一個族群外在表象和內在精神的總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這個民族特有的哲學思想與精神內涵的總和,依托具體的形式承載,如書法、繪畫、傳統戲劇等。傳承民族的思想、精神與氣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心。
成都市龍舟路小學致力于書法教育十余年,最初由于沒想清楚傳統文化教育重心何在這個問題,書法教育一度偏重于技能習得。沒有文化味兒的書法教育,注定走不遠。在一次次的討論與追問中,我們的認識逐漸清晰起來:學校,不僅是育人場所,更是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為孩子創造一種充滿民族自尊和自我認同感的文化氛圍,引導孩子們研習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清晰的認識后,我校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打開了新的局面。
系統的課程建設是推進傳統文化落地的途徑
要解決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系統性、整體性不足的問題,需要進行系統的課程建設。我校以書法教育為切入口,進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墨香課程建設。深挖書法的精神內核,把課程建設的著力點放在提升學生人文底蘊、國家認同等核心素養上,學校“墨香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基本思路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五育并舉”為取向,以漢字書法為聚焦,通過充實中華優秀文化底蘊,推進詩、書、畫關聯融通,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可持續的、個性化的發展。
在學校原有課程體系基礎上,我們將墨香課程滲入其中,梳理主要對應學科,對學科課程進行拓展延伸,設立以學生體驗、參與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程。基于國家基礎課程,我們增設了指向語言與表達的國學經典課程、指向藝術與審美的書法課程,推行主題性課程綜合學習課程,激發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提高了學生的交往合作、獲取新知識、收集處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