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鷹
濟南市友誼小學是一所省級規范化學校。多年來,學校圍繞“讓每個人自主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結合學校發展實際,踐行“雙自主”教育理念,致力于將學校建設成一所“有溫度、有品質的平民化學校”。
一所學校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構建一支自主成長的教師團隊,在教師成長方面,友誼小學圍繞“一個中心”“兩條主線”“四大工程”助力教師走向專業化發展之路。
“一個中心”——三級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學校堅持“雙自主”的課程核心理念,構建 “四自五育”課程發展體系,即“自律修養”德育課程、“自主探究”智育課程、“自強健體”體育課程、“自信體驗”美育勞育課程。
在國家課程校本化方面,學校將“雙自主”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語數英學科制定了多維度的觀課評課量表,語數英音體美各學科教師則形成課堂激勵性語言評價體系。同時,各學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導學案與微視頻相結合,制成二維碼書,以便學生隨時學習、深入探究。
在選修課程管理方面,學校根據教師的特長和學生們的需求,設計出多樣化的選修課程,并打破年級、班級界限,允許學生和家長一起運用選課軟件選擇喜歡的課程,并隨時將學習成果在系統軟件中展示,呈現孩子的成長與進步。
在多樣化的學校課程中,“走進燕翅”課程是學校的特色課程。該課程分為“燕翅由來”“燕翅風光”“燕翅健身”“燕翅放歌”“燕翅耕耘”和“燕翅放飛”幾個部分,內容包括帶領學生領略燕翅地理風光,學習燕翅人文歷史,組織趣味鍛煉、勞動實踐,以及組織畢業放飛禮,將燕翅文化融入教學過程,使學生在了解燕翅的過程中,提高精神修養。此外,學校所開設的經典誦讀、書法、軍事、勞動、科技、種植等課程都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在三級課程構建中,學校與教師們朝著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學校課程多樣化,選修課程個性化方向努力實踐,在不斷推動學生成長的同時,也成就著自己。
“兩條主線”——自主評價線、自主課堂線
自主評價線——量身打造評價體系,激活專業成長活力。近兩年,學校在教師、學生自主成長評價建構上不斷探索,形成了教師專業自我發展自主成長評價體系、班主任自主成長評價體系、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管理評價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制成《友誼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自主成長手冊》《友誼小學紅領巾自主成長發展檔案手冊》。
其中,教師的自主成長手冊分為規劃篇、足跡篇、反思篇、提升篇、收獲篇和成長自我評價篇,涵蓋了教師的成長規劃、培訓研討、自我評價、課題研究等內容,有助于不同教齡、不同學科、不同風格的教師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自主課堂線——建構智慧學導自主課堂,挖掘學生成長潛能。學校將課堂教學打造成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多元思維和提高創造力的園地,建構了“三環七節”自主課堂教學模式?!叭h”是一節課中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七節”指滲透在“三環”中的引學、試學、組學、展學、研學、線上、線下七個環節。此外,各學科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發展形成了“三環七節”的課堂教學變式,發揮學生自主性,推動學科特色發展。
“四大工程”——專家工程、讀書工程、青藍工程、科研教研工程
專家引領,提升高度。學校邀請教育專家與學校教師進行深入交流與對話,通過專家的指導,教師走向專業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可能。例如,省教科院許愛紅博士面向全體教師舉辦了“學會學習”策略研究系列講座,講座以體驗式工作坊方式進行,包括課例研究、組織討論、角色扮演等內容。幫助教師由課堂的“教”轉向注重學生的“學”,關注學生學習氛圍的營造、學習品質的培養,并引導學生由低階學習的識記、理解向高階學習的分析、運用邁進。
讀書工程,涵養底蘊。學校注重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要求教師養成讀書的習慣,規定教師閱讀四類書籍:經典名著、教育專著、學科著作、人文娛樂。要求教師將名著中的思想融匯到生活、工作中,提升思想境界、人生格局;要求教師每一到兩年深入閱讀一本教育教學管理著作,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每年至少深入閱讀一本學科經典著作,并與自身所從事的學科教學進行融合;教師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每學期至少讀三本人文、娛樂類書籍,提高生活情趣、增加人生閱歷。
青藍工程,結對成長。青藍工程是學校推出的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點工程,以師徒互助結隊為主要形式,師父與徒弟鄭重簽訂《濟南市友誼小學青藍工程帶教協議》,并設計《濟南市友誼小學帶教任務清單及評價表》,從備課、上課、布置與批改、教研、讀書、反思等方面進行自評、師父評,以達到教師間相互借鑒、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
科研教研融合,提智賦能。學校將科研與教研有機融合,引領教師在“問題—研究—成長—問題”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上,不斷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學校通過對省級、區級課題的研究,快速提升了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形成了有數據可依的團隊聽評課教研模式。
針對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問題,各學科教師梳理出一套《教師智慧課堂評價用語》,語文課堂語言情真意切,數學課堂睿智靈活,英語課堂則熱情似火……教師們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采取合適的語言方式,同時又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
此外,學校利用新媒體技術,梳理學科重點,并制成微視頻資源庫,設計“自主學習單”,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探索“線上線下”學習模式,制作二維碼共享碼書,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促進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自我監督的習慣。
學?!半p自主”教育喜結碩果
創下5個唯一。濟南市友誼小學是歷下區唯一一家被濟南市委宣傳部等四家單位認定授予的“戰疫團隊”先進單位。音樂教師孟小珊憑借微課“草原就是我的家”在中國音樂教育全國微課比賽中獲獎,是山東唯一獲獎選手。學校舞蹈作品《槌花盛世》在全省校園藝術節器樂合唱舞蹈專項活動評比中被評為山東省二等獎、濟南市一等獎。英語教師于倩是山東唯一參加全國英語賽課并獲得一等獎第三名的教師。趙倩倩是唯一一個代表歷下參加濟南市雙貫通思政課生命教育專題——《生命最寶貴》匯報的小學代表教師。
實現5個突破。友誼小學在2020年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020年省級規劃課題“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智慧教室中學導教學的研究”和省級創課課題“促進中小學綜合素質養成的創客教育研究”順利結題,并出版研究成果《探究智慧課堂之路》;五年級一班在“誦讀中國”大賽中獲得山東省和濟南市一等獎;2020年濟南市歷下區新秀比賽中,友誼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四學科均獲得一等獎;2020年秋季歷下區體育運動會,學校取得甲組第五、乙組第九的成績,這是十年來友誼小學在全區運動會取得的最佳成績。
友誼小學會繼續堅持“雙自主”理念,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推動學生多樣化成長。
責任編輯:于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