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也是衡量區域教育教學發展水平的一把最有效的‘尺子。縣域普通高中只有把教學質量搞上去,才能更好滿足廣大農村學生對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真正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
普通高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縣域普通高中在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寄托著廣大農村學生對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以河北省為例,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有普通高中707所,其中縣域普通高中達到395所,占比55.9%;普通高中在校生151.75萬,縣域普通高中在校生88.14萬,占比58.08%,縣域普通高中占據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辦好縣域高中,對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對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對于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增強高等教育發展后勁、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具有深遠意義。
抓根本,堅持正確辦學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切實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確保教育的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高中作為承上啟下的教育階段,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尤為重要。
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縣級黨委、政府作為縣域普通高中發展的主體,要把縣域高中振興作為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的重大舉措,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制訂本地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計劃,積極推動解決普通高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學生品德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品德和社會公德。
二是堅持公益普惠方向。各地要健全普通高中經費投入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落實生均公用經費,保障縣域普通高中正常運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學生學費,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教學活動,不得僅以品牌輸出方式參與辦學,民辦學校必須達到“六獨立”標準。
三是樹立正確評價導向。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端正和完善對普通高中教育發展評價制度,嚴禁高中學校炒作升學率、“高考狀元”和高考優勝者,嚴禁下達升學指標,嚴禁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普通高中學校和教師,通過科學評價促進普通高中轉變育人方式。
夯基礎,促進學校多樣化發展
“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普通高中的發展方向,振興縣域高中,也應瞄準這個方向持續用力。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落實市縣政府舉辦普通高中教育的責任,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建立綠色通道、給予資金支持等多種方式,加大對縣域普通高中建設的支持力度。制定完善省級普通高中建設標準,科學制定建設規劃,通過改擴建教學和學生生活類校舍、配置圖書和教學儀器設備以及運動場等附屬設施建設,滿足普通高中實施新課改、新高考的辦學條件需求,實現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標準化。
二是推進優質高中建設。充分發揮評估機制的助推作用,通過示范性高中評估等方式,調動市縣政府和社會力量辦好優質高中的積極性,引導普通高中提升辦學質量,彰顯辦學特色,全面提升整體水平和辦學品質。比如,河北省連續實施示范性高中認定工程,規劃到2025年,30萬以下人口的縣建成1到2所、30萬至60萬人口的縣建成2到3所、60萬人口以上的縣建成3所以上省級示范性高中,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三是加強特色高中建設。鼓勵普通高中在辦學形式、育人模式、課程設置、教育評價等方面大膽探索,形成科技、藝術、外語、體育、數理、人文等特色,建設一批辦學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課程豐富多樣、教學方式靈活、評價科學有效、辦學績效突出的特色普通高中。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課程互選、學分互認,促進職高、普高“橫向融通”。
抓關鍵,提升教師隊伍水平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的差距關鍵在于教師,教育的發展動能源于教師。縣域普通高中只有留住優秀教師、不斷補充優秀教師,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才能為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一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縣級政府按照縣域普通高中教育教學需要,及時補充教師,特別是要注重緊缺學科教師的補充工作。探索建立市域或縣域范圍內普通高中教師“走教”制度,緩解部分縣域高中教師配備的學科結構性矛盾,滿足縣域高中選課走班教學需要。重視校長隊伍建設,將其納入人才培養工程,促進校長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成長。
二是提升教師地位待遇。落實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教師工資與當地公務員工資同步調整,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縣域高中教師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予以適當傾斜。逐步完善縣域高中教師管理評價制度,科學制定教師績效考核標準,在正高級職稱評定方面向縣域高中適當傾斜,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是一個教師在課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現,也是影響學生素質的最直接因素。要注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縣域普通高中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組織實施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以及校本研修計劃,著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水平,整體提升專任教師能力,重點提升教師新課程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學生發展指導和走班教學管理的能力。
強內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也是衡量區域教育教學發展水平的一把最有效的“尺子”。縣域普通高中只有把教學質量搞上去,才能更好滿足廣大農村學生對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真正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