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六年四階段的翻轉課堂建設改革實踐,《高級英語》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個要素出發,構建了涵蓋“同向、同體、同器、發展”的課程思政教育創新模式:重設課程目標,使之與思政教育目標同向同行;重構課程內容,使之成為語言教學與育人的共同載體;設計“課前自主教學+翻轉課堂+課后多形式學習”三階段協同的課程思政教育立體框架,采取“內容主題化”、“主題思政化”、“思政翻轉化”、“評價發展化”等舉措,構建基于翻轉課堂的課程思政教育有效模式。
關鍵詞:課程思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英語教學
一、引言
從2014年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導下率先開展課程思政試點工作至今,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經歷了八年的探索,已卓有成效。目前,課程思政相關研究既有對其本質內涵、價值意蘊的理論探討、對建設方向和路徑的頂層設計研究,又有結合學科、課程或教學法的實證或實踐研究。
翻轉課堂是近十年外語教學改革熱點之一,逐漸成為高校外語教學中重要的創新教學模式。由于它是一種顛覆了傳統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方式的教育革新模式[1],在該模式下的課程思政教育也與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有所區別。
以“翻轉課堂”和“課程思政”為主題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數據庫,共檢索到83篇相關論文,其中主題為“英語或外語”的論文僅9篇,均發表于2020年后,無核心期刊論文。大多數已發表論文聚焦于對教學模式設計的介紹和經驗分享,較少對具體教學實踐和思政教學成效進行分析。因此,對翻轉課堂模式下課程思政教育的研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基于翻轉課堂的《高級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模式
在課程六年四階段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基礎上,課程團隊設計了涵蓋“同向、同體、同器、發展”的翻轉課堂模式下《高級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創新模式,并通過教學實踐驗證此模式的有效性。通過重構課程開發和實施涉及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大要素,課程將思政教育思想全面融入課程建設。
(一)同向:課程思政融入課程目標
將課程思政改革的根本育人目標落實到具體實際,各課程要聚焦育人價值的本源,找準價值目標和價值定位[2]?!陡呒売⒄Z》的課程思政建設首先從確立課程目標開始,結合院校和專業對人才培養的整體目標,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確保課程的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同向同行。
《高級英語》作為英語專業大三年級的主干課程,在服務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國際化英語人才培養中起核心支撐作用。立足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現狀及發展需求,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詞法、句法、語篇、文體、修辭等相關語言知識,熟悉英語國家社會生活和文化背景知識,提升學生的“4C”能力,即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協作能力(Collaboration)、批判思維能力(Critical thinking)和創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從而培養具有跨學科信息素養和英語語言能力,國際視野和中國根基兼具的多元跨文化人才。
(二)同體:語言教學與育人“同載體”
在教學內容層面上,改革的難點在于課程思政理念如何同原有課程教育教學內容相統一和銜接,使其既不消解原有課程內容的學科性和專業性,又能潤物無聲地進入學生的思想深處[3]。外語類課程的教育教學內容與思政教育內容設計要避免生硬地強拉硬塞,避免各說各話的“兩張皮”現象,在原有課程內容中挖掘思政素材并加工處理,使“兩張皮”融為“一張皮”,實現語言教學與育人“同載體”。
課程思政理念下《高級英語》課程內容建設主要通過“內容主題化”、“主題思政化”、“思政翻轉化”等三大路徑實現。根據課程的文本特點和教學目標,首先,將各單元內容主題化,從文本和主題中提取思政育人要素。各單元主題包括科學精神、自由、種族平等、生活方式、文化身份認同等。其次,課程團隊通過頭腦風暴等方式拓展思政要素。第三,廣泛搜索中英文、國內外相關思政素材,形成單元思政素材總庫。第四,整合篩選素材,選取典型材料作為自主學習、課堂學習和翻轉任務思政資源。第五,優化翻轉任務,使之與思政素材有機融合。第六,通過線上線下雙途徑提供思政輸入資源。第七,通過主題研討、成果匯報、情景模擬等翻轉形式,引導學生圍繞思政育人要素進行自主挖掘、批判思考、關聯提升,將課程思政教學“翻轉化”,使學生“由內而外”地主動思考、甄別和吸收思政教育內容。
例如,第四單元講述居里夫人生平傳記,其主題定為“科學精神”。單元思政素材庫包含諾貝爾、袁隆平等科學家的英文傳記、國家領導人對科學研究和精神的英文論述等拓展資料。
(三)同器:翻轉課堂提供融入手段
在分析翻轉課堂與課程思政建設具有的內在耦合性后,韓鵬云指出翻轉課堂的開展可以成為課程思政建設的優秀載體[4]。可以說,翻轉課堂為語言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教學實施中,《高級英語》構建了“課前自主教學+翻轉課堂+課后多形式學習”三階段協同的課程思政教育立體框架,旨在扎實地提升課程育人質量。本框架以翻轉課堂為中樞,以主題思政元素為貫穿整個教育過程的中軸,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導向,以多元評價方式為輔力,勾畫了課程思政教育過程中各因素的互動關系,構成了點、線、面三層次協同作用下課程育人質量提升的立體框架。
課前自主學習包括自主在線學習和自主線下學習。學生通過自學云班課平臺的微課視頻和富文本資源以及參與線上自測,完成自主在線學習,同時配合自主線下學習,為在翻轉課堂上參與語言輸出應用活動做語言和內容層面的準備。在線學習資源包括以下四類:微課視頻、主題討論、配套測驗、翻轉任務資源。所有資源圍繞“內容主題化”和“主題思政化”的原則進行建設和呈現。(1)微課視頻是此階段的核心學習資源,內容既涵蓋語言學習,又體現一定的思政性。每單元的微課包含五大模塊:主題導入、課文理解、詞句解析、文思點津、知行合一。文思點津模塊基于主題化的課文內容,適度引申和延展與主題相關的文化和思政知識,著力思政知識的建構,促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知行合一模塊著重引導學生將已建構的思政知識進行解惑、遷移、應用、創新,讓學生在“行”中產生對科學理論、價值觀念的認同[5]。(2)主題討論為師生、生生間的思想交流提供機會,鼓勵學生對語言文化思政知識進行深層思考和表達。(3)配套測驗不僅針對語言學習重難點設計題目,而且設置開放或半開放問題考核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學習情況。(4)翻轉任務資源是教師自制或搜集的英語音視頻或文本素材,為翻轉任務的完成提供語言和思政輸入材料。
翻轉課堂的核心在于課堂組織形式,即在形式翻轉后,學生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內化和輸出,達到有效教學[6]。為達成“強輸出、重應用、促思辯”及“4C”能力培養目標,課程綜合運用情景模擬、成果匯報和主題研討等多元翻轉課堂組織形式?!扒榫澳M式”翻轉課堂形態的優點在于結合文本劇情為學生提供多種角色,創設有趣情景,使生生之間高質互動,提升溝通和協作能力,通過體驗的方式深化其對單元主題和思政價值觀的理解。“成果匯報式”是本課程常見的課堂形態,在“輸入促成、輸出導向”的理念下,通過多樣化的成果匯報體現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通過對話題的深入探究錘煉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爸黝}研討式”在翻轉課堂中適用于具有鮮明主題,旨在深化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和思考的教學單元。各學習小組可結合主題加入對學生語言實踐應用的設計。三種翻轉形式的有效實施旨在增強學生知識建構的充分的深度、充分的廣度和充分的關聯度[7],引導學生從淺層學習轉變到深度學習,夯實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階段建構的思政教育內容。
在翻轉課堂模式的課后鞏固階段,應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知識、體驗到知識對于個體的價值,獲得情感、生活和價值感悟。此階段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持久學力和健全人格具有獨特作用[8]。《高級英語》翻轉課堂的課后學習階段以小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項目式、實踐型任務為主要作業形式,重語言輸出,重高階能力應用,重品格塑造和價值引領。例如,第八單元《愛與恨》的翻轉主題為“精神疾病與精神病患”。翻轉課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不同人群)對精神疾病的態度”的調查和人物訪談,形成調查報告并制作英文短視頻。在語言輸出和高階應用過程中,營造了理解、關愛精神病患的溫馨氛圍,實現以愛感人、以德樹人的育人目標。
(四)發展:多元多維的發展性立體評價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評價與課程評價的有機合體,課程思政評價既要充分汲取課程評價、教學評價、大學生德育評價、學業評價的有益因子,又要兼顧課程思政的特殊性[9]。針對傳統評價方式以教育教學內容為主要評價點,思政教育效果關照不足的問題,《高級英語》優化課程評價方法,拓寬評價范圍,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納入課程評價范疇,實現思政教育評價與教育教學評價有機結合。評價體系對標“成果具象,評價細化”的課程標準[10]。
翻轉課堂模式下《高級英語》以“凸顯學生思政素養的發展性評價”為原則,圍繞“過程”、“多元”、“多維”,構建課程的立體評價模式。首先,過程性評價分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兩類。前者主要針對對專業教學內容的評價。網絡教學平臺的線上學習大數據、智能評價等信息技術手段將學生的學習軌跡以數據的方式可視化,供教師對學習效果進行客觀、定量和精準評價。這類客觀評價主要用于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后多形式學習,尤其適合評價課程視頻觀看各項指標、測試的正確率、作業和練習的分數、在線交流的參與度等。主觀評價主要應用于翻轉任務、課堂表現等,在已有的《翻轉學習反思記錄本》中增設“思政素養發展檔案袋”,依托單元學習任務和翻轉任務內容,將與課程思政有關的學習感悟和反思、調研資料、學習日志等納入檔案袋,并進行以描述性為主的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體現發展性。
第二,課程倡導多元翻轉任務評價方式,實現自評常規化、同伴評價個性化、組內互評論貢獻、組間互評論表現、教師評價畫龍點睛。自評有助于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習慣;個性化的同伴評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實現同伴互助學習;組內互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三者相結合,從貢獻率、表現、團隊合作、溝通能力等角度開展多維度立體評價。翻轉任務評價體現友善、包容、思辨、求新、好學、探究等價值取向,以評促學,以評育人。
三、教學反思
在經過兩輪教學實踐后,課程團隊對2017、2018兩個年級187名學生開展《<高級英語>課程學習成效問卷調查》,總體反饋積極。調查表明:85.25%的學生認同課程學習拓展了國際視野,加深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92.27%的學生表示通過課程學習,能對歐美社會生活的歷史和現狀進行客觀評價,并產生了對中國社會美好生活現狀的滿足感和民族自豪感。89.30%的學生認為課程學習幫助其更好地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在對文化認知能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團隊溝通協作能力、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五項能力的調查中,約77%的學生表示前四項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但認為邏輯思維能力有顯著提升的學生比例(54%)明顯低于前四項,這也為課程后續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指引。
本文基于校本翻轉課堂模式下課程思政教育實踐探索進行反思,意在與外語教師同仁們交流共勉、群策群力,將課程思政教育內容“基因化”融入翻轉課堂設計和實施,希望能激發學生內在情感,從思政教育內容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踐行者”,進而培養更多既具備國際視野,又有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多元跨文化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2]敖祖輝,王瑤.高?!罢n程思政”的價值內核及其實踐路徑選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128-132.
[3]史巍.論以“課程思政”實現協同育人的關鍵點位及有效落實[J].學術論壇,2018(4):168-173.
[4]韓鵬云.高校翻轉課堂與課程思政建設的耦合及協同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20(4):50-55.
[5]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7):10-14.
[6]朱鳳梅.基于輸出驅動假設的高級英語翻轉課堂改革探索[J].職教論壇,2015(32):67-71.
[7]Egan K.Learning in Depth: A Simple Innovation That Can Transform Schooling [M]. Ontario: The Althouse Press,2010:148-149.
[8]朱文輝.從“程序重置”到“深度學習”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深化路徑[J].教育學報,2019(2):41-47.
[9]陸道坤.課程思政評價的設計與實施[J].思想理論教育,2021(3):25-31.
[10]朱鳳梅.基于成果導向的《高級英語》課程標準建設探索[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53-56.
基金項目:
浙江省“十三五”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文科背景下人文類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內涵及建設路徑研究”(jg20190515);
寧波市教科規劃課題“基于‘SPOC+移動學習平臺+OOCP’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設計研究——以《高級英語》為例”(2019YGH041);
寧波財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SPOC+移動學習平臺+OOCP’的綜合英語課程群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19jyyb25)。
作者簡介:馬妮娜(1984.09—),女,回族,浙江金華人,碩士,寧波財經學院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