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英語是培養綜合性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課程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同時,思政教育與高校立德樹人的目標息息相關,在各個學科課程中滲入思政教育內容成為提升思政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將課程思政應用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領略西方精彩文化的同時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體系成為高校實現育人目標的必然要求。針對這種形勢,本文深入探索了課程思政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路徑,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校英語;應用路徑
序言
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的自身素質品德以及未來發展都至關重要。推進課程思政是指在學生學習各個學科知識的同時滲透思政教育內容,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思想政治觀念,促使學生成為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高校在重要的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積極研究多種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內容,真正實現育人的目標。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政教育意識和水平
任何學科的有效學習都離不開教師的關鍵作用。特別是對于課程教育而言,單純依靠思政教師開展,教學效果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各個學科教師在課程學習中滲透思政教育可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不斷強化思政教育意識,深刻認識思政教育的意義和價值,不斷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推動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順利融合,高效進行。這種形式就對高校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英語教師應該注重提高自身人文素質和修養,并堅定正確的政治觀和民族觀,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有高尚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觸動和影響,成為學生未來發展的指路人和方向標。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在關注學生英語水平和技能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對于西方文化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性對待西方文化和風俗,及時避免形成崇洋媚外的思想。同時,教師還應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平等對待學生,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難題,真正做到言傳身教,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另一方面,高校英語教師還應不斷擴寬知識面,并將知識應用到教學中去,同時鉆研課程思政的有效技巧和方法,不斷提高英語教學中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此外,高校英語教師還應通過學習培訓等多種形式學習思政政治理論知識和先進思政教育經驗,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覺悟的基礎上,打造更豐富多彩的課程思政形式,以充分實現課程思政的實效性。
二、深入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高校英語教學中涉及大量單詞、語法、背景文化等英語專業知識,這些知識與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如何將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政元素完美融合起來是英語教師應該重視的課題之一。這要求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全面了解教材和相關知識,結合大學生的發展規律和認知水平選擇適合他們的突破點,在學習英語知識同時將思政元素自然融合,盡量避免枯燥的講授,而應是不著痕跡的觸動學生心靈,以推動課程思政的高質量完成。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確保每一個環節中都能融入思政教育,以實現課堂育人的目標。例如,在高校英語學習過程中有不少介紹西方文化的內容如:就餐禮儀、圣誕節日、日常交往禮儀等方面,這些都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不同之處,在介紹這類知識時,教師可以將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風俗進行對比,讓學生發現兩者的異同,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兩種文化,從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和魅力,進而建立起強烈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此外,教師應重視英語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搜集和積累,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候能為學生拓展更多思政內容和知識,同時注重傳遞思政元素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借助視頻、圖片、實物等,以激發學生對于思政元素的興趣,推動課程思政深入進行。
三、在多種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思政教育內容
在英語課堂教學之外還有多種方式可以進行思政教育,以進一步深化和補充課堂教學,讓思政教育真正影響學生、改變學生。教師既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給學生推送思政教育相關內容如:當今社會中消防員勇于救人的熱點事件、國家的冬奧等其他熱點事件等,鼓勵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用英語展開討論,并引導學生寫一篇關于這些事件的英文文章。這種形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更讓學生對于相關思政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多種英語實踐活動如有關傳統文化的英文故事大賽、關于時事熱點的英文辯論賽、英語口語交流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對主題思想進行分析、討論、思考,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在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價值體系。此外,教師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應對實踐效果及時進行總結分析,并引導學生反饋實踐活動中的收獲和體會,進一步強化思政教育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索課程思政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十分必要,更對學生全面發展和未來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高校英語教師應不斷強化課程思政思想,讓英語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齊頭并進,在高質量教學的基礎上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水平,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學生,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政治立場,推動學生真正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李艷飛,熊欣.影視欣賞在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的“課程思政”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02):49-52.
[2]李璐璐.“課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語教學融合過程中的教學改革探索[J].海外英語,2020(22):132-133.
[3]冉亦,李昊霖,王丁,鄧麗娜.“課程思政”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以成都大學“課程思政”校級示范課資助項目為例[J].科技風,2020(18):103-104.
作者簡介:張熙若,1990年8月4日,女,漢族,遼寧省撫順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院校:大連外國語大學,畢業專業: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工作單位:遼寧輕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