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
摘要:當前素質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深入的推進,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希望通過美術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其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教師不能只關注美術理論知識的講授,必須要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動手實踐,促進美術創作能力的提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藝術情景,激發學生的動手興趣,或者通過作品賞析,營造動手氛圍,還可以開設創作課程,提升動手能力,這都有助于實現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美術;動手能力;培養;重要性;策略
引言
美術課程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項基礎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學生美育的主要職能。美術課堂中涉及的繪畫作品不僅僅是圖形的勾勒和色彩的渲染,更是被創作者賦予了思想與情感,小學生接受美術課程的教育可以養成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這對于啟發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認知有著巨大的幫助。但是隨著學生審美的提高,教師應該不僅僅讓學生的在美術課程的學習停留在視覺上,還要讓學生動手參與進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獲得創造美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無疑能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1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力是學生認知外界事物的一種重要能力,在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通過視覺觀察的方式去感受美術作品的匠心之處,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在課堂當中讓學生在觀察作品之后進行小組討論,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將觀察到的細節講述出來,這樣既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觀察的樂趣,養成觀察事物的好習慣,能夠促進學生在日后的觀察當中更加細致和全面,不斷去探索未知領域[1]。
第二,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許多與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設計或想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聯想,因為小學生所處的階段正是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一旦引導得到學生的創新思維將會得到較大的鍛煉,學生天馬行空思考問題的方式會被有效利用起來。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將自己想想出的畫面通過繪畫或手工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
2.1創設藝術情景,激發動手興趣
在教師制定教學方法的過程當中,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需要意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獲取知識只是其中一個要求,更多的是需要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針對當下的美術課程,需要讓學生認識到美術并非僅僅是繪畫,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等新興手段讓課程更加的生動。可以布置一個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繪畫,并和其他同學分享創作心得。例如,在“變化無窮的線條”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一些用線形材料拼擺出的造型,比如有摩天輪、藤椅、鉛筆速寫作品、線描作品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準備彩筆、蠟筆、短鉛筆、線繩等線形材料,鼓勵學生通過擺一擺、排一排的方式,塑造各種有趣的圖形和物體造型,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參與美術創作,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最終也一定會取得良好的美術教學效果。
2.2通過作品賞析,營造動手氛圍
教師在選擇美術作品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為了使作品更加的具有童趣,教師可以進行再創造,在原作的基礎之上加入自己的理解,這樣更利于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利用創新思維完成不同主題的畫作,并從中選擇一些優秀作品進行鑒賞。這樣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是對于提升學生信心,激發學生興趣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3]。讓學生認識到美術課程并非只是被動的接收知識,或是靜態的欣賞別人的作品,而是可以自己動手實踐,這也能夠體現出美術課程的獨特魅力。在對作品賞析的過程當中,教師既需要有自己的思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作品深層次的精神內涵,也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如何讓鑒賞過程更加的具有趣味性。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和獨特的見解,讓美術課程可以擁有一個創新與傳承并重,思考與實踐并行的氛圍,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3開設創作課程,提升動手能力
小學美術不能僅僅依賴于課堂教學,因為課堂時間較為有限,如果學生只是在課堂中進行實踐,是無法真正掌握和運用課程的相關知識。這就需要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設立創作課程,學生可以進行獨立的實踐,促進動手能力提升[4]。比如學校可以開展陶藝課,讓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創造一些工藝品,這樣既能夠讓學生認知到新穎的美術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當學生制作出一個完整的工藝品時也能夠帶來自信心的提升。例如,在“花花綠綠的糖紙”內容教學中,就可以直接組織開展“小小糖果店”的游戲活動,可以要求各個層次的小組(糖果廠)設計制作糖果,比一比哪個小組的糖果包裝更為精美,形式多樣,通過這樣的游戲情境設置,所有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其中,設計出了風格不同的美術作品,雖然他們的作品可能有好有差,但都是他們積極參與設計的成果,教師對他們給予肯定,并且引導他們繼續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出更為優秀的作品,從而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隨著課改的持續推進,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藝術情景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另外通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讓學生領悟到美術的獨特魅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動手實踐中。在課程設置上除了現有的課程外,還可以加入創作課程,讓學生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在授課方式上通過豐富活動形式,讓學生能夠真正樹立起動手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曉建.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7):156-157.
[2]顏非.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4):186.
[3]林萬麗.用智慧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16-18.
[4]羅宇.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J].中外交流,2019(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