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杰
摘 要:計算機基礎是中職課程體系的重點內容,對于技能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應該對其提高重視,實現教學過程的全面優化。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為基礎,真正促進了教育資源的高效化利用,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需求,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進程。本文對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意義進行分析,提出當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基礎;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04
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滿足社會各行業對職業人才的需求,已經成了我國教育系統的關鍵組成。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下,只有不斷創新計算機基礎教學理念和方法,才能引導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前提下,使其信息化素養得到提升,適應未來崗位工作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的滯后性弊端明顯,不僅會加大教師的工作負擔,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目標的實現遇到困境。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優勢,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完美對接,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靈活且便捷,是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一、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教學理論、教學方式等方面的混合,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線上與線下教學的融合,促進整體教學效果的改善。尤其是當前多種移動終端的運用,為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可靠依據。教師和學生借助于手機、電腦等媒介增進彼此的互動交流,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學內容的設計也會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能夠打破時空因素的限制,增強教學和學習的靈活性。通過在線課程、解題經驗和學習資料等多種資源的整合,能夠幫助教師擺脫對于教材的過度依賴,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推進教學活動的高效化開展[1]。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混合式教學也能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問題
應用混合式教學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同時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較多問題,主要體現在線上教學部分。因為線上教學無法做到面對面,師生之間少了很多交流溝通的機會,所以有時候會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不足,也會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形成阻礙,尤其是在線上教學中,教師未能采用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導致混合式教學存在形式化問題。教師對于在線學習平臺的應用意識不足,對于傳統線下課堂的依賴程度較大,平臺的作用僅限于布置作業和發布任務等。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學生生活聯系較少,無法引導學生領會知識的具體用途,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對于慕課教學、微課教學等方式的應用效果不佳,教學資源的整合力度較低。缺乏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合理設計,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盲目性的問題,無法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對課堂組織實施計劃予以改進,導致在混合式教學應用中存在僵化問題。
三、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做好教學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應該在整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實現網絡資源的篩選及利用,增強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及多元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智慧職教網站為依托,增進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通過慕課等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智慧職教云課堂中實現課程資源的及時導入,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為線上教學工作的實施奠定可靠的基礎。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送相關學習資源,包括作業、視頻和課件等,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了解新內容,在課堂學習中能夠跟上教師的步伐和思路,提高課堂教學與學習的效率。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中,教師應該注重合理篩選與整合,使其與教材內容做好有效銜接,真正符合當前階段的教學任務特點[2]。
2.教學設計: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應該綜合考量計算機基礎課程資源、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基本情況。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總體目標和層次目標。真正關注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對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等,使教學目標更加具有可行性,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引導,增強學生在計算機基礎學習中的動力。在線上平臺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計算機基礎重難點的講解,在線下課堂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兩者的密切銜接增強教學設計合理性。教學過程可以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課前環節應以資源制作和推送為主,課中環節則應以學習成果展示、課堂提問和示范操作等為重點,課后環節要及時引導學生自主復習,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鞏固提高。
(二)創新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預習:預習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過程,能夠在掌握新知識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薄弱點,在課堂教學中更具針對性。在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通過智慧職教平臺引導學生預習,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開展預習。教師應該注重微課視頻的合理運用,將新課知識點歸納在微課視頻中,幫助學生提高自主預習效率,讓學生通過相應題目的解答和討論完成教師布置的測驗答題。混合式教學模式也能夠增進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3],當學生在自主預習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時,能夠及時尋求教師的幫助,加快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
2.創設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更加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在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相較于單一化的平面教學而言,運用圖片和視頻等構建教學情境,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加立體和多元的課堂學習體驗,使其由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和深入。將學生帶入操作情境中,對相關操作視頻加以反復觀看,通過理論性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聲光畫影的共同作用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開展學習,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情境應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用途,堅定學習的信念,感受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