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王婉虹
摘 要:慕課教學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全新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優質教學資源,形成一種全新的知識傳播模式和學習方式。高職院校開展基于慕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符合新時代教學理念,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加入腦入心。高職院校的教育特色是職業教育,開展基于慕課并具有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可以使高職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論,有助于更好的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 慕課 職業教育 混合式教學模式
慕課教學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全新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優質教學資源,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知識傳播模式和學習方式。慕課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利用網絡為學生整合優質教學資源。高職院校的教育特色是職業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應體現這一特色,從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特色入手,建立基于慕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翻轉課堂,通過專題式教學、實踐、考核模式變革等多種形式將職業素養教育、專業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之中。將思想政治理論和“職業”、 “專業”的理念相融合,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有助于高職院校實現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標。
一、引入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慕課
慕課的發展給傳統高等教育帶來了重大機遇和挑戰。慕課不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并且為學生跨校選課,學分互認,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建立終生學習體系提供了新的途徑。選課學生可按照教師設定的進度在宿舍、圖書館、教室、食堂等網絡覆蓋的任意地點隨時隨地學習,實現“我的學習我做主”。選課學生可以在線上與名師零距離接觸,并在授課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課程平臺上布置的資料閱讀、練習、小論文、討論等學習任務。基于慕課教學學生在課下已學習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內容,在課上教師設計開展翻轉課堂,結合在線課程與傳統課堂建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善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效果。
二、基于慕課,在教學中突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特色,將思想政治理論和“職業素養”、“專業教育”的理念相融合
職業素養是人在從事某種職業時所必須具備的綜合素質,職業素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工作態度與職業發展。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提高職業道德為宗旨,以強化學生崗位適應能力為重點,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活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融入到課程教學當中,通過課程教學引導學生適應社會及職業發展的需要。
高職院校學生在校主要學習專業知識。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職學生的專業教育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而且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的吸引力。例如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案例同學生專業領域的案例密切結合;教學情境的設計與學生專業工作相聯系;實踐教學選取在學生未來專業工作相關的領域進行實施,拉近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專業學習的距離。將學生未來專業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素養要求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去,讓學生感覺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并非單純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而是和學生自身的專業學習、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
首先,在課堂教學上,注意緊密貼近高職學生實際生活,符合現階段專業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需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讓學生懂得人生的價值,熱愛國家,熱愛社會,熱愛自己的工作,培養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結合各個專業培養學生的職場能力,包括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管理、信息處理、創新創業等。
其次,在課堂教學內容上采用專題式教學,結合不同專業的情況,對進行教學內容進行重組,設計適合該專業的專題教學內容,制定專題教學活動。教師課前布置并組織學生分組、設定課程標準、規范、時長等,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順利開展專題教學活動,使之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組織形式,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再次,融合職業素養和專業教育設計安排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選取與學生專業及未來工作相關的領域進行實施,在實踐環節的設計中結合學生未來工作要求和職業素養要求。讓學生感覺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并非單純的理論教育,而是和學生現階段專業學習、未來工作密切相關的學科。
三、線上和線下考核相結合,形成最終成績
慕課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的在線學習形式,不僅僅包括以知識點為單元的短視頻的學習,還包括交互式作業、網絡社區互動、考試等,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行為在慕課后臺可以被測量,形成綜合線上成績。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下考核將學生出勤、課堂表現、課堂討論、演講、實踐等多元表現納入考核范圍,以科學合理的權重進行綜合考評并形成線下考核成績。通過對學生整個學期的考查,將慕課線上考核成績、線下多元考核綜合成績按一定的比例相結合,形成最終期末成績,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
結語
基于慕課有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注重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教育浪潮中突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特色,使高職學生在情感上逐步提升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使他們感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同時也有利于自身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從而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擔負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使命。
參考文獻
[1]“慕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李梁,《思想理論教育月刊》,2014
[2]“慕課”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啟示,陳豪,《思想理論教育》,2014
[3]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特色的研究,姜燕,《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