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
摘 要:許多學者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將電話問詢、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相結合,著眼于目前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實條件,了解體育課程改革實施的現狀。對于體育課程改革來說,目前的制約因素比較復雜及多元,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對簡單理論知識的灌輸,整體的師資力量和水平不夠理想,場地器材無法滿足學科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部分教師和學生出現了消極對待的情緒以及負面因素,這一點嚴重影響了體育課程改革工作的順利落實。對此,教師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學理念,明確不同教育條件,積極推進體育教學體制的改革以及突破。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中心地位,弱化考試的中心地位,有效解決目前學科教學改革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利用,為學生個性化的成長以及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程改革;制約因素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81
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實踐性比較明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明顯的成效。教師需要注重對問題的分析以及研究,明確這一階段的體育教學改革要求,確保課程改革工作的穩定運作,保障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收獲。小學體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基本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和考驗,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主動與同行保持密切聯系,學習優秀做法和經驗,掌握行之有效的體育教育教學策略和方法。站在學生的角度積極踐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確保小學體育課程改革工作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及發展提供更多的依據。
一、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
體育是小學教育教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這門學科以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全面發展為依據。因此,在推進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許多教師主動站在學生的角度,立足于體育課程的實踐性要求,將豐富多元的教育教學內容融入其中。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最為關鍵,教師需要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融為一體,確保對癥下藥,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不夠理想。
首先,不同階段的體育課程改革工作存在明顯的區別,盡管學校的參與積極性比較足,但是整體的師資素質卻有待提升,場館設施不夠充分。有的教師沒有嚴格按照新課標中的相關要求主動變革教學內容,忽略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以及分析,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積極增添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體育項目,整個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
其次,體育教學模式機械生硬,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不足,沒有嚴格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形式,教學組織和教學體系較為單一和機械。另外,有的教師忽略了教學評價工作的有效改進,沒有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基礎來調整教學思路,往往直接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進行分析及研究。
二、小學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制約因素
通過對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分析不難發現,這一工作不夠理想,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體育課改工作的實施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難以避免會遇到許多的阻力以及困難。其中場地器材、師資力量、教學策略的影響最為直接及深遠,不同學者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了解目前的教育教學現狀,分析學生不配合的實際原因,進一步調整教育教學思路及策略。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中所存在的制約因素比較復雜及多元,因此教師需要注重細節要素的分析。
(一)缺乏場地器材
新課標明確要求,小學體育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運動項目技術,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以及行為習慣,避免學生消極對待和中途放棄。這一創造性的教育教學要求能夠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的可操作性以及科學性,對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非常關鍵的影響。
在實際操作中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分層次教學,現有的場地不夠理想,部分教師沒有真正著眼于目前的體育教育教學設施來進行分析及研究。這一點在部分農村學校體育教學中體現得較為明顯,有的農村學校生源數量不斷上升,但是現有的體育場地卻沒有進行有效改善,出現了許多不可協調的矛盾。在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過程之中,城市學校的增加速度相對較慢,因此城市學生的人口集中,目前的場地設施盡管有所增加,但是無法更好地滿足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質需求。部分學校的品牌創設周期相對偏長,資源矛盾較為嚴峻,導致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教學改革工作不夠理想。
(二)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在小學教育階段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學生對教師比較依賴,教師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課程改革的成效。目前來看,小學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不夠充分,整體的教學改革工作受到了師資的制約以及影響。
首先,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改革工作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充分,存在許多錯誤片面的解讀和認知,沒有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主動調整思路。整體的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忽略了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其次,小學體育教師參與專門培訓以及提升的能動性不足,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出現了許多弱化學生個體需求的問題及障礙。有的教師直接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和教學經驗全權包辦所有的教學內容,因此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教師在安排體育課程內容的過程之中比較隨意,沒有進行審慎判斷以及綜合分析。
(三)應試教育影響顯著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之中,部分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現狀不夠理想,教師的能力評價工作直接被無視,教學策略和手段較為單一,直接以考試為中心,應試教育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教育教學質量不夠理想,課程改革工作受到了極大的阻礙,體育教師的課堂管理工作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及矛盾。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往往過于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以及實踐技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