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龍
摘 要: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不能成為一個浮躁的教學者,而是要精心地構建起課程體系,又能讓學生在相關的課程體系中,釋放本人的學習活力,還能讓學生得到更大的進步。初中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的同時,對于趣味課程自然有著內在的向往,教師要讓學生能化解錯誤的認識和心態,還能在學習信息技術的同時,又能養成正確的學習思維,懂得信息技術課是有用的、有趣的、美好的,同時也是有著相應的活力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讓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產生合理的熱愛和眷戀。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趣味教學;策略探討;模式分析;影響策略
正文: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把更多的課程要素和課程趣味融入到信息講臺上,讓學生能在學習信息技術的同時,產生一種樂此不疲、孜孜不倦的狀態,這種狀態的存在對于學生的發展、提高和進步是意義重大的。學生要深刻地懂得:如果自己能以一種富含趣味的狀態去攻克信息技術課上的問題,又能以此來強化本人的實踐操作能力,那么必然能收獲到極好的學習效果,也能讓自己學習未來呈現著一片曙色。
一、運用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創造和應用課堂教學情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有效地優化情感態度體驗,提高學習動機。初中信息化教學應靈活運用多媒體、微課、電子白板等技術手段,使信息技術知識以圖像、動畫、以短視頻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帶來多樣的外在感官刺激,有效優化學生的感性認識。
比如,在教授《電子表格巧修飾》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設置數據樣式和美化表格的方法,為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筆者結合教師系統創設情境演示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演示,掌握本課程的知識。做完示范后,筆者又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練習空間,讓學生根據示范內容進行操作,逐漸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此,筆者通過運用教學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學生交流討論,積極開拓學生思維
通過溝通討論,使學生認識資源共享,思想碰撞,從而營造更為積極主動的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擺脫以往單一的個體競爭、分散的局面,將全班分成4-6個學習小組,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化”為基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交流,促進學生思維的相互啟迪與開拓,最終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授《體驗體驗數碼生活》這一知識時,筆者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發展、信息編碼的意義,從而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與學生小組進行交流。筆者先把學生分成多組,每組5人,然后,筆者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討論和交流。由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筆者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三、融入生活實例,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眾所周知,知識來自現實生活,最終應用于生活,信息技術知識也不例外,在生活中蘊藏著許多信息技術的實例,這些例子可作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和教材,以優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與應用。針對這一點,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積極拓展教學思路和范圍,將各種生活事例、材料納入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這樣,使信息技術與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從原來的教學教材、課堂教學,進入廣闊的社會生活空間,讓學生體驗,全面認識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和實際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應用意識。
例如,本課程主要教授《走進信息世界》這個知識,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信息的三種表達方式,熟悉傳遞信息的多種途徑。舉個例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信息是相互聯系的,而且在現代社會,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那么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是什么?隨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如此,筆者通過融入生活實例,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氛圍。
四、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讓學生得到更大的課堂自由度
初中信息技術課不應成為一堂限制學生的內在自由的課程,而是要成為一堂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自由的課程。教師要讓學生懂得:沒有學習樂趣的個體是無法學好信息技術課的,同時,一個缺乏自由度的人,也是無法學好信息技術課的。學生要懂得:自己得到的自由不是要挑戰課堂紀律的,而是在教師給予的權利下去行使相關的自由的。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藝術字的制作》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善于在完成相關的任務時,能把自己的創造力、思維活力、內在個性注入其中,同時讓自己做出的成語故事集呈現出不同于他人的風貌和狀態,教師要讓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美好,還能讓學生消除被動感和浮躁感。成語故事集兼顧文學性、文化性、歷史性,同時也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有著相應的要求。在此同時,學生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懂得按照嚴格方法來實現創新的人,這樣的思維模式是錯誤的。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課程、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也要讓學生懂得:信息技術課程上應該是具有著學習樂趣和探索的樂趣的,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發展自我、提高自我、推動自我,讓本人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同時要懂得:沒有強大的學習熱情,也沒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將必然在課堂上無法實現綜合的進步。教師要讓學生能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
參考文獻:
[1]許增盈.探索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新模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04):64-65.
[2]梁富全.高效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構建[J].計算機與網絡,2021,47(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