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彤 王玉鳳 郭瑞霄 張俊

摘要: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VR )又稱為介入治療學,是由Margulis在1967年首次提出,其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早期階段(X線發現后不久)、成熟階段(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在2003年7月美國介入放射學會(The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SIR)的相關刊物《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VIR》發表了一組文章,紀念該學會成立30周年。介入治療可以通過血管的栓塞來進行止血,并且介入治療具有微創、術后并發癥少、安全性高、預后效果顯著等特點。正是介入治療有以上優點,在婦科及產科疾病的治療中更加受到醫生的青睞。因為在以往的產科疾病治療過程中,大部分需要將患者的子宮進行切除,這造成很多女性在術后的生活造成困擾,對患者生理及心理都有很大的創傷。所以,研究出一套對于患者創傷更小的治療方式勢在必行。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很多女性開始生二胎,而很多人不知道生二胎存在著很多風險。如果一胎是剖宮產,生二胎時會存在瘢痕妊娠、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的危險。而這三種可以同時發生,被稱為兇險性前置胎盤。
關鍵詞:兇險性前置胎盤;介入治療;胎盤植入
前置胎盤(Placenta previa)是指孕婦在第二次懷孕時胎盤種植于子宮下段或覆蓋于子宮頸內口上,位于胎先露之前。它是在懷孕中期到懷孕晚期可以出現輕度或者重度的陰道出血;是妊娠期的嚴重并發癥之一,處理不當可危及母兒生命安全。
其中,前置胎盤中的兇險性前置胎盤(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是最危險的種類之一,也是產科最嚴重的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植入的死亡率是普通前置胎盤的7倍左右,而兇險性前置胎盤極易發生植入,患者的胎盤侵入其子宮的肌層,其概率達到了50%以上。正是因為前置的胎盤無法自行剝離,可能使患者出現大出血、休克,嚴重危及產婦生命,而兇險性前置胎盤更加危險。
在剝離前置的胎盤時及可能發生大出血,這就要求醫院做到兩點。第一是有充足的血源可以在患者大出血時立即建立靜脈通路為患者輸血;第二是要有過硬的技術進行手術止血。傳統的止血方法有子宮按摩、藥物促進宮縮、縫合、子宮動脈結扎,嚴重者必須行全子宮切除術。
根據在某家醫院,由2015年8月到2016年5月的調查表明介入在兇險性前置胎盤的治療中效果顯著。以下是調查數據:
通過介入治療后,13例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的髂內動脈球囊置入阻斷均成功。
8例出血量≤600ml
4例出血量在1000~2000ml
1例出血量約在4000ml
術后的預后效果如下表格:
4例患者術后即摘除球囊
8例患者在球囊摘除術后行子宮動脈栓塞術(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
只有1例為胎盤植入且黏連,因胎盤剝離不全,行全子宮切除術。
這個案例及數據已經陳舊,接下來于女士的案例令我們觸目驚心。居住于哈爾濱的于女士在2020年的一次孕檢后得知自己胎盤前置且前置的胎盤已經植入了子宮的肌層,同時見膀胱底部與子宮下段廣泛粘連,醫生的建議是終止妊娠否則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但于女士始終不愿放棄自己的孩子,住院等待分娩。在數月后迎來了于女士孩子的出生,當一切都順利進行的時候意外發生了,胎兒分娩完成,而于女士因剝離胎盤的創面不停的出血陷入危險,此時,陳萱教授用藥物促進子宮收縮,但出血量也達到5分鐘出血1500ml。陳萱教授聯合張宗峰主任為患者縫合,最終出血止住,也保住了患者的子宮??墒顷愝娼淌谟玫氖莻鹘y的止血方式,但是我更傾向于用介入治療的方式,在患者進行剖宮產之前進行介入,栓塞患者的子宮動脈,這樣可以使患者的出血量大大減少,而且子宮的血供豐富不會因一條血管堵住就導致缺血缺氧而壞死。
生命有時脆弱,但有時又格外堅強。濱州市29歲的二胎媽媽于2021年的2月在濱醫附屬醫院DSA手術室中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堅強。兇險型前置胎盤伴植入,醫院的產科、心臟大血管外科、新生兒科、麻醉科等多科室聯合救治下,成功挽救下二條生命。同時也標志著這是濱州首例腹主動脈球囊阻斷輔助的剖宮產手術。
總結:介入一詞早不是新的名詞,在上世紀就已經出現在各種科技研討會上,但是現在對于我們來說介入治療并不是耳熟能詳,甚至如果我們不學醫就不知道介入這項治療技術的存在。介入治療對于醫學是一個階段發展的產物,或許以后會有更先進的治療技術代替它,但就現在而言,介入治療并不是很成熟的一項技術,就這一份調查能看出,介入治療還有很多不足。目前為止,介入治療也存在著禁忌癥,例如:心、肝、腎功能不好的人就不能用介入來進行治療。還有就是介入治療是通過在血管里進行操作的一項技術,這就要考慮患者對于對比劑會不會過敏的問題,一旦出現過敏現象對于患者將是致命的。利用導管進入血管來進行治療,可以說這是一項偉大的發現。子宮是一個血管豐富的器官,血供系統龐雜,而子宮最嚴重的并發癥就是大出血,通過堵住血管防止出血效果是很好,可是手術中存在不可預測的危險,如果在剖宮產的過程中發生了羊水栓塞,那么這會大大增加產婦的危險。所以,介入手術在各類疾病的治療中都會存在問題,但介入治療的微創和預后效果好,對于外科手術介入還是在以后的發展上更具有優勢。
參考文獻
(1)倫蹤芳.淺談介入放射學[J].醫療裝備.1002-2376(2011)11-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