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占友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重點關注事項,應該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維度,分析與之相關的工作內容。從財政稅收政策層面,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下面將分析財政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根據農業轉型發展需要給出科學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轉型;財政稅收
1農業稅收政策現狀分析
1.1支農資金的投入的局限
我國農業投資資金使用存在明顯問題。這種制約首先體現在總投入的總量上,農業投入成本在全國總投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同時,資金的使用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雖然資金分散在各個層面得到了抵消,但沒有重點的定向投資,使整體發展表面化,對農業經濟的轉型發展起到了嚴重的制約作用。
此外,這種限制還體現在免費方法本身的特點上。目前存在機構不規范、制度不完善、渠道單一、總量不足等問題,意味著無償的方式在農業升級建設中的有效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1.2稅收在環保功能上的不足
雖然農業生產中耕地紅線已經明確,耕地占用稅已經通過,但在巨額利益面前,稅率似乎很小,無法合理占用耕地。此外,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導致,這一現象也更加突出。
同時,在稅收方面,我國的制度并不完善。免費土地和其他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內容沒有建立稅種。在保護環境資源方面,對相關污染不征收重稅。這是客觀上的對污染的適應。在某種程度上,對農業的生態化建設也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1.3農業稅收制度的不完善
我國在征收實際農業稅的過程中,在稅種、征稅方式、征稅范圍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國內財政收入水平不足以滿足政府履行職責的需要。因此,稅收以預算外資金的形式進行。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農業生產者投資減少的問題,同時,也降低了對農業的的生產欲望,這在很大程度上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1.4稅收的區域局限性
從社會經濟發展總體來看,發達地區的稅收政策效益明顯優于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不僅不利于第二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經濟差距不斷擴大,形成惡性循環,欠發達地區吸引外資和人才,限制發展現有商業模式,加劇虧損,更是不可取。同時,對環境資源破壞的嚴重,對農業的轉型升級產生一定的影響。
1.5稅收形式單一
稅收是有一定種類的,但在我國目前的方案中,多采用直接免稅方式和優惠稅率,相關政策很少,使得現行的稅費政策只顧農業,不積極激發其積極性,導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出現被動的問題,不能調動資源效益和政治效益,無法實現吸引外部預算和人才,以及對技術水平和管理方式進行有效升級。
2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助力財政稅收優化的策略
2.1增加財政在農業產業無償投入的數量
(1)調整政府財政支出結構,同時需要分析原有稅費條款,及時發現稅費與市場發展要求不符的內容。計劃經濟臃腫、與市場發展要求不符、不科學的支出均是政府在財政支出結構上需要快速消減的內容。比如行政耗損、企業補貼,削減相應資金投入量,可以提高財政支出金額應用的合理性。
(2)在農業產業增加無償投入量,將稅收制度改革工作變成核心內容,清除稅收內容并清費利稅,提高稅費外資金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學性,可以強化政府在財政方面的管控能力。
(3)需要適當性的開展政策性融資,在此方式下可以從市場中調動空閑資金,用于投資建設的,發揮空閑資金價值。除此之外,可以降低政府在財政方面的支出量,緩解政府承受的財政壓力,對農業經濟轉型升級也有巨大的作用。
2.2推動政策性融資與投資
在政策性融資投資環節中,應該分析我國實際狀況,從自身發展需求考量,不斷的完善工作模式。在此期間可以借鑒國外在政策引導融資投資方面的經驗,與我國國旗相互結合,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為政策性融資投資服務,明確工作目標,優化升級政策,提高投資與融資方式的合理性,升級工作手段與方式。
在融資機構設備方面需要確定工作原則,在規范性政策性原則下考慮工作方式并確定工作范圍,從而可以在科學的管控方式下發揮管理制度的作用。農業發展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在我國農業產業發展中,嚴格保證自身為農業發展服務需要,在改革過程中明確自身的地位,嚴格支持政策性融資投資項目,發揮執行機構的職能作用。在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發揮執行機構作用同時,也可以提高融資活動的合理性、規范性,完成預算編制任務。
另一方面,需要清楚我國農業產業發展需求,清楚農業產業發展在融資投資方面的需要。考慮到政策下融資投資渠道過于單一,對農業產業發展形成的影響,需要拓寬融資投資的渠道,還應該積極的發掘政策性融資投資的應用價值,由此可以發揮金融債券與國家債券的作用。可以通過亞投行貸款、社保基金、郵儲等方式,在多渠道下保障資金充裕,開發多種融資投資渠道,也可以提高資金供給的連續性、穩定性,為農業生產獲得穩定資金提供保障。
2.3調整財政支農投入的使用性
(1)發現現代科技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作用,需要在農業領域中積極的要用現代科學技術與設備,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高度關注涉農科技研究工作,增加在相關領域的投入力度,在轉基因技術、育種技術、生物工程等方面,投入足量的人力、物力,在保障經費投入滿足領域發展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相應技術的研發進程,為農業科技的發展作出貢獻。除此之外,還需要優化,農業產業人力結構,需要招收大量現代化科技型人才,提高農業科技人才的薪資水平,以此招攬更多的人才,使其愿意自主參與到農業生產活動。
(2)農業產業發展中需要關注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養殖規范化、蔬菜溫室大棚、低產田改造、農業經濟化發展、農用水利工程均是極有潛力的項目,需要增加對相應項目的資金投入量,積極的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3)在生態農業發展中需要了解國家提出的各項政策,確定農業發展方向,還要在鄉村振興期間明確農業生產紅線變,堅守生產紅線,增加對農業生態工作的作用。除此之外,需要分析養殖業、調整梯田、建設退耕還林、鄉村旅游等生態型建設工作的實行情況,合理的應用各區域在資源方面持有的優勢,推進生態型建設。在養殖業、調整梯田建設等生態型建設工作中,需要結合國家法律法規補貼政策,通過行政管理的方式糾正農業生產中的不當行為,控制生產工作,防止農業生產因過度放牧與開荒的行為,對環境造成破壞。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動態關注生態型建設工作,還應該選擇積極的方式推動城鎮化建設工作。在增加財政投入量的同時,需要拉動農業規模化生產,在財政投入與規模化生產相互協同的過程中,推進生態型建設工作。
結語
在我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為推動農業產業高速發展調整稅收支出政策,促使農業經濟快速完成轉型升級的時代任務,所以稅收成為農業領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增加政策投資融資、完善無償補助等方式下,為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王安美.鄉村振興戰略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財政稅收相關政策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1(12):11-13.
[2]盧仙華.農業轉型升級中財政稅收驅動要素與支持路徑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1,38(04):48-53.
[3]林暹亮.農村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長效機制構建研究[D].浙江海洋大學,2020.
[4]劉濤.探討鄉村振興戰略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財政稅收政策[J].經濟師,2018(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