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濤 余玲 唐東勝 張馨元 張峰 李小文
摘要:當前,我國的農作物一般是玉米。文章通過對玉米種植的現狀進行分析,對出現的栽培問題進行研究,并對玉米栽培的技術進行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對玉米栽培方面的技術進行參考。
關鍵詞:玉米;現狀;問題;栽培技術
1我國玉米種植現狀
玉米具有重要的食用價值及經濟價值,其適應性、耐旱性及耐貧瘠性很強,在我國各省份均有較大的種植面積,尤其在東北、河北、河南等地的種植比例較大。玉米種植在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有顯著差異,但從整體來看,其產量和質量均比較穩定。一直以來,玉米均作為糧食作物,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玉米用途也變得更加豐富,不僅可以加工成玉米胚芽油,還可以采用其他工藝方法對其進行加工[1]。
2當前我國玉米栽培中存在的問題
2.1機械化作業受地域環境影響較大
隨著我國農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玉米種植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已經由傳統的人工作業逐漸向機械化作業轉型。機械化作業的應用,有效地彌補了傳統人工作業的不足,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對玉米種植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然而,縱觀我國玉米種植情況,由于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農用機械一般僅適用于平原地區,而非平原地區則不能使用,從而影響非平原地區的玉米產量[2]。
2.2選種問題
玉米的重要基礎就是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這也是我國玉米種植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如果沒有選好品種,就會直接影響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我國的玉米品種一般為雜交品種,在選擇玉米品種時,應該結合所在區域的土壤特性以及環境特征,綜合考慮種子的發芽率、品種生育期等因素,以保證玉米生長。當前我國各地區在玉米栽培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選種問題,實際的選種工作并沒有遵守上述原則,導致選種環節頻繁出現問題,給玉米帶來了很大影響。
2.3土壤及肥料問題
玉米產量與土壤、肥料有很大關系,土地的整合度以及土壤特性對玉米有很大影響。一般情況下,保證其他因素不變,土壤肥沃的地區,可以更好地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從而提高玉米產量;如果土地貧瘠,則難以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玉米產量勢必也會受到影響[3]。
2.4種植技術問題
在玉米栽培過程中,種植技術是影響玉米高產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使用科學的玉米種植技術,才能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目前,我國玉米種植技術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要改進和創新,同時相關設備也較為落后,對玉米的高產也有影響。
3玉米栽培技術要點
3.1合理選擇優良玉米品種
在種植過程中,玉米的品種也直接關系著作物最后的產量與質量,只有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才能達到提高玉米產量與質量的目的。玉米有著許多的品種,不同的品種對于光照強度、時長以及水分的要求都截然不同。因此,在對于玉米品種的選擇上,農戶們首先應當根據各地具體的日照情況和降水情況,來選擇與當地較為契合的玉米品種,這樣才能保證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其次,農戶要在這個基礎上選擇抗病蟲能力較強的玉米,這樣才能保證玉米病蟲害防治的效果,避免因嚴重的病蟲害而出現玉米減產的問題,保證農戶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證玉米的產量與質量[4]。
3.2種子處理
種植前對種子進行處理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對播種后種子發芽率有直接影響。可以采取干濕循環的方法,提升玉米種子的抗旱能力,尤其在干旱少雨的地區。具體處理方法如下:將玉米種子放在2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48h,將種子撈出放在通風處自然晾干。此外,也可以使用藥劑或者種衣劑進行處理,目的是提升種子的抗逆性,保證種子的發芽率。
3.3施肥管理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的施肥管理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只有經過科學的施肥,才能確保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首先,在進行玉米種植以前,農戶要對田地進行詳細的檢測,發現土地中的有機物質含量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就要及時地對田地施加有機肥,以補充不足的部分,保證土地的肥力可以支撐玉米的生產。其次,農戶要把握好玉米在各個成長階段所需要的營養,針對性進行施肥,確保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長。最后,農戶還要根據病蟲害情況來進行施肥,當發現有病蟲害發生而導致植株衰亡的現象時,及時施加氮、磷、鉀等元素來應對病蟲害的侵襲。且在整個施肥過程中,都要控制好施肥的量,確保不要出現玉米營養過剩的現象[5]。
4病蟲害的防治
4.1玉米成長各時期的防治
在穗期,玉米螟對于玉米的危害巨大,農戶可以在玉米心葉處施加顆粒的殺蟲劑來防治玉米螟。而到了穗期,玉米面臨著更多病蟲害的威脅,農戶需要在這個時期對玉米地進行追肥,提高玉米長勢來面對病蟲害的威脅。這一時期容易發生的病蟲害大多是一些危害性較強、死亡率較高的病蟲害,所以要盡量在這一時期對玉米的成長進行呵護。同時,在對使用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時,農戶要認識到農藥對于玉米的不良影響,選用低毒性的農藥進行噴灑[6]。
4.2誘殺技術
誘殺技術主要應用在玉米蟲害的防治上,可以大幅度降低蟲害對玉米植株造成的影響。首先,大多數的害蟲都有著較強的趨光性,農戶可以借助一些殺蟲燈來對種植地及附近的害蟲進行誘殺。具體來說,農戶在晚上打開殺蟲燈時,可以將附近的害蟲集中到殺蟲燈附近,再通過物理方式,如電擊或是水淹等方式來剿滅害蟲,達到對蟲害的防治目的。其次,害蟲對于鮮明的色彩往往具有很強的趨向性,農戶可在種植地附近旁布置不同的色誘板,再借助電擊等方式來對害蟲進行剿滅。不過在使用色誘板誘殺技術防治蟲害的過程中,農戶要注意色誘板的顏色選擇以及安裝的密度,不要對一些會捕食害蟲的益蟲造成影響。
4.3害蟲天敵的利用
在進行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過度使用農藥會對玉米植株產生傷害,造成玉米減產的現象。為此,農戶可以利用害蟲的天敵來對害蟲進行絞殺,借此來輔助減少農藥的使用。大多數常見的害蟲都有其生物天敵,利用好這一自然規律,便可以依靠病蟲的天敵來明顯減少害蟲的數量。比如,農戶可以嘗試在農田內構造出一定的生態環境,通過種植一些可以吸引到害蟲天敵的植物,來利用這些害蟲的天敵對害蟲進行滅殺,借此來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達到玉米增產的目的。
結語:玉米作為我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其營養價值極高的同時,對于環境的要求卻不高。因此,玉米種植栽培技術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玉米種植栽培技術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提高對于玉米種植栽培技術的研究力度,借此來提升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韓建英,程志崗,高志英.農大372玉米在平山縣的種植表現及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21(05):16.
[2]柴春艷.基于農業技術推廣作用及大豆、玉米栽培技術要點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20(11):139-140.
[3]陳鋼.玉米新品種金博士813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種技術要點[J].農業科技通訊,2021(02):211-212+221.
[4]劉仲發.內蒙古沿山灌區玉米無膜淺埋滴灌栽培技術要點及應用效果[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32):63+65.
[5]王金召,王保林,別海,喬旭,王健.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種鄭玉857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科技通訊,2021(01):272-273.
[6]楊國虎,竇秉德,李學偉,佘奎軍,程晉龍,王麗娥.優質鮮食玉米新品種寧甜糯1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種子科技,2020,38(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