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素珍 張赟 池家飛
摘要:互聯網的應用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標志。互聯網現在已經融入世界,深刻影響人們的情感理念、價值取向、道德標準、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細胞”,是高校育人功能發揮的重要平臺。創新班級管理模式,是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舉措,班級管理“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研究對強化高校立德樹人功能發揮,積極推進全員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班級管理;三位一體;創新;全員育人
當前,高校班級管理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班級凝聚力下降,文明養成和學風建設難度日益加大,全員育人功能不能得到很好落實等。傳統班級管理模式中,輔導員、班主任、班團骨干之間的職責分工不夠清晰、功能定位不準、溝通互動不足,班級管理靠輔導員單打獨斗,難以形成合力。在互聯網時代建構班級管理“三位一體”管理體系,即輔導員、班主任和班級骨干為三位主要管理者,充分整合它們的管理職能形成一個整體。三者相互配合、各有側重,并依托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優勢,積極構建常態化、全時空的溝通互動體系,消除管理“死角”,達到全方位全天候指導服務學生的效果。
一、班級管理“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的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三全育人”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班級管理“三位一體”模式,是在新形勢下順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是創新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探索。
在“三位一體”模式中,輔導員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是學生的精神導師和知心朋友,重在對學生思想、行為習慣的引領;班主任是專業課程指導者,是學生專業發展的啟航者、專業思維形成的推動者,在注重對學生個性化指導基礎上開展班級管理;班級骨干是大學生的榜樣示范,圍繞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需求和問題開展工作。
班級管理“三位一體”模式中注重合力作用的發揮,輔導員處于核心位置,在規范性、科學性的管理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輔導員的工作貫穿于班級管理全方面、全過程,是連接班主任和班級骨干的紐帶,也是兩者發揮作用的平臺。班主任和班級骨干以學風建設和個人生活學習管理為重點方向,有效地協助班級管理工作,形成合力,使班級管理進入良性軌道。
二、班級管理“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生為本”原則。在班級管理“三位一體”模式中,要激發學生干部積極參與、主動策劃組織活動的熱情。對于班級其他成員,也要盡量增加他們之間的參與性,一個都不能少。
2、堅持科學化、系統化原則。在班級管理“三位一體”模式建設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保證實施過程的科學化、系統化。
3、堅持秉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班級管理模式要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在繼承優良傳統上,不斷探索“三位一體”管理新途徑、新方法。
三、班級管理“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的目標定位
班級管理“三位一體”模式的目標是培育優秀班集體。優秀班集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強烈的個體創優力。充分發揮班級全體成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通過努力工作和刻苦學習,學生逐漸將集體目標內化成為個體目標,樹立強烈的創優力。
2、具有較強的班級凝聚力。全體同學都應有較強的集體意識,班級內部成員在思想上統一凝聚力。班級成員之間人際關系良好,都能以集體利益和榮譽為重,以為班級爭光添彩為榮,以生活在班集體中為幸福。
3、具有良好的班級管理力。優秀團隊是一個班集體成為優秀集體的必要條件,班級骨干在班級崗位上能夠團結協作、公平公正、責任感強、嚴于律己,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力。
4、具有優良的班級作風力。優秀的班級風氣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和道德素質的提高,在良好的班級風氣影響下,學生更容易養成自律意識,有利于形成互幫互助的班級作風。
四、班級管理“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的舉措
1.創新班級管理組織形式
創新班級管理組織形式,促進班級學習氛圍的形成。一是借助網絡平臺創建網絡班級,為老師、家長和學生搭建平臺,生成學生系列、家長系列、老師系列。邀請大家都去網絡班級里看看,吸引更多的家長參與網絡班級建設中。二是細心包裝,辦成班級家園。借用班級網絡上傳班級照片,個性化設計能夠體現本班級文化、帶有班級口號的logo,發動全班同學一起為網絡班級設計響亮的個性化的班名、班徽等,精心打造網絡班級文化,讓家長,授課老師、學生成為網絡班級的主人。三是通過網絡班級交流平臺,組織同學對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去偽存真,澄清問題。及時吸取好的意見和建議,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人性化,使網絡班級成為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和家長的精神家園。
2.搭建班級管理網絡平臺
開展班級管理,構建“網絡客棧”,實現信息共享、實時可控。首先創建QQ群或微信群,通過網絡把松散的學生組織在一起,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加強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三方互動交流,建構全天候、全時空的互動交流體系。再者創建學生電子檔案,把學生的個人信息、思想動態、學業成績、生活學習狀況、身心健康狀態等記錄在電子檔案里,形成獨特的、全方位的學生成長記錄檔案。其次可以創建班級微信公眾號,讓學生在平臺上發表文章,分享作品,反思評論,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
3.營造和諧溫馨的班級心理氛圍
大學生容易在人生十字路口迷茫、彷徨、困惑,找不到出路;容易有夢想卻不愿意行動,有創意卻不能夠擔當;有激情卻易受挫,有才情卻易倨傲,容易自我否定,正值青春期大學生的種種困惑讓我們更需要創新工作方法手段,學會運用互聯網思維、信息技術手段破解難題,答疑解惑。利用互聯網技術積極構建網絡心理健康咨詢平臺,學生可以尋找本班或本校同學交友聊天,尋求幫助。開展班級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班級學生通過登錄專題網站,填寫《心理健康晴雨表》,通過計算技術和專家檢測,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而構建班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數據庫。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通過互聯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做到雙方不知道對方身份,實現溝通交流的地位和信息交互對等。
4.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輔導員、班主任、學生骨干“三位一體”最基本的服務單位是班級,制度文化是大學校園法制文化形成的現實基礎和依據,它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前提條件,它依據學校規章制度制訂者有意識的選擇,其客觀性主要體現在規范性、組織性、秩序性,屬于校園范圍內必須強制執行和嚴格遵守的文化類型,如培養目標、校規、校紀、教學及管理制度以及相應形成的嚴密的組織機構。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具有客觀性,體現在對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目標管理、紀律規范不可動搖的堅決執行。開學初,應組織所帶班級主要班委共商管理班集體的方案,經常給他們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定期召集班委進行班級制度管理的經驗交流,真正做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加強對班委的指導,班級文化建設的主觀性是“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班級文化一般都是宣傳引導、規范管理、班級組織完善的結果,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應該重視宣講規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宣傳教育的同時,制定落實行為規范的細則,在實踐中不斷強化,努力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模式,建立能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班級制度文化。既有價值觀的導向,又有制度化的規范,同時制度文化應該是具有客觀性但同時又應該重視學生的自主選擇和自我管理。
5.班委的選拔與培養
在建設班級文化時,要調整好班委會的組織機構,建立和形成與制度文化相協調的組織體系。切實做好優秀班干部的培養工作,充分發揮班干部的堡壘作用,有意識的鍛煉班干部的組織能力和調節人際關系的能力,使他們在為同學服務的過程中培養未來生活的EQ能力。教育他們提高自身素質,完善工作藝術和工作方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團結同學,平等待人。對班委的使用,要充分信任,大力支持,維護他們的威信,同時也要建立公平的競爭激勵機制,建立動態的班委考核管理機制,使班委的榜樣示范作用充分發揮起來。
通過一系列的集體活動,促進學生發展自我控制能力。當組織開展集體活動時,要非常注意激發全體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讓學生成為集體的主人,在集體活動中唱主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適應,實現自我教育。
五.班級管理“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的后效
班級管理“三位一體”模式的關鍵優勢在于使“三位”迅速達成“一體”、發揮合力作用。要加強互聯網工作平臺建設,完善輔導員、班主任和班級骨干選拔、管理和考核制度,調動三者積極性,激發內生動力。要明確職責分工。增強工作中相互配合、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意識;要加強交流溝通,切實推動班級管理工作。
在“三位一體”模式中,三類管理者雖然開展工作的角度不同,但在互聯網時代,通過信息技術構建新的管理格局,將師生置于平等地位,消除了傳統管理模式效果差的不利因素,學生自由發表看法,管理者及時發現學生中真實存在的問題,針對原因,對癥下藥,提高管理工作的及時性和高效性。
針對“三位一體”模式中三者不同職能,采用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方式:輔導員開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管理,消除“長篇說教”式管理帶來的學生厭倦及逆反心理,豐富學生內心世界情感,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班主任豐富的專業知識、虔誠的敬業態度和強烈的責任感可以對大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班級骨干積極向上、成績優秀、健康陽光的形象成為學生的榜樣。
參考文獻
[1]肖昊.專著《教育發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2]張東艷:《高校輔導員角色探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3]夏侯建兵.主編《五維一體網絡育人新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基金項目
2019湖北省高校學生工作精品:互聯網時代班級管理“三位一體”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019XGJPF3013)。
作者簡介
葉素珍(1973-),女,湖北仙桃人,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