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東
摘要:農業種植業一直是推動我國經濟實力進步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支撐力量,我國農業種植業的發展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占據著國家經濟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當今時代下,如何推動農業種植業的穩定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國農業方面的發展一直都比較良好,被稱為“農業大國”,但是這樣大規模的發展也涌現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對環境、人體等都存在一定的傷害。基于此,本文針對農村綠色循環農業推廣與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綠色循環;農業推廣;應用分析
引言
對于農業發展來說,綠色循環農業在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可以解決很多現存的發展問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含義,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要想與環境和平共處,實現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協調性發展,就必須要大力推廣和應用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維持生態平衡。為此我國必須要針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努力解決其中的一些現存問題,讓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與應用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應用途徑
(一)農牧結合
對于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應用,相關人員要認識到想要實現綠色循環,就必須要減少化肥、農藥等物質的應用,最大限度的減小這些物質對于環境的污染和生物的破壞,為此一定要鼓勵農戶在種植的基礎上飼養一些家禽、牲畜等,這些家禽、牲畜的喂養并不會給農戶造成過大的經濟負擔,而且農戶家里基本有良好的場地條件,平時的秸稈、食物殘渣等就可以用來喂養。喂養的家禽、牲畜的糞便可以用作化肥,給農作物補充營養成分,而且還可以防止病蟲害的侵襲。通過農牧結合的方式可以解決秸稈焚燒、農藥施肥等多種農業問題,形成一種綠色循環的發展模式。
(二)農漁結合
農漁結合的模式現在在遼寧省的應用比較普遍,主要方式是在稻田中飼養一些魚類、河蟹等,這些養殖的魚類與河蟹只需要食用稻田中的蟲類和雜草即可,而他們的排泄物就可以作為充足的養料反饋給稻田,讓水稻更加茁壯的生長。這不僅可以形成一種綠色循環的發展模式,而且還可以加強病蟲害的防治,一地兩用還可以節約土地資源,發揮土地最大的價值,給農民的收入開拓了一條新的渠道。
(三)農業與旅游結合
這種結合方式需要在一定的前提下進行,前提就是生態環境的治理已經得到一定的成果,在此前提下可以適當借助農業來發展旅游業,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比如農家樂、生態農莊、采摘園等都是比較典型的結合方式。游客可以進入農村來體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農戶賺取一定的經濟效益,從而達到綠色循環的發展模式。
二、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建議
(一)加強宣傳力度
對于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首先當地政府一定要發揮宏觀管理與統籌兼顧的作用,要不遺余力的做好綠色循環農業的宣傳工作,將這一思想滲透給每一個農戶,讓他們改變一些錯誤的生產觀念,走出傳統思維的束縛。當地政府要定期組織一些培訓會議和宣傳活動,不僅要將循環生產、新型農業的新生產觀念傳遞給農民,還要將綠色循環農業的發展與農民的實際經濟收入結合到一起,讓農民認識到綠色循環農業給自身帶來的切實利益,以此來吸引農民更加重視這一問題,從而更快的接受新的生產理念,配合政府完成農業改革。另一方面,當地政府還要交給農民綠色循環農業的一些實施方法,比如如何利用動物糞便、秸稈等進行更好的施肥,給農作物提供更加豐富的養分,這些都需要組織農民進行培訓學習,提升農民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推廣計劃
對于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制定科學合理的推廣計劃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通過制定計劃可以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想好應對措施,規避一些可能出現的風險。在推廣計劃的制定中,當地政府一定要深入市場,結合本地農民的實際生產情況和市場需求去制定,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比如說在最開始推廣綠色循環農業時,可以先選擇比較簡單的方式,建立沼氣池來形成比較簡單的綠色循環農業體系;等到發展較為成熟時再進一步加深推廣的力度,采取一些有難度的推廣手段,將多個產業鏈進行結合。要知道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并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當地政府一定要做好長期奮戰的準備,將其作為近幾年的重要改革目標去不斷優化和完善。
(三)調整農業結構
對于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生產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對于當地農業結構的調整,當地政府一定要在認清當前本地農業發展現狀的前提下去研究,前提是要保證農業生產量,保證農民基本的經濟收入,在此基礎上再去進行農產品的創新,通過一些包裝和運用將農產品進行制作,生產出符合綠色循環農業發展需要的農產品,并投入到市場,逐漸在市場上打出綠色生產的口碑,加大本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推動本地農業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來看,加強農村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與應用力度勢在必行,這不僅能夠實現農村農業生產的有效改革,而且可以解決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很多現實性的問題,讓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形成一定的協調性,從而實現農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當地政府必須要重視綠色循環農業的推廣,找到合適的應用途徑,為農村經濟發展開辟一條新道路。
參考文獻
[1]席蔚.農村綠色循環農業推廣與應用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20(5):44 -44.
[2]曾安東.淺談農村綠色循環農業推廣與應用[J].新農村:黑龍江,2016 (4):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