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婷

摘要:國內高鐵行業迅猛發展給諸多其他行業帶來新的機遇,職業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高職教育作為培養基層人才的職業教育部門,要抓住機遇,培養合格的高鐵乘務人才對接區域經濟發展。為了培養合格的高鐵人才,首先要明確該專業培養目標,其次根據就業崗位分解相關的職業技能,再次需要構建課程體系對接崗位技能,最后提出相關人才培養保障因素:師資隊伍、實訓建設和就業工作。
關鍵詞:高職教育;高鐵乘務人才;人才培養體系
中國高鐵技術世界領先,高鐵是當今人們重要的出行方式,高鐵以其安全、舒適和準點的優勢很快成為當今客流的主力軍。截至到2019年底,我國鐵路通車總里程13.9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達3.5萬公里。2020年底,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將達14.6萬公里,覆蓋約99%的20萬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鐵(含城際鐵路)大約3.91萬公里,高鐵發展帶來了中國交通運輸的革命,也帶動了裝備制造、儀表、電子、旅游和鋼鐵諸多行業發展。[1]國家非常支持其發展。為了更好地迎合高鐵事業發展,必須要培養符合其產業需求的人才,該產業涉及機車設計、修理和檢驗等專業。高鐵乘務專業則是適合在高職層次大力培養,各大高職學院必須要認真研究培養方案、培養模式和培養基本條件的保障,創新專業改革,走出適合自身的人才培養特色。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該專業學生從事的是基礎服務崗位,但是隨著工作經驗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逐漸從事高端接待和服務。該專業培養的人才起步工作崗位主要是服務區域內的高鐵、地鐵、綜合交通樞紐的票務員、列車服務員、餐飲服務員和站廳管理人員等。經過多年經驗積累,該專業學生逐漸走向管理崗位,從事企業培訓講師或者部門管理人員,也就是具備一定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
二、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制定
該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格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標準,分別是道德素質、職業素質、專業素質和技能素質。
道德素質主要包括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認知能力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政治信念則是有著高度的政治覺悟、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科學認知能力則是有著正確的審美觀、能夠自主進行學習的能力、有一定的文化修養;積極生活態度則是身心健康、有自我緩解壓力和解決挫折的能力,能夠由主動適應環境和有較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精神。
職業素質主要包括高度的服務精神、高度的職業責任感,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商務談判能力和掌握一定的社交禮儀知識。
專業素質主要就是指該專業培養的人才擁有的專業知識,是與其他專業人才培養最大區別的表現。專業知識主要由三大塊組成:鐵路、軌道交通基礎知識、管理類知識和旅游服務類知識。
技能素質則是培養人才能夠直接上崗所施展的技能,根據不同的崗位培養人才多種技能,這些技能在畢業前的實習環節中得到反復練習,最終無縫對接用人單位的需求,減少用人單位崗前培訓的時間和人力培訓成本。技能素質主要在實踐和實訓課程中得到培養。該專業培養人才的主要技能有:英語表達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高鐵服務技能、高鐵應急事件處理技能、軌道交通服務技能、高端接待設計和管理技能和禮儀管理和化妝技能等。
三、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課程體系構建的原則
1.基于工作過程原則?;诠ぷ鬟^程的課程構建就是以真實的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要原則。在進行課程體系構建之前,必須要進行全面的就業和高鐵服務以及相關企業調研,調研具體企業的具體崗位,并對這些崗位所有的能力進行歸納,最終進行序化和整合,形成具體的課程門類,這些課程之間相互存在聯系,存在一定的先后順序。
2.夠用為原則。夠用原則主要就是指理論教學的夠用,高職學生面對的基層工作,理論基礎要求不高,他們僅僅只是需要將理論研究的實際成果運用到工作崗位當中去,熟練掌握相關技能。譬如在高鐵基礎知識環節,對于高鐵的動力原理就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只需要知道高鐵動力的來源、種類和特點,重點講解高鐵每個部件的名稱、使用方法和維護保養知識等。在高鐵英語課程體系中,盡量避免對英語語法等英語專業知識的講解,將高鐵工作各種情景下的英語對話作為課程教學的中心。
3.靈活和彈性原則。國內職業教育發展較快,新的職業教育理念不斷更新,從最開始的雙元制教育、教學做一體化、校中廠到目前國內大力發展的職業教育1+X職業證書、產教融合和職業本科教育。每一次的高職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課程體系的改革,為了對接新的改革模式,課程構建體系必須要有彈性,課程設置要靈活,課程結構要與新的高職理論相融合。除此以外,課程體系還要積極對接區域經濟的人才需要,譬如區域內地鐵事業發展快,地鐵運營和管理人才缺乏,所以在課程培養方向上多增加城市軌道交通方面的內容。
(二)課程體系構建的結構
高職課程主要由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組建。理論課程主要四大部分組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技能課和專業拓展課。[3]實踐課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技能模塊實訓、企業跟崗實訓和頂崗實習。高鐵乘務專業課程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技能需求,課程構建結構如表1。
四、專業人才培養的保障條件
(一)師資保障
201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從2019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該政策的提出,弱化了高職教師學歷要求,但對企業經驗的要求卻更高了。[4]為了提升高鐵乘務專業師資力量,一方面要遵循教育部的政策要求,積極從鐵路企業引進技能大師,另一方面要對現有師資苦練內功。目前高鐵乘務專業教師一部分是交通運輸碩士畢業,他們交通運營管理理論知識豐富,而高職高鐵乘務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一線基礎服務,重在服務,所以該專業教師必須要深入企業進行學習,學習服務技能。鼓勵專業教師參與國培學習、行業學會等,結交全國同行,共同提升該專業培養人才水平。重視專業帶頭人的培養,逐漸建設和形成該專業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二)實訓保障
實訓保障主要是實訓基地開發、實訓室建設和實訓指導教師建設。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企業,專業建設必須要進行產教結合途徑發展,積極對接區域高鐵的相關服務企業,簽訂實訓基地協議,共同起草相關的實習條款,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實訓室建設除了建設專業專有實訓室外,為了節省實訓室建設費用,避免重復建設,部分實訓室可以共享,譬如禮儀訓練相關實訓可以借用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室,餐飲服務等實訓可以借用酒店管理專業實訓室。專有實訓室要高起點建設,采取最新的信息模擬技術和VR技術,通過高科技創造類似真實的高鐵工作場景。校企可以嘗試組建共享實訓室,可以供企業員工培訓和專業學生共同使用,也可以向其他學校的相關專業學生開放,全面提升實訓室使用效率和投資回報。實訓教師要以工匠技術為首要選擇標準,進一步降低學歷標準,試圖從參加相關職業大賽畢業生中選擇優秀對象加入實訓教師隊伍。改革實訓教師收入體系,提升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滿意度,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精神狀態去工作。[5]
(三)就業保障
高職教育最重要的檢驗標準就是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也就是就業率、就業薪酬和用人單位反饋。除了平時人才培養工作和教學工作落到實處外,就業相關的工作必不可少。就業工作的核心是產教融合,開放共享。該專業一定要積極面對就業企業,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合理預測未來人才需求數量,制定合理的招生規模。根據企業來定制個性的就業班,尤其是在教學中灌輸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培養學生忠誠企業的品質。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也要積極提供相關的就業知識和技能供學生學習,譬如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等。隨著該專業辦學經驗逐漸成熟,畢業生是很好的就業資源,一方面可以樹立部分畢業生為就業榜樣,激勵學生努力向榜樣靠近。另一方面,畢業生逐漸走向管理崗位,企業如果有用人需求,他們會優先考慮本校學生。[6]
參考文獻:
[1]? 齊慧. 年底高鐵營業總里程將達3.9萬公里[N].經濟日報. 2020-05-20
[2]? 仲召紅,梁濤,王海峰.高職院校高鐵乘務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6):54-55.
[3]? 張博雅.論高職高鐵乘務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2(28):145-146.
[4]? 張敏. 高職院校高鐵動車乘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探索[J].教師,2018,10(35):106-107.
[5]? 杜娟.高鐵乘務應用型專門人才需求分析與培養定位[J].現代經濟信息,2019,10(01):476.
[6] 汪昌權.大學生常見就業偏見的類型、成因及對策[J].河北職業教育,2020,4(0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