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雅潔
摘要:在素質教育快速深入的時代召喚下,創新教育積極涌現,學生的創新能力一躍為體育教學的新課題,順應了現代教育進步的方向,逐漸地重視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具備創新思想、創新潛能,讓他們的創造思維無限地展現出來。中學時期是青少年智開啟最理想的階段,體操教學讓中學生真實地享受到特有的學習和活動環境,讓中學生擁有機會細致地觀察,認真地思考,勇敢地實踐,大膽的創新,這些寶貴的表現機會,在中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與培養上起到關鍵的作用,帶來巨大的力量,正是體操教學的集中優勢,讓中學生自然地學習與接受到創新教育。
關鍵詞:大學體操;體操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體操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常進行體操訓練能促進骨骼、肌肉和韌帶功能的發展,能夠增強身體素質。另外,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堅毅、果敢的精神品質,在體育競技中形成競爭合作意識,提高思想道德品質,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理念下,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因此,高校在進行體操教學時,也應該充分挖掘體操教學的價值,在策劃、組織和實施過程中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練習體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創新創造能力。
1.體操認知
體操被譽為“運動之父”,在當代大型體育賽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體操是運動員徒手或借助專用器械進行各種身體練習的分周期性體育項目。體操可以分為競技體操與基本體操兩大類。競技體操突出體操的競技性,長期以來,我國競技體操在全球范圍內有很大的影響力?;倔w操突出體操的健身性,多年前我國將基本體操引入學校體育教學,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高校在很早的時候就將體操引入學校體育課程體系,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高校體操教學質量并不理想,相比其他體育項目,體操在高校中的發展相對滯后,可以說處在“水深火熱”的狀態。因此,高校體操教學的目的不僅是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是挖掘與培養競技體操后備人才。體操是我國體育事業的優勢項目,而高校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因此在高校中大力發展和推廣體操、提高體操教學質量迫在眉睫。
2.大學體操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學內容比較枯燥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高校體操教學均將教學重點落于體操技能傳授方面,教育者過分重視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嚴格以體育教學大綱和指標要求學生,然而卻沒有重視學生的實踐訓練,以至于學生所學習的體育技能無法得到很好的鍛煉,教學內容因而難以深化。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的體育教育一直沿襲前蘇聯的教學模式,大學體操教育主要被分為運動形態教育和功能教育,衡量學生學習效果、教育者教育效果的唯一標準是體育測試或是體育競賽的結果,教學內容也多圍繞測試和競賽展開,這導致教育教學過程比較程式化。教學內容枯燥單一,學生難以分清運動和體育之間的區別,在脫離教育者之后不懂得如何開展學習,因而容易使得教學目標與實際教學情況脫離。除此之外,體育教學相關的教材編撰以傳統體育教育理念為核心,未重視社會的發展、未重視學生的需求,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合理性、發展性,沒有新思維新理念的引入,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多樣性和靈活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2.2教學方法機械單一
體操運動考驗學生的柔韌性和靈活度,缺乏一定的基礎盲目進行訓練容易受傷,因此,高校體操教學一般采取教師演示,學生訓練的方法,由于班級人數較多,采用這一方式進行教學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常占據主
導地位,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模范和重復,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創造性。另外,教師面對所有的學生進行集體教學,師生間的有效溝通較少,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錯誤動作不能及時進行糾正,教學效果不佳。
2.3體操教師專業技能有待提高,體操教學專用器材有待更新和重置
一方面,高校體操教師普遍存在專業技術動作掌握不牢,在傳授體操動作技能時,自身示范存在問題,教學能力堪憂。且高校體操教師很少是體操專業出身,在進行體操教學時,他們往往教授自己擅長的內容,導致體操教學內容不全面,沒有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體操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滯后,只是單純地口傳身教,并沒有利用現代科技的力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致使高校體操教學成果欠佳。另一方面,由于體操教學在很多高校被禁止,因此大多體操教學設施被閑置,室外的吊環、單雙杠在風吹日曬中逐漸損壞,使體操教學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還有很多高校不能按照國家的標準為學校配備相應的體操專用場地和其他設施,導致體操教學無法進行。
3.體操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3.1轉變教學觀念
進入新時代,各行各業都講求創新思維,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高校的重要任務。教師是體操教學中的引導者,要想在體操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需要教師具備前沿的專業理念和創新創造意識,能夠設計出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要求:第一,教師要繼續學習,豐富知識儲備和整體素養。教學理念總是在不斷更新和調整,傳統的模式可能難以適應現在的情況,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借鑒一些創新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讓活化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第二,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教師可以針對體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對體操學習的需求,進行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調整。第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創造空間。教師要打造富有激情活力、歡樂愉快的體操課,創造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改變傳統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3.2優化教學內容
單一枯燥的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會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還會制約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應當從改革教學內容出發,要打破傳統體操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僵局,教學的重點應該轉移到機械操作、徒手操練習等,要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避免教學內容單一影響學生參與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要借助體操教學向學生傳播新的體育信息、新的體育知識,要推動高校體操教學與時俱進發展,要具備鮮明的時代性、創新性、科學性、合理性以及發展性,要能夠幫助學生感知到娛樂性、趣味性、靈活性,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3.3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和技能
教師是整個體操教學活動中的靈魂人物,不僅要親自組織教學,還要親身參與實踐,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具備廣博的理論知識,精細的技術以及嫻熟的保護,還要對中學生進行耐心的指導與幫助。另外,教師要遵從中學生身心的特點,從他們的真實需要出發,了解他們的興趣,弄清楚他們學習的目的,尋找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正確引導他們進行有效的學習,愿意去面對每一個問題,愿意思考每一個問題,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到答案,幫助中學生以最好地姿態融入進體操教學的活動中,通過自己的不松懈,不懶惰,持之以恒的決心快速地適應和應對教學中呈現的問題,教師在中學生這一系列的適應學習過程中扮演者非同一般的角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學生,帶給學生正能量,不斷地給予學生堅持學習的動力,不斷地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在中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道路上,為他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是正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力條件。
3.4提高學生的素質
學生的素質也是可以通過體育教學來進行提高的,比如,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去對學生的一些行為進行糾正,比如,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行為,這些行為都是不好的行為,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改正這些行為。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去增強體魄,通過增強體魄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不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襲,除此之外,通過正確的體育教學,能夠對學生的非智力以因素有很好的培養。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進行體操教學時,也應該充分挖掘體操教學的價值,在策劃、組織和實施過程中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練習體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創新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開亞.高校體育教學中體操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9):87+89.
[2]程菲.新形勢下高校體操教學訓練中的困境與出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4):53-54.
[3]謝璞,李林.優化高校體操教學策略分析[J].運動精品,2019,38(10):19-20.
[4]李日昌.新時期高校體操教學最優化策略之我見[J].才智,2018(2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