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莉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加強人力資源合理分配,挖掘人才潛能,發揮人才價值,能夠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社會保險包含了五種保險類型,其不僅能保障員工合法權益,還能留住人才,促進企業更好發展。本文就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社會保險;企業;人力資源;積極作用
社會保險作為企業運行中每位員工應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否按時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直接關系到員工的切身利益。重視社會保險管理,能夠提升企業凝集力,增強員工歸屬感,避免人才流失,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一、社會保險基本內容
社會保險包含了五種保險類型: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五類保險都是國家要求企業單位必須繳納的法定福利。其中,養老保險主要是指員工達到退休年齡之后,無法通過勞動獲得經濟收入,則可以通過養老保險獲得經濟收入,以此維持自己的老年生活。醫療保險主要是指員工發生疾病之后,可以用社會保障卡買藥或住院報銷,這樣能夠有效減輕員工的經濟壓力。工傷保險主要是指員工在工作期間,因為職業行為受到意外傷害或者是患上職業病,嚴重時候還會造成員工喪失勞動力或死亡。在該情境下,員工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具體包含了醫療治病、康復訓練時花費的各種費用等等。失業保險主要是指具有法定年齡且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出于本人意愿被動中斷就業,在失業期間,其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生育保險是指在職業婦女因生育子女而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包含了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待遇。
二、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企業生產力
社會保險管理工作能夠從法治層面保障企業員工的個人利益,同時還能夠將企業的整體利益體現出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企業經營所獲的效益不佳,那么員工的福利待遇自然得不到保障。所以,加強管理社會保險工作,將員工的個人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有機聯系起來,不僅能夠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減少其消極怠工的問題,還能夠反方向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在企業的實際運營過程中,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發展規模,在能力范圍內為員工繳納一定基數的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這樣不僅幫助員工分擔了繳納保險費用的壓力,還能夠增強員工的工作責任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自身價值的認可,進而將自己的個人發展規劃和企業聯系起來,不斷增強自身的使命感,提高工作效率[1]。
與此同時,做好社會保險管理工作,還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企業應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完善現有的戰略發展目標,通過社會保險的管理,不斷端正員工工作態度,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企業應重視對員工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加強培養力度,努力提升員工的整體水平。通過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斷拓展福利待遇的覆蓋面,確保企業各項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如果企業沒有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那么員工必然會覺得該工作沒有保障,日后的生活和自身發展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進而對企業失去信心,逐漸以消極怠工的心態面對工作。這樣的負面情緒會慢慢在員工群體中蔓延開來,久而久之企業內部的工作氛圍就會遭受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自然得不到保障,進而限制企業的持續化發展。
(二)有助于留住人才,降低人才流失率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也是推動企業創造財富的第一動力。但是由于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多方不穩定因素,人才具有流動性強、管理難度大的特點。為此,企業要想真正留住人才,儲備更多的后備力量,打造高質量的人才隊伍,保證隊伍的穩定性,就必須要以關注員工福利待遇來實現。一方面,企業應關注員工的現實需求,了解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狀態,存在的難題,并盡量幫助員工解決這些難題,消除員工的顧慮。另一方面,企業就要從社會保險購買的角度著手,為員工在職期間提供長期持續的社會保障服務,依據員工的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結果來提高工資待遇,這樣也能直接影響到保險基數的高低,有效減少崗位人員的頻繁變更。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如果員工經常性的更換工作,或者是前期處于待業狀態,那么這名員工能夠獲得的社會保險費用繳納基數必然不高,這屬于員工個人的經濟損失。而大部分員工往往為了獲得更高的社會保險繳納基數,就需要在一家企業中長期任職,同時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這樣就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社會保險繳納基數,達到了企業降低人才流失的目的。此外,當企業擁有了長期穩定的人力資源之后,就能夠更好的開展培訓、進修等系列活動,有效的將了企業資源的浪費,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2]。
(三)有助于降低企業用人成本
個別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著眼于短期的效益,目光短淺,忽視了員工福利待遇,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如果企業沒有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那么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勢必會表現出行為不規范等情況,企業對員工本身的不重視,讓員工失去了歸屬感,導致了激勵效果的降低,員工工作積極性不足。即便是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其他的福利待遇,也不能夠真正全面的消除員工的顧慮,很難獲得員工的認可。與此同時,在一些高危行業中,企業沒有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當員工一旦出現工傷意外,那么企業需要承擔全部責任。嚴重時候,企業和員工之間會發生較大矛盾,若員工通過法律手段維權,將企業告上法庭,那么不僅會讓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嚴重影響企業形象,增加了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風險系數,增加了用人成本。所以,企業應按照國家規定的法律政策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不僅能維護員工合法權益,也能為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結束語:
企業要想獲得持續化發展,就必須要關注員工社會保險問題,充分認識到社會保險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員工認同感、歸屬感,進而才能穩定人才隊伍,提升企業生產力。
參考文獻
[1] 周斌.社會保險對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意義[J].財訊,2021(9):81.
[2] 孫鳳英.社會保險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財經界,2020(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