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倩姿


摘要:目的 分析在突發性耳聾患者高壓氧治療中所采取的護理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的情況。方法研究資料是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收治的突發性耳聾患者共計88例,隨后將兩組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4例、對照組44例。兩組患者均接受高壓氧治療,隨后對兩組患者所采取的護理措施不同: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預見性護理。結果 比較兩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情況,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組間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預見性護理措施應用到突發性耳聾接受高壓氧治療患者護理過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突發性耳聾;高壓氧治療;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在臨床耳鼻咽喉科中,突發性耳聾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發病率呈逐年攀升的趨勢,導致患者的身體健康受損,而且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目前臨床上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法為高壓氧治療為主,以此緩解患者受損耳朵情況,疏通患耳的血液堵塞情況,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本次我們對突發性耳聾接受高壓氧治療的病例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效果佳,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均選取自本院,是本單位在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收治的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患者共計88例,全部患者均簽署同意書,隨后將兩組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4例、對照組44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情況,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較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高壓氧治療,讓單人空氣加壓艙,給患者戴面罩,予以單純吸氧治療,治療10次為1個治療療程,一般情況下為患者進行2-3個療程的治療。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應用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
1.2.1環境護理
護士要積極對患者進行環境護理,為患者構建良好、和諧的治療環境,積極與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詳細講解密閉氧艙治療的具體情況,讓他們明確治療的必要性等,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2]。
1.2.2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理問題之所在并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鼓勵與開導患者,及時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1.2.3舒適護理
嚴控氧艙內的溫度(18-28℃)與室內溫度,根據實際季節合理調整溫度水平,護士要正確指導患者變換體位,確保體位是正確的,提升患者身體舒適性。
1.2.4并發癥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前要為患者介紹咽鼓管正確開啟方式,同時要密切觀察患者雙側耳咽鼓管是不是順暢等,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進行處理。
1.2.5用藥護理
在治療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發生氧中毒問題,可以給患者應用藥物治療,選擇諸如:維生素C、維生素E、輔酶Q等抗氧化劑,囑患者要嚴格遵醫囑用藥,確保安全性,提升療效。
1.2.6飲食護理
在為患者實施飲食護理的過程中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飲食護理方案,囑患者不要吃容易產氣的食物,以減少胃腸道不適癥狀,給患者吃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高維生素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患者的身體免疫力,促進疾病恢復。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率(%)表示,采取X2比較組間差異,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情況
見表1。
2.2比較組間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見表2。
3討論
突發性耳聾雖然是一種常見的病癥,但是此疾病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到目前為止臨床上還沒有完全明確此疾病的發病機制。當前在臨床上治療突發性耳聾的主要措施為高壓氧治療,這種治療方法主要達到如下治療目的:提升人體氧分壓,提升人體的血氧含量,提升毛細血管血氧彌散距離,使壺腹嵴、螺旋器細胞等獲取足夠的養分,促進患耳的新陳代謝,加速受損耳神經的恢復。促使全身血管、頸內動脈系統血管良好收縮,對椎基底動脈血管進行擴張,緩解患者的內耳缺血情況,緩解疾病癥狀。那么,為了促進理想治療效果的達成,我們還對患者實施了預見性護理措施,這種護理干預對策是在全面掌握患者情況的基礎上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的護理計劃,護理全面且科學性強,能夠及時預見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情況,解決潛藏的護理問題,提升治療與護理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徐萍.循證護理在突發性耳聾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3):16-18.
[2]宋淑敏,晏留記.護理程序對突發性耳聾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3):76-78.